中华文明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精神的复兴
发布:2017-04-16 13:42
来源:
中华文明的复兴是每一个华夏子孙所关心的,文化精神的复兴是重中之重。人格培养是文化精神复兴的核心,中华国学承担着华夏文明复兴的重任。今天全社会都观心中华国学的复兴大业,从教育学术界,到每一个家长,都希望中华国学重新成为培养孩子高贵人格的唯一正道。中华文明的衰落背后是中华文化精神的衰落,是中华国学的衰落。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里,向世界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华夏文明经历了漫长的衰落时代,经历的无数的不幸,“学夷之长技以制夷”是十分必要的。当然今天学习西方文明和科学技术不是为了“制夷”,而是振兴中华的远大目的。学习就是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更好的与世界交往,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中华文化精神是华夏子孙的乳汁,没有中华文化精神,孩子就没有乳汁。什么是中华文化精神?这才是需要认真探讨的。远古圣者已经启迪后世子孙以极大的人生智慧,学习古老的经典十分重要。可惜的是,中华文化精神的传承导师十分稀少,有证悟的导师更是凤毛麟角。祖先知道后世的灾难,把文化精神的载体埋在地下,100多年前出土的甲骨文就是其中之一。秦始皇焚书坑儒,毁灭了大量的经典,这是中华文化的伤痛。但地下的出土文物所再现了华夏文明昔日的辉煌。祖先的智慧再次得到了证明。《易经易传》是最重要的文化精神,《老子》《庄子》都是人格修养的宝典。这些经典的精神内涵虽然经过历代的研究注释,但远远不够。在儒释道诞生之前,华夏文明的文化元素已经完全形成,现在很多学者把儒释道称为中华国学,这本身没有疑义,但也给孩子很严重误导,即儒释道之前的华夏文明的文化精神是一片空白。今天学习远古的中华文化精神是十分必要的。
相关推荐
下一篇:庄子与修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