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的哲学--解释生命归宿的伟大哲学
发布:2017-03-05 20:50
来源:
1,无的哲学:道一先生的《华夏精神--从远古到未来》阐述了“无的哲学”。无的哲学是理解华夏精神的一把钥匙,是《易经》《易传》的最精深的哲学思想,是打开智慧的大门,代表了中国智慧的高度。生命的归宿,宇宙的起源都需要一种哲学来解释,如果没有任何解释,则人必须放弃智慧。没有智慧,则生命的归宿,宇宙的起源都不再困扰。但人不可能放弃智慧,因为人是智慧生命。生老病死困扰了每一个人,背后必须有一种哲学,任何人类文明都必须有自己的智者来解决困扰。没有智者的民族就会沦落为弱智民族,华夏民族不是弱智民族,正是因为有自己的智者。
回答生命的归宿和宇宙的起源,无的哲学就是一把钥匙。道生万物,万物归道,这是华夏文明的基本态度。王弼是一个伟大的智者,大胆的宣布“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正式提出“无中生有”的哲学。王弼的无的哲学是伟大的哲学,如同数学中引进“0”来完善数学体系。数学中没有0,数学就无法运算了。宇宙起源和生命归宿没有“无的哲学”,那就没有逻辑的基础。这就是凡夫与智者的区别。
“有中生有”很好理解,“从无到有”也被常识所接受,但“无中生有”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说到底,生命是无中生有,宇宙是无中生有。禅宗的公案问:“未生之前你是谁?”这是一个挑战智慧的问题,而智慧在挑战中升华。无是一种状态,不是凡夫的空无,无中蕴藏种子,一旦因缘和合,无中生有就实现了。无中有种子,这就是圣者的无。王弼23岁死于瘟疫,前往无的世界,但把华夏文明的圣典《易经》《易传》的奥秘开县出来。伏羲氏--孔子老子--王弼是华夏文明的代表,他们有外人不知的秘密传承通道,我们无法了解其中的真相,但他们一脉相承的道义和无的哲学是同一源流,文化基因完全相同。无中生有被确认为一种智者的意识,解答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归宿。“我本无中生,还向无处灭。”生命归向于无,因为生命从无中产生。无是有意义的,因而生命是有意义的。无的哲学是要承认生命的意义,而不是否定生命的意义。相反,有的哲学似乎要赋予生命的意义,但逻辑上否定了生命的意义。无是不可知的,哲学家总是要面对“不可知的终点”,此时才会停下脚步。无就是“不可知的终点”,哲学家在此不得不停下脚步。神是什么?神就是不可知的终点。在神的面前人不得不停下脚步。不可知的终点并非完全不可知,人有一种特异功能--“直觉”能够认识“不可知的终点”。有中生有的哲学是愚者的哲学,无中生有的哲学才是智者的哲学。愚者哲学不能解释生命的归宿。
无中生有是违反常识的,凡夫难以接受。人必须忍受无中生有的哲学,无生法忍就是这个意思。哥白尼的《天演论》的日心说是违反早先的“地心说”的常识的。
《心经》说“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无的哲学是无挂碍的哲学。万物起源于神灵是远古时代各民族的普遍意识,有天神、地神,还有山神、树神、水神,神灵无处不在。神的意识是一种心灵反应,对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归宿做出心理学解释。日本有崇拜狐狸的寺庙,印度有崇拜猴子的的寺庙,动物都有神灵。无的哲学则比神的意识更具有颠覆性,因为已经超越了神的意识,对宇宙的本质和生命的本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无的哲学是道的意识的发展和提升。王弼正是从道的意识的《圣典》《易传》中获得无的哲学的,王弼的直觉是无与伦比的。儒家一直被有的哲学困扰,发展出一种气的哲学,认为万物产生于气。我愿意把儒家称为“仁者”,北宋哲学家张载是少见的儒家智者,他说“知太虚即气即无无”,不愿接受无的哲学,就像数学家不愿接受0一样。
古希腊哲学家寻找“万物的本源”,泰勒斯认为是水。中国哲学家同样寻找万物的本源,华夏第一圣者伏羲氏宣布是道,王弼宣布是无,超越了古希腊哲学家。承认无能够生有,就是承认这个宇宙的神妙莫测,正因为宇宙的神妙莫测,所以诞生了生命,诞生了智慧,诞生了灵魂。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道是简易,是一阴一阳任运自成的法则,是科学规律。而阴阳不测的是神,是超越道的,这就是无。无是人的智慧不能到达的,只能体验,不能认识。生命的归宿是个困扰的题目,但如果思考“未生之前的我”,就会如梦初醒:我是从无中产生。从现象上看,我是父精母血所生;从本质上看,我是无中生有。我们必须面对这个无。理解了我是从无中产生,也理解了生命的归宿,就是无。这个无是阴阳不测的神,也是佛教的如。人现在对生命的归宿不再失望。这才是三易(变易、简易、不易)中的不易的无上道。如果宇宙仅是由石头和空气等物质组成的,那不能解释生命的诞生。当寻找到无是生命的起源时,生命的归宿也就找到了。从王弼开始,无不再是空无,生命不再断灭,因为无是令人尊敬的,无是有生命的,有灵性的。华夏民族不是弱智的民族,而是高贵的民族。
从现象上看,万物是有中生有;从本体上,万物是无中生有。因和果是不同的,本体和现象是不同的,只有找到万物的因,才能解释万物的果;只有找到本体,才能解释现象。这就是智慧。生命是一种恩赐,这样的认识是有益的。生命是无中生有,生命没有终点,“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感叹是诗人的感叹,也是愚者的感叹,不是圣者的感叹。有智慧,生命体验就没有终点;无智慧,生命体验就有终点。生命的本质就是心灵的体验。道的意识和无的哲学开启了生命的无上道,开启了生命的永恒体验,使生命永远保持花朵般的鲜活和美感。人会被自己创造的伟大理念所陶醉,无就是这样的伟大理念,如同恋人的嘴唇可以亲吻。热爱华夏文明,是因为热爱华夏圣者的道,热爱伟大的思想。无的哲学就是华夏文明伟大创造力的见证。西方人认为自己高于中国人,因为中国人没有哲学,没有研究万物的根源的智慧。伏羲氏--孔子/老子--王弼的道生万物和无的哲学已经超越了西方的哲学家。
相关推荐
上一篇:变易到不易--华夏文明演变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