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社区都有特色主导产业

发布:2016-08-11 17:39

来源:

让每个社区都有主导产业,每个主导产业都有产业园区,每个社区居民都能就近创业就业,是山东省宁津县“两区同建”的基本发展思路。2013年以来,宁津县紧紧围绕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融合”,综合社区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区位特点、群众意愿等各方面因素,为全县61个社区确定了各自的主导产业,初步完成了产业园区发展规划。近日,就宁津县“两区同建”的情况,记者采访了宁津县委副书记、县长高秀鹏。

  说起“两区同建”,高秀鹏说,宁津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上,一是强化规划引领作用。按照德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大社区的要求,聘请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全县现代城镇体系规划,构建以县城为中心,柴胡店镇、大柳镇、保店镇3个中心镇为支撑,61个社区为基础的现代城镇体系,不断扩大社区规模、提高社区标准、提升社区影响力。2013年开工的社区,从社区选址、社区规模、规划图纸设计一律经县委、县政府审核批准,不符合要求的不得开工建设,规划一经批准,严格按照规划建设,确保启动一个、建成一个、完善一个。二是全面启动社区建设。抢抓施工的有利时机,条件成熟的社区迅速开工建设,加快建设进度,及早完成主体工程和配套设施建设,去年年底农民搬迁入住。三是完善基础设施。按照“五化八通八有”要求,配套完善惠宁社区、时集社区、柴胡店社区等28个续建社区供水、供电、供暖、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幼儿园、医务室、敬老院、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并健全完善垃圾、污水处理和农机具、余粮存放等配套设施,增强社区吸引力和承载力。四是狠抓工程质量。聘请资质高的单位进行地质勘探、施工图纸设计和建设施工;对进场材料进行严格检查,并形成检查报告,定期报送建设部门备案;建立专业监理为主、乡镇社区干部和群众代表为辅的监管队伍,对社区建设工程进行全程质量监管;项目竣工后,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施工验收。

  现在德州市“两区同建”正开展的如火如荼,怎样在建设的过程中保留社区的特色呢?“我们的社区建设都是根据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历史、背景、资源来通盘考虑的,而且我们还坚持每个社区都有产业园区,每个产业园区都有主导产业,每个主导产业都有特色产品。”高秀鹏说。说起具体做法,高秀鹏说:“在工作中,我们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着力引优培强,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有效促进了产业园区整体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广大群众就业和创业,使之成为农村社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重点围绕五金机械、实木家具、现代农业三大特色产业,规划建设了以惠宁社区网带产业园、清明寺社区木器工业园为代表的工业加工型产业园区,以相衙社区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崔杨社区花卉苗木基地为代表的高效农业型产业园,以东崔社区蔬菜批发市场、柴胡店社区商贸一条街为代表的商贸流通型产业园,并出台了促进产业园区建设的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各类符合条件的企业、合作组织入区经营。2013年上半年,产业园区带动就业2.5万多人,农民增收1000多万元。”

  对下一步宁津“两区同建”工作,高秀鹏说:“我县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坚持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确保农户早日搬进新社区、住上新楼房、过上新生活。一是抓好新开工和续建社区建设。按照社区规划,稳步推进,强化监督,确保质量。其中,新开工社区重点抓好工程主体建设,续建社区重点抓好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二是抓好产业园区建设。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原则,依托社区现有产业基础,筛选、整合各类涉农支农资金,集中投入建设产业园区,突出产业特色,细化专业分工,形成产业链条。三是落实好各项政策。制定和落实资金补偿、奖励、考核等政策,强化政策引导。同时,及时拨付上级土地挖潜整治补贴资金,确保资金兑现到位。”


上一篇:都市社区的文化产业建设

下一篇:论街道社区的文化产业发展

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真儒学立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