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离家再远变化再大 游子也不忘归家落叶归根
发布:2016-08-13 13:57
来源:
华侨漂泊异乡打拼创业 儿孙满堂不忘落叶归根
“思念的最初像一首歌/ 在记忆里缤纷/ 多情的人就不该问那颗心真不真/ 当雪花朦胧了北京城/ 当思念覆盖了北京城……”这是王小生(化名)每逢年末定会在嘴边哼唱的一首歌。王小生来自遥远的中国北方,十几年前的一场大规模经济体制改革让他丢了铁饭碗。面对未知的将来,王小生毅然决定出国闯一闯。机缘巧合的是,王小生的妻子来自中国南方一个侨民之乡,在亲戚的帮助下,这个北方小伙踏上意国之旅,一去便是10年。
“刚出来的那会儿是挺难的,大家都挺难,不像现在。那时候根本没有机会去接触这个社会,每天只有机械地劳作,365天过得很麻木。”王小生回想起初来意国的时光,语气中满是无奈与辛酸。
同许多出来谋生的人一样,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人常受“思乡”之扰。而每逢过年的时刻,回中国团圆的渴望尤为强烈,这也让他们更感孤独。但他们又不得不低下头来继续为生存而奋斗,“回家”也就只能化作一个美好的憧憬。
“那时候,家对于我们来说,是奢侈的,回家那就是奢望了。”王小生笑道。由于出国的费用高昂,许多外出务工的华人必须花很长的时间去偿还这笔债务。因此,他们只能通过长途电话来慰藉对万里之外亲人的思念。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尤其是到了春节,这种乡愁就更加浓厚,故乡在这些天也就更加魂牵梦绕。用王小生的话说,挂上电话的那一刻,家这个字本近在咫尺,却突然间消失了,这种失落感很难形容,但却十分真实。
思想观念及行为处事愈发西化 “回家 ”仍是心理需要
挥别了”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华二代“们如今已长大,成为意大利华人群体中一股新生的中坚力量。新春将近,”华二代“们对于祖(籍)国的思念也愈加浓烈。”春节“,无疑是他们一年中最为期盼的重要节日。尽管在异国出生、在他乡成长,春节前踏上回家的路,对于他们而言,也有着深刻的意义。
5岁便跟随父母出国的菲菲在意大利生活已有19年之久,如今她家里的大部分亲戚均已旅居海外,只有外公外婆和一些年纪较大的长辈还留在中国的老家。
“我们家一般都是轮流回中国,2月前后,爸爸或妈妈就会带我和弟弟回去拜访长辈,串串亲戚。” 由于家庭、学业或工作的关系,并不是所有的海外华人都能年年回中国过节,然而“中国年”却紧紧牵动着他们每一个人的心。
在意大利,像菲菲这样两代人都已定居海外的华人家庭并不少见,对于他们而言,似乎并不需要特意回中国过年。即便如此,在生长于海外的“华二代”眼中,春节依旧具有极其特殊的意义,更承载了无数海外华人对于“家”的特殊情感。
“或许许多人认为我们更爱过圣诞节、复活节一类的西方节日,但那毕竟是意大利人的节日,对我们来说,不过是多放两天假,我们并不能从中真正感受过节的气氛和喜悦。”用菲菲的话来说,中国人的节日就应该在中国度过。
欧洲华人:海外没听过鞭炮声 没有过年的感觉
“春节回国过年吗?”成了近日侨胞见面时必问的问题。春节是全球华人共同的节日,对于华人来说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春节能与家人团聚,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也是所有海外华人的内心期盼。然而,并不是每个华人都那么幸运。
上海澎湃新闻网报道,节前,入境客流多为在境外务工的中国人,他们陆续回乡与家人团聚,欢度新春佳节。春运首日,有近3.9万名中国籍旅客从浦东机场入境,占当日入境旅客总数七成,其中大多数长期在外工作或经商,春节回来与家人团聚。根据往年经验,未来几天,回家过年的海外华人还将持续攀升。
西班牙侨胞梁衍宇是福州福清人,由于他的父母都在老家生活,梁衍宇便带着妻子和女儿一起回中国过年。“太激动了,特别是过年期间跟家里人团聚真的太激动了。”来自福建莆田的陈碧玉同样是旅居西班牙的华侨。虽然已经在西班牙生活了6年,但她还是喜欢中国的生活。
“非常累,但是比较喜欢中国生活,所以经常回来,每年都会回来一次。”陈碧玉的父母今年留在西班牙过年,但她还是毅然和姐姐一起回老家过年。对陈碧玉来说,家乡寄托了太多的想念。陈碧玉说,她最想念家乡的吃的,如莆田的卤面、海鲜等也比较多。在海外没有这些特产,所以会比较喜欢吃这些东西。
回老家“新途径”拼车开始流行 首周拼车人数相当于419趟动车组
互联网平台使今年投身年度“大迁徙”的人们有了新的出行选择。如一站式出行平台“滴滴出行”今年推出“春运回家”拼车业务,乘客只要和同路的私家车主分担油费和过路费即可搭车返乡,出行时间、搭乘人数、是否携带宠物等行程细节都能预约。这种便捷又省钱的出行方式不仅受到民众欢迎,也获得了官方的肯定。
“已经买不到6号的高铁票了。准备尝试一下滴滴顺风车,可以预约时间、人数,很方便,一路上有个伴儿也不会无聊了。”徐学洋说。滴滴出行是中国国内主要打车软件之一,徐学洋所说的顺风车正是该软件首次在春运推行的新业务。上海滴滴出行公关经理王铭泽说,
“滴滴向私家车主开放平台,方便同路的人拼车返乡。乘客只需要与司机分摊油费和过路费,既省钱又便捷。”之所以选择拼车回家,便捷性是徐学洋看重的一点。“我和朋友两人拼车回家大约花费在400元(人民币,下同),主要是时间可以自由选择。预约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是否带大件行李,甚至连携带宠物也可以与司机沟通。”
同样在上海工作的赵悦是安徽宣城人。目前上海至宣城日常仅开行两班列车。赵悦决定,今年将搭乘2月4日由上海开往南京的高铁,再通过滴滴预约由南京开往宣城的顺风车。她说,“4日那天,我特意与顺风车约在了南京南站,这样能节省不少中转的时间,非常方便。”
上一篇:华裔落叶归根要转向落地生根
下一篇:烈士遗骸归国日 相约千里迎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