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个性决定教育方法

发布:2016-09-27

来源:



孩子的个性决定教育方法  

  现在的家长几乎都只有一个孩子,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没有过程可以重复,而结果大家都希望只看到一个,那就是成功。所以,很多家长担忧、焦虑甚至手足无措,生怕教不好孩子,不能给他一个成功的人生。  开学快两个月了,孩子们即将迎来暑假,当孩子们了无心事地盼着假期的到来时,家长们却又开始担忧起来。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孩子的表现让家长们非常不安:老师反映,孩子上课总是分心,坐不住;儿子回家以后怎么都不肯写作业;女儿的情绪变化无常 

家长在教育孩子之前,首先要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了解孩子。儿童的个性特点,认为孩子的学习风格可以分成四个类型:认知型、模仿型、逆思型和开放型,每一个类型的孩子所需要的教育方式也是不同的。这些个性是从孩子一生下来就决定的,家长们首先要了解孩子的这些本性,并顺着本性引导孩子,让他们向好的方向发展。 那么不同个性的孩子都有哪些特点呢?

 认知型: 特质: 

1、 凡事以自己发现,自己领悟为主,主观意识比较强。 2、 较有自己的想法,决断力强。 

3、 行为有主见,较不易接受别人的意见。 4、 学习需要有整体概念和充分理由。 

5、 喜欢问“为什么”?认为合理后才会去实行。 

模仿型 特点: 

1、 环境影响较大,习惯在环境中内化学习。 2、 善于模仿、弹性大、适应性好、可塑性高。 

3、 好的也学、坏的也学,容易受到周围学习环境的影响。 4、 较随和、易相处。 

5、 较无主见,易随波逐流,是非观念较薄弱。 

逆向思考型 特点: 

1、 倾向于反向思考事情的因果。 

2、 思维方式与众不同,常被误认为是叛逆、另类。 3、 喜欢挑战传统。 4、 较抓不到重点。 

5、 喜欢用“结果”来说明“过程”。

 开放型 特点: 

1、 学习时就像海绵体,一教就会。 2、 活到老学到老,属终身学习。 

3、 情绪的好坏左右学习的效果。

4、 可塑性很大,依赖教养程度较深。 

5、 可能呈两极化表现,关键在基础期(0——8岁)得到了什么样的教育。   

孩子的不同个性特点,专家给出如下建议:   

以朋友方式对待认知型孩子   

如果是认知型的孩子,他在平时会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喜欢争辩,喜欢问事情的来源,学习比较主动,但比较固执,常常不理会别人的感受。这类孩子比较适合美式教育法,平常要以朋友的方式来对待他们。“与孩子沟通时一定要以理服人,不要让孩子感觉你在以大欺小,这样孩子会比较容易接受。当你对孩子有某些想法或要求时,可以用征求的语气说出来,比如,‘宝贝儿,妈妈觉得这件事这样做会好一点,你看是不是?’或者,‘妈妈觉得这衣服比较适合你,你觉得怎么样?’这样,孩子的想法会得到尊重,同时,也调动了孩子动脑思考的积极性。”另外,认知型的孩子大多内省智能比较强,简单地说,就是做事比较有规划,能够制定人生目标和计划,并能掌握计划的进度。所以,在这类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可以先诉情,比如对孩子说“你这样做,妈妈很难过”之类的话。孩子在看到妈妈不开心的样子却没有责怪他时,就会自我反省,而且犯错后抗拒的心理情绪也会相应下降。接下来的说理就会很顺利,孩子一般不会再狡辩了,也可以有效地避免亲子之间发生冲突。重要的是,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能用“你怎么这么笨,怎么这么不听话„„”之类的“负面信息”。经常说一些“你这样做,我怎样„„”之类的话,孩子会比较容易接受。当孩子遇到挫折时,要给予鼓励,而不是嘲讽,多说“你现在做得已经很好了,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不如你呢!”及时的鼓励是很必要的,千万不能说“你怎么这么笨啊,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这样对孩子的打击是很大的,容易养成孩子胆小懦弱的性格。 

在英语教育方面,儿童英语教师应多鼓励,少批评。可以利用课堂英语故事中的人物,引导孩子在情感上喜欢英语,与老师和同学产生情感共鸣。   

模仿型孩子要慎重选玩伴   

这类孩子的原则性不强,但模仿能力很强。只要他感觉好玩或有兴趣的事物,不论好坏,他一律都会学过来。他们的学习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例如在学校受同学影响,回家受家长影响。所以,模仿型孩子的玩伴须慎重选择,而且要及早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是该学的;什么是不好的,是不该学的。孩子在这个阶段,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最多,所以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不要在孩子面前有不良的表现,以免孩子有样学样。平时了解一些孩子好的表现,并鼓励夸奖,使孩子对好的事物加深印象,形成良好的习惯。另外,多给孩子读一些伟人传记、历史典故以及寓言,给孩子树立榜样能很好地规范孩子的行为。 

4、教育愈挫愈勇的精神,养成自我设定目标的习惯。 

5、必须用说道理、柔性诉求、强化动机、给予目标的方式引导。 6、接纳并体会孩子的感受及想法,多引导与规劝,少批评与责备。 7、在生活中的种种安排上给予选择的权利,允许孩子照自己的进度完成事情。 

8、问答的方式尽量使用“问答题”,避免“是非题”。   

模仿型引导模式: 

1、易受周围环境或同伴影响,需有好的模仿对象和行为。 2、给予正确优良的学习模仿对象和环境。 

3、训练追求事实根据的分辨判断力,并训练决断力与主动性。 4、在生活中的种种安排上,多培养孩子自己选择的习惯。 

5、老师或家长帮助做计划安排,规划阶段性的目标,给予适当的制约。 6、平常多读伟人传记,设定一个偶像做楷模。 

7、后天的教养是成功的关键,需要有示范和重复不断演练。 8、当他(她)有优秀的表现时,问他“你是如何办到的?”   

逆向思考型引导模式: 

1、接纳并尊重其思考特点。 

2、行为偶有怪异,“接纳”比“强迫”更重要。 3、多鼓励表达意见,以增强自信心。 

4、从小加强EQ训练,学习较好的表达意见方式。 

5、鼓励其将逆向思考运用在分析辨证、艺术创作、发明研究方面。 6、思维方式与众不同,须更多的鼓励与肯定。   

开放型引导模式: 

1、需要外界大量刺激和教导。 

2、适合以“才艺学习”辅导,给予多元学习的机会。 3、从小就必须设定目标,遵循计划学习。 4、适宜不断重复学习。 

5、若能够获得良好的栽培和启迪,日后将可发展为专业人才。 6、学习潜量无限,宜把握关键时期及早开发。   

很多孩子兼具二种学习风格,甚至多种学习风格,我们称之为混合型。如:认知兼模仿型。认知兼模仿,在八岁以前倾向模仿型,八岁以后则转为认知型,在八岁以前,易受周围环境和同伴影响,模仿能力和可塑性强,因此,儿童时期的制约和引导很重要。   

值得提醒的是,4—9岁是孩子最关键的语言教育基础期,此阶段对孩子的培养意义十分重大。家长和老师应及时沟通,尽最大努力给孩子创造英语学习环境,并注意持续性,毕竟一门语言至少要有四年——五年的不断地积累和刺激,才会有成效的,任何速成的说法都不可信。   




  



八大智能测评理论  

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   

1、语言智能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是指有效的运用口头语言或及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并理解他人,灵活掌握语音、语义、语法,具备用言语思维、用言语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层内涵的能力结合在一起并运用自如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政治活动家,主持人,律师, 演说家, 编辑, 作家, 记者,教师等。

   2、数学逻辑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 ) 

  是指有效地计算、测量、推理、归纳、分类,并进行复杂数学运算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逻辑的方式和关系,陈述和主张,功能及其他相关的抽象概念的敏感性。他们适合的职业是:科学家、会计师、统计学家、工程师、电脑软体研发人员等。  

 3、空间智能( Spatial intelligence ) 

  是指准确感知视觉空间及周周一切事物,并且能把所感觉到的形象以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关系很敏感。他们适合的职业是:室内设计师、建筑师、摄影师、画家、飞行员等。 

  4、身体运动智能( 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 ) 

  是指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灵巧地运用双手制作或操作物体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特殊的身体技巧,如平衡、协调、敏捷、力量、弹性和速度以及由触觉所引起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运动员、演员、舞蹈家、外科医生、宝石匠、机械师等。

   5、音乐智能( Musical intelligence ) 

  是指人能够敏锐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音色等能力。这项智能对节奏、音调、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强,与生俱来就拥有音乐的天赋,具有较高的表演、创作及思考音乐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歌唱家、作曲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调琴师等。   

6、人际智能( 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是指能很好地理解别人和与人交往的能力。这项智能善于察觉他人的情绪、情感,体会他人的感觉感受,辨别不同人际关系的暗示以及对这些暗示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政治家、外交家、领导者、心理咨询师、公关人员、推销等。 

  7、自我认知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是指自我认识和善于自知之明并据此做出适当行为的能力。这项智能能够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意识到自己的内在爱好、情绪、意向、脾气和自尊,喜欢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哲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心理学家等。 

  8、自然认知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 

  是指善于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对物体进行辨论和分类的能力。这项智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着敏锐的观察能力,能了解各种事物的细微差别。他们适合的职业是:天文学家、生物学家、地质学家、考古学家、环境设计师等。

岁-6岁 

婚姻--5岁以后选择伙伴的倾向性非常明显。 书写--对符号、书写文字符号产生兴趣。 

数学逻辑--对数的序列、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产生兴趣。 

社会性兴趣--开始积极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权利,喜欢遵守和共同建立规则,形成合作意识。 动植物、实验、收集--开始热烈地吸收一切来自自然界的知识。  6岁以上 

一些螺旋状敏感期,伴随着孩子一直成长到12岁。如:绘画、音乐、语言、审美、对空间的认识、人际关系、秩序、独立,等等。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小学的孩子开始明显表现出理财的兴趣和深入思考问题的趋势。 

6岁儿童身心发展敏感期

高端幼儿教育机构                     专注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依恋敏感期 

儿童的依恋敏感期多在0—2岁时期。这种早期对大人依恋行为的发展对儿童大脑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能够促进家庭成员之间感情上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能够使儿童心灵情感上及早建立起健康的社会性行为。

 语言敏感期    

语言敏感期在0—6岁阶段。3岁前是潜意识语言学习期,学习的方式多以听、看为主;4-6岁除了听、看语言信息的积累外,学习的方式主要以口语表达为主,肢体动作表现为辅。因此,在家庭微环境条件下家长应多与孩子进行多方位的交流,促进儿童对来自生活、自然等各种信息的感知与吸收,丰富语言系统,增强语意的表现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秩序敏感期    

秩序敏感期在0—4岁。儿童在适应生活过程中,情绪上需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在有规律的生活节奏下,利于儿童对环境中事物的感知和积累。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对培养宝宝良好的秩序感和做事的条理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感官敏感期    

感官敏感期在0—6岁。儿童的身心发育在早期阶段,因其生理、心理发育发展变化速度飞快,主体感觉器官对外部事物的细微差别观察敏感性较强,因此,教育者应抓住这一特点为宝宝提供多维度信息刺激,通过对眼、耳、鼻、舌、身等感官的反复刺激,扩大诸感官组织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方面的感知机会,促进感官吸收机制灵敏性,增强经验积累。 

 兴趣敏感期    

兴趣敏感期一般在1.5—4岁。在这个年龄段时期儿童喜欢对事物所呈现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感兴趣,对环境事物中的变化有着敏锐的观察能力,哪怕出现一个细小、细节上的变化如形状、色彩、图案、大小、气味、位置、高矮、轻重、冷热、远近等,都会立刻引起儿童的兴趣感产生,因此,家长要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兴趣问题和游戏活动。

  动作敏感期    

动作敏感期在0—6岁。0-1岁半前是四肢活动及视觉的敏感期,1岁半是精细动作的敏感期,1-2岁是行走的敏感期,3-6岁是大肌肉运动的敏感期。在敏感期内加强大运动和精细动作的锻炼,一方面促进儿童身体发育的快速健康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动作是大脑命令的执行者,动作的敏捷性直接反映了来自大脑的思维状况,所以,通过对动作的训练能极大促进智力发展。

 规范敏感期    

行为规范敏感期在2.5—6岁。行为规范主要指社会交往行为和生活行为规范。“十年成树,百年育人”,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社会行为和生活习惯,如生活有规律、交往礼仪、言谈举止、公共道德规范、待人处世良好行为以及尊老爱幼助人精神等,使之日后成为社会德才兼备的人才。

 数的敏感期    

数的认知敏感期在1—6岁。儿童在这个时期对生活周围和自然环境中事物所表现的数字概念和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如大与小、多与少、个体与群体、数字符号等逻辑对应关系。因此,家长要及时为孩子提供与数量有关的活动素材和认知方法,积极引导和培养儿童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提高儿童对数概念的认知能力和运用技巧。

 阅读敏感期    

阅读与书写的敏感期在3.5—5.5岁。儿童早期的阅读与书写能力较弱,因此,一方面在感官上要靠对大量信息感知的重复性积累;


相关推荐

上一篇:正确教育孩子的三大方法

下一篇:特殊孩子的教育方法

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真儒学立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