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民间舞蹈

发布:2016-09-26 15:25

来源:



文化源流——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他分布在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以及宁夏、云南等地。蒙古族先民早在唐代已活动在中国北方草原,新旧《唐书》中“蒙兀室韦”“蒙兀”即是汉文音译。蒙古最初只是一个部落的名称,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各蒙古氏族部落,建立了东自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南达阴山地区的蒙古汗国。蒙古族有文字,并分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里亚特三种方言。随成吉思汗远征,特别是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后,蒙古族创造的几千年北方民族草原文化,吸收了各种文化之优长,得到更大的发展。


    蒙古族原始信仰为萨满教,汗国开始推崇佛、道、伊斯兰教等。成吉思汗西征时曾宣召道教全真派的丘处机赴西域,“赐号神仙,爵大宗师,掌管天下道教”。忽必烈即位后封藏传佛教萨迦派的巴思八为国师,佛教遂传入蒙古草原。伊斯兰教在察哈台汗国时期得到统治者的推崇,一些王族改奉伊斯兰教,并强迫百姓皈依。l280年,忽必烈之孙阿难答“嗣位为安西王以后,遂使所部15万军队的大多数人改信伊斯兰教。”这都是蒙古文化源流中的宗教因素。各地的蒙古族民间舞蹈有各种文化因素形成的特点,分三种类型,即自娱性民间舞:如新疆“萨吾尔登”内蒙古“安代”,宗教性舞蹈:如“萨满舞”“查玛”,表演性民间舞如“筷子舞”“盅碗舞”“好德钦”等。表演形式虽不多,但都有其深远的历史背景及深邃的文化内涵。


相关推荐

上一篇:草原文化与游牧民族民间舞蹈

下一篇:满族民间舞蹈及其他

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真儒学立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