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跨文化交流

发布:2016-08-04

来源:

当前,经济文化国际交流更加密切、快捷,人们对外语的日常运用越来越多。然而,不少“外语达人”仅注重外语的实用性,对本土文化和外国文化缺乏更多关注,在对外交往中常遭遇尴尬。

有位导游讲过这样一件事:在一次带队旅游中,当看到一位外国老太在艰难地爬山时,便上前去搀扶她,却遭到了老人的拒绝。因为在该国,老人们养成了不服老而坚持独立的习惯,并且该国的老人都不喜欢别人称其为老人(elderly people),而用“年长的公民”(senior citizens)这一委婉语来指代,这不过是对外交往中有趣的插曲。由此看来,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各级学校有必要从外语教学和培训入手,有意识地加强学生或学员对外国文化的理解。

同时,我们在对外交流中当坚定文化自信,积极推介本国优秀文化,改变重接纳轻输出的现状,培养双向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一名英语教学工作者,我十分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当美国“飞虎队”的老兵来访昆明时,我和学生们陪伴他们去呈贡机场回访当年战斗过的地方,传播抗日老兵们的英勇事迹。英国学生的“中文夏令营”在昆明开办期间,我带着本地学生和英国学生参观大学和公园,体验昆明的生活方式。每年一度的欧洲中文团来到我们学校的时候,师生们都积极参与家庭接待,遵循“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的规律,传播中外文化正能量,以开展“民间外交”为世界和平贡献一己之力。

昆明正在努力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近年来本地媒体和政府有关部门都强化了外语的学习应用氛围,在第四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举办期间,云南首份英语报纸《云南旅游文化时报》创刊,云南网和昆明信息港也推出南亚东南亚多语种频道,推动云南好新闻、好故事的对外有效传播。与此同时,笔者认为还应更加重视中外文化的求同存异,可多介绍不同地区的文明礼仪、风土人情、法律制度、文学艺术及云南各地与外国朋友的交流情况等,通过主流媒体平台培养更多适应全球化的国际交流人才。


上一篇:为中意文化交融而来——中意桥文化交流使者走进意大利侧记

下一篇:打开文化交流新窗口

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真儒学立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