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新蓝图——加快文化改革发展 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发布:2016-08-10 09:46
来源:
“十三五”时期,本市将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建设文化繁荣、社会文明的魅力人文之都。
“十三五”时期,本市将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基层和农村延伸,新建改造一批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城乡“15分钟文化服务圈”,到2020年,城市社区即乡村文化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实施公共文化资源整合提升计划,提高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水平,建成国家海洋博物馆。实施文化惠民活动,推进天津歌舞剧院、民族文化宫、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第二工人文化宫迁改扩建。将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剧场,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同时,要快速提升文化产业,形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两翼齐飞”。推动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探索建设国家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5%。
文化体制改革方面,本市将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建立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机构。推进已转制的非时政类报刊等各类出版单位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支持重点文化企业股改上市。
“十三五”时期,本市将强化对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全面完成“五大道”试验区、鞍山道辛亥革命文化线改造提升工程。推进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的风貌建筑、名人故居、工商业遗址等对外开放,推动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学习的长效机制。还将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建设“书香社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新建和提升一批现代化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积极推动体育场馆向市民开放。
上一篇: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