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商与禅商:也能合二为一

发布:2016-09-21 17:36

来源:



微信圈有一条转得特别火热的条子,说的是“有信仰”的人更容易成功,它是用统计数据来说明这一发现的。好的信仰,总体上说是于人于己有利,有一定的奋斗目标,有尺度,有行为准则。没有信仰的人,更容易迷失,更容易走入歧途;而对于商人来说,更易见利忘义,为了钱什么都干得出,结果呢,离万劫不复的深渊更近了。你看,某家国际连锁快餐店的肉类制品上游供应商出售腐烂的肉品,结果呢,被曝光了,往下的日子可想而知了。这是非常现实的一例。

  这其实就是信仰缺失的问题。

  中国社会走到目前这一步,对商人来说,有所信仰应该是好事。而目前,社会兴起的儒商和禅商两股信仰潮流,当然是值得赞许、推广的现象。

  儒商,总体上就是以儒家“仁、义、礼、智、信”思想作为行为准则,讲究的是回馈社会,讲的是“诚信”,从现实的情形看,这部分商人对社会的贡献度往往更大,我们所知道的大慈善家,不少就是属于这一类型。但是,儒商也有苦恼,通常就是在奋斗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有茫然、失落的感觉,特别是事业顶峰造极的时候突然间为寻找不到人生的价值、人生的归宿而苦恼。也因此,“禅商”概念出现了。它解决的是终极的问题。

  禅商更多的是讲究修心,努力去塑造好的“心境”,因为在佛教徒看来,“境由心生”,他们设法通过修心,去抵御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负面能量,譬如焦虑、紧张、惶恐、病态等等。

  其实,这两种信仰都是好的,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一是入世,一是出世。但修炼到一定层次,都有曲径通幽的神妙之处。

  有人则将两者结合起来,用入世的精神处世,用出世的精神修心。


相关推荐

上一篇:儒商王建国——实在者最聪明

下一篇:十年筑梦,用儒商精神书写传奇 ——访山东兆光集团董事长王兆连

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真儒学立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