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慈善伦理研究

发布:2016-09-19

来源:

第一节中国现代慈善伦理倡导的行为规范

上一章已界定了中国现代慈善伦理“资本精神、大爱无疆、契约精神、责权结合”的四大基本理念。以上述理念为行为的指导,中国现代慈善行为必然也应具有相应的伦理要求。中国现代慈善伦理倡导的行为规范体现在慈善主体和慈善客体的行为规范,亦即施助方与受助方的行为规范与要求。这也是中国现代慈善伦理行为层面的价值体现。


一、慈善主体的行为规范

慈善主体作为积极参与慈善活动的公民个人与社会组织在整个慈善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慈善活动能否得以顺利进行,首先就在于公民个人与社会组织能否热情捐赠与积极开展各种形式多样且及时有效的慈善救助和援助活动。甚至可以认为,如果没有慈善主体的积极参与,慈善这一对人类自身而言既光荣又崇高的美好事业根本就不会存在。因此,规范慈善主体的行为,使其在参与慈善活动时符合现代慈善的伦理道德要求就显得尤为必要且意义重大。

.............................


结语

所谓“结语”,顾名思义就是总结全篇的基本观点,提示论文的价值以及指出论文的不足之处,并说明需进一步研究之问题的语段。笔者同样基于这样的一个逻辑来对本文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总结与展望。本文从伦理学的视角出发,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对当前中国慈善事业进行了深入的伦理思考。

本文首先交代了中国慈善伦理研究的背景。即在中国慈善乱象与慈善丑闻横生的当今时代——慈善呼唤伦理。紧接着,重点论证了慈善伦理何以可能。从慈善的基本概念出发引申出慈善伦理的概念,并从学理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证了慈善伦理的成立。其次,通过对中西方慈善伦理的思想资源进行历史考察与比较,理清了慈善伦理思想资源的发展脉络、主要内容、基本特征;得出了对构建中国现代慈善伦理的有益启示。再次,分析了当前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状况和伦理缺失。

通过对当前中国慈善事业的伦理缺失的剖析,充分证明了慈善伦理研究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构建中国现代慈善伦理体系。具体而言,该体系由现代慈善伦理的基本理念、现代慈善伦理倡导的行为规范和现代慈善伦理构建的制度保障三个方面构成,是一个集“理念、行为、制度”三位于一体的理论体系。

实际上,加强慈善伦理研究,构建中国现代慈善伦理体系,根本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还是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实现中国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的三大愿景——纯粹慈善、尊严慈善、幸福慈善的伦理价值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文认为关键是要使中国现代慈善符合伦理之要义,达到现代慈善伦理的要求。


相关推荐

上一篇:中国慈善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下一篇:中国慈善事业存在的问题

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真儒学立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