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人格魅力
发布:2016-08-12 10:03
来源:
邓小平是20世纪最著名的伟人之一,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的一生,是光辉的战斗的一生其人格魅力在于他的个人尊严、个人价值和个人品质的总的规定性。临危不惧、遇喜不亢的个人人格,刚毅、顽强、坚定的政治人格,稳健、有效、务实的经济人格,果断、严格、从容的军事人格,韬光养晦的外交人格,这些都是邓小平人格魅力的真实写照。改革的业绩和开放的举措让全球为之震惊,健全的人格和无穷的魅力令人为之倾倒。
一、 刚毅、顽强、坚定的政治人格 一生之中,三次被打到,又三次复出,而且一次比一次更加引人注目,一次比一次走向更大的成功。在传统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的华夏大地上,能有这样的经历而且最终成为中国领导核心人物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三起三落”的丰富经历,完善了邓小平的伟大人格,汇聚了华夏儿女的优秀品质,也让世人真正看到这为被西方人称为“打不到的东方小个子”的伟大魅力所在。比这更耀眼的政治人格是邓小平作为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十五大在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我们党经过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作出的历史性决策。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也是邓小平的人格魅力得以充分外现的过程。1978年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讲话,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第二次革命”。这是继毛泽东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使新中国获得一定发展之后,邓小平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
谈论邓小平的政治人格魅力,不能不涉及到他解决接班人问题的伟大实践。 邓小平解决接班人问题的伟大实践,除了早选,集体交接班以外,更关键的一条,是带头实行离退休制度,带头废除党和国家领导人事实上的终身制,在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开始确立了任期制度。为了带头确立关系中国社会主义千秋大业的退休剶度,邓小平率先垂范做了这样几件事情:一是谢绝担任党的总书记和国家主席,坚持把较之年轻的胡耀邦等推上第一线,树立了只求为党工作不贪权位的榜样;二是1980年带头不兼副总理,腾出位子让年轻同志担任,使党中央顺利解决了中央领导人兼职过多的问题;三是退出政协主席、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的位置,只保留军委主席一职,带头实现政治局常委的年轻化;四是从十三大半退到十四届五中全会全退,实现了在生前身体尚健时全退的愿望,创造了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在身体尚健时生前退休的先例。
二、 稳健、有效、务实的经济人格 当代中国面临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一是如何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二是如何使中国从一个发展中国家逐步成长为现代化国家。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科学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上,科学地得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⑤的结论,并进一步指出,判断一切工作是非成败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一改以往把阶级斗争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把改革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提出了“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⑦、“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⑧的定论。改革是动力的提法,是邓小平在社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baidu.com/resource/bai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会主义经济理论中的重大突破。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总是把社会主义同计划经济划等号,把资本主义同市场经济划等号,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
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⑨
这一论断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并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邓小平对传统经济理论的突破,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其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
邓小平稳健、有效、务实的经济人格,使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从城市到农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要说毛泽东让人民翻了身,获得自由,那么邓小平就是让人民致了富,过上了好日子,邓小平以其卓著而非凡的才能及巨人的气魄改变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历史命运。
三、 果断、严格、从容的军事人格 军事上,邓小平具有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实事求是,敢于承担责任,处理问题明确果断,绝不轻易向谬误让步。从领导百色起义到指挥淮海战役,邓小平智勇双全、谋略过人,密切联系革命的具体实际,时而身先士卒,一马当先,时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中国战争史上留下了诸多可歌可泣、可赞可叹的壮举,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卓越的功勋。从红七军政委到129师政治委员,再到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邓小平的军师参谋位置和作战水平使享有声誉的,在我军历史上也是屈指可数的。
从军阀战争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整整20年的战斗生涯。整整20年的时光,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不是一段短暂的时光,更何况,那20年,还是充满了腥风血雨,充满了悲壮艰辛,充满了胜利与荣耀的20年。有人说,时间可以磨掉一切人生的痕迹,但,却磨损不掉人们心目中那高高耸立的丰碑。从右江革命根据地到黄土高原的大西北,从巍巍太行山到千里跃进大别山,从逐鹿中原到进军大西南,邓小平戎马倥偬之中,转战南北西东,和他的战友们一起,终于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谱写了一部新的乐章„„
四、 “韬光养晦”的外交人格 邓小平的中国外交,在继承毛泽东周恩来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基础上,明确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强调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总的特征是少了些阳刚之气,多了些柔弱之风;少了些斗争与对抗,多了些妥协与合作。特别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韬光养晦”的外交方针以后,中国外交更多了些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以柔弱对刚强的味道。邓小平领导下的中国,审时度势的发展了中美、中苏及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关系,他的“一国两制”解决港、澳、台问题的伟大构想和“共同开发”、“共同经济繁荣”的思想,为世界上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指出了一条可行的道路。邓小平“韬光养晦”的外交人格表现了他深谋远虑的雄才大略,其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和外交风格,对于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将是长久而深远的。
“我荣幸的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这位20世纪最杰出的领导人之一,以其超群的领导才能和领袖风范,以其卓越的贡献和不朽的功勋向世人展现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他的人格必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他的魅力也必将超越时空,照射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上一篇:黄炎培人格教育思想探析
下一篇:慈善,高尚人格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