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采取一系列人才培养措施
发布:2016-09-22 11:08
来源:
新疆日报讯(记者曾华锋 赵西娅报道)招生计划向南疆、向农牧民子女倾斜,增加“985”“211”院校和省属重点院校招生计划,争取国家部委、中央直属大中型企业、19个对口援疆省市定向招录内地新疆籍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2月7日,自治区2015年内地新疆学生培养工作视频会议上透露出这些信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疆学生搭着内高班、内初班、内职班、协作计划的“快车”,走出农村、牧区,在祖国首都或内地发达城市,享受着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众多的就业机会。
招生:向南疆、向农牧民子女倾斜
“内高班去年在南疆四地州录取5800多人,农牧民子女招生比例达到77%以上,内初班农牧民子女录取比例超过90%。今年,政策继续将向南疆、向农牧民子女倾斜。”2月7日,自治区人民政府督学、自治区内地新疆学生办公室主任孙琦对记者说,去年,内初班和内高班招生规模分别达到或接近1万人,创历史新高。2015年,内初班招生规模还将继续扩大。新春开年之际,这对广大农牧民家庭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内高班、内职班、内初班和协作计划作为国家和自治区加强边疆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工作的一项重大惠民政策,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据自治区教育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在内地的新疆学生分布在20多个省市的600多所大学、高中和中职学校,在校生人数近10万。这些年来,招生录取工作坚持“公平竞争、公正选拔、择优录取”的原则,在保证生源质量的基础上,向南疆四地州和农牧民子女倾斜。
从喀什的中学生到北京大学的博士,维吾尔族少年阿米尔·阿卜力孜用10年实现了华丽转身。2002年,阿米尔·阿卜力孜考入青岛崂山二中内地新疆高中班,2006年考入百年学府北京大学,本科毕业后免试被保送攻读硕士学位,2012年再次免试升读博士学位。在南疆,有许多孩子和阿米尔·阿卜力孜一样,借助内高班、内初班、内职班,使命运出现“梦幻奇迹”。
“‘切糕王子’的故事你听说过吧?”孙琦向记者介绍道,“切糕王子”阿迪力·买买提吐热是莎车县人,父母靠售卖切糕为生。2006年,阿迪力·买买提吐热考入哈尔滨市第七十三中学内高班,2010年考入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天价切糕”事件触动了他,心里很不好受,“想为家乡的美食正名。”于是,他和同学凑了3万元钱开了一家切糕淘宝专卖店,生意火爆,上演了一场切糕版的“中国合伙人”。
增加“985”“211”院校招生计划
“我们将优化生源结构,向国家申请,争取将招生计划全部调整为本科计划,并增加‘985’‘211’院校和省属重点院校招生计划,扩大招生专业覆盖面。”孙琦说,“自治区对承担预科培养任务的新疆大学、新疆医科大学等5所区内高校提出要求,要着力加强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预科办学水平,向内地培养院校输送合格预科生源。”
升学,让无数孩子的梦想结出硕果。如广东广雅中学内高班的穆拉丁·阿里木,2006年考取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担任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安保志愿者。大学毕业后,他通过严格的公务员考试,被广州市公安局录取,成为广州公安系统唯一一名乌孜别克族警察。他现在工作忙碌,还要承担许多特殊的任务,但感到“能为广州作点贡献,非常自豪”。
来自轮台县的日孜菀古丽·阿卜杜艾尼是个“学霸”,从广州市第六中学内高班毕业后,以全国内地新疆班民考民文科状元的优异成绩被北京外国语大学录取。大学期间,她不断给自己加压充电,先后拿到了日语专业四级、八级及日本语能力测试一级证书,英语四级、六级、托业考试、国家汉语水平考试(HSK)十一级、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考试(MHK)四级证书,还利用课外时间学会了土耳其语。
“让梦想生根发芽。”来自乌鲁木齐的厦门市集美中学内高班毕业生冯国强说。2009年,他考入武汉大学,毕业后就职于新疆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万科于他,与其说是一份工作,不如说是他的梦想。
“90后”哈萨克族美女美锐·叶尔江也在演绎着自己的精彩人生。2005年,她考入天津五中内高班,2009年考入湖北大学。在校期间,她主持策划各类大型文艺晚会、艺术节、公益演出等,接待来自不同国家的学术交流团队。2014年,她毕业后考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民族中心哈萨克语频率担任节目策划,并兼任策划采访。前不久,她策划出品的“五四哈萨克族在京青年才俊系列专访”,得到良好反响。
上一篇:校园文化对学校培养人才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