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陈光标先生的慈善质疑?

道一发布:2016-09-23 16:37

来源:道一工作室

今日评论--陈光标与慈善:近日有网民质疑慈善家陈光标的慈善捐款的真实性,今日陈光标企业举行记者发布会,发生与记者的冲突。真儒学如何看待此次事件?网民的质疑是网络时代的必然现象,也是网民的自然权利,无可厚非。但网民质疑的背后也往往受到某些群体的影响,甚至是故意为之。因此对网民质疑也需要作道义的分析,这样才能使事件的本质客观展现在公众的面前。陈光标先生推动了中国的慈善事业的关注度,本人参与的慈善风格有些不同,其中是否每一次慈善的善款是否到位?这是本次质疑的所在。但真儒学不这样看。110年前,西方哲学家马克斯韦伯《资本主义精神与基督教教义的关系》这本名著中,阐述了企业家(也是资本家)的道德价值,提出新教教义已经把企业家(资本家)的道德水平和人生使命作了新的论述。在新教之前,商人被认为是低等人,因为他们每日追逐利润,一身臭气,是不义之人。而高尚的人,也就是上帝会拯救的人是每一天都向上帝祈祷的信徒才是义人。但新教为充满铜臭的商人开了一条道德拯救之路,就是只要自己真正具有信仰,即使为赚钱每天奔波,也是道德可嘉的义人。相比100多年前的充满铜臭的商人,现在的商人--企业家热心从事慈善事业,普及教育、创办学校、拯救地震洪水受灾的人们、艾滋病人、无家可归的人、战乱受害者等方面,企业家的慷慨解囊显示了人性的本质。马克斯韦伯对商人道德价值的预言已经广泛的实现。在抗日战争中,海外华人对祖国的抗战事业捐款捐物,甚至亲自奔赴战场,成为华夏优秀儿女,滇缅公路的建设和随后的大量抗战物质都是伟大的牺牲精神,为中华儿女赢得尊严作出了不朽的贡献。香港回归祖国后,李嘉诚、邵逸夫为祖国大量捐款,建学校医院,汶川大地震又一次慷慨解囊,令人感动。陈光标先生高调慈善,虽然不是十全十美,但提升中国人的慈善意识,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也是不能否认的。按照佛教的理解,一个人只要献上一抔土,也是人天赞叹。即使内心发出慈善的念头也是功德无量。质疑陈光标的慈善,甚至冠以“首善还是首骗”的耸人听闻的题目,舆论不也责之太严?良好舆论场十分珍贵,如果让慈善家心寒,把慈善家放到显微镜下,寻找缺点,最终导致“慈善家没有好下场”的结局,智慧的网民应该能够分析其中的玄机。心中发出一个善念都胜过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供养的功德。我们应该问:陈光标先生是否做过一次慈善事业?即使没有做过一次慈善事业,陈光标先生是否心中发过一次善念?只要陈光标先生做过一次慈善事业,甚至发过一个善念,陈光标先生就是一个义人。当然可能是一个有缺点的义人。

上一篇:什么是辩经?

下一篇:伏羲氏之儒

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真儒学立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