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

发布:2016-09-28 17:30

来源:



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协会于1992年3月16日成立。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协会是由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组成的全国性、联合性、非营利性的科学技术社团组织,具有法人地位。   

     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协会一方面是政府科技外事工作的延伸和补充,另一方面又从事信息、咨询和中介,为公众提供第三产业社会化服务。协会现有团体会员226个。凡是拥护协会的章程,从事科技外事工作的单位或科技外事工作相关的单位,经协会批准,均可成为协会会员。 

    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作为全国性科技外事领域的民间社团,一方面是官方科技外事工作的延伸和补充,承办了政府科技外事部门委托的,十分需要做,而限于人力无力做的工作。根据政府职能转变、政企分开的原则,政府部门重点从事宏观管理,协会则承担行业的政策研究,为政府作参谋,并进行对一些项目的实施和运作。另一方面,协会要从事中介、信息、咨询,发挥第三产业社会化服务的作用。"官民并举",官方民间构成一个整体,共同为对外科技、经济合作服务。因此,协会要在公益性工作和中介经营性工作两条战线上发挥作用。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协会充分发挥其在网络和人力资源的两项优势,即:跨部门、跨地区的特性,横向和纵向联系网络作用;大量有多年科技外事实际经验的在职和退役干部。根据国际上非政府组织(ngo)的经验和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趋势,协会今后会发挥更多的作用。  

    到2001年12月,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协会共有团体会员232个。其中国务院各部、委、局、集团公司等38个;地方科技厅、科委、交流中心和地方协会92个;科研单位、大专院校29个;企事业单位28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创业中心45个,构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科技外事系统团体会员网络。至今全国共有25个省、自治区、市和省辖市成立了地方国际科技合作协会。其他一些地方也正在筹备成立协会,这种趋势还在发展中。 


协会宗旨:  

    本会的宗旨是: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政府法规和社会道德;应对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国际环境,紧密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提高国家科技自主创新和增强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能力为中心,贯彻实施“官民并举”和“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和开放的国际科技合作环境,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科技合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服务,为促进与国际科技界的友好交流与合作服务。 


协会任务:  

1.组织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与外国对口组织建立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2.开展与国际科技合作有关的国别政策等软科学研究,向有关部门提供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的政策性建议;  

3.向国内外有关组织及个人提供国际科技交流、技术贸易活动及建立合作渠道的咨询服务;  

4.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并为其对外合作项目的技术、管理和投资提供咨询服务;  

5.组织国际科技学术会议、展览会和出国考察;  

6.支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出国参加国际学术活动;  

7.组织对从事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的管理人员及涉外专业人员的培训;  

8.编辑出版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的法规、刊物、资料和书籍;  

9.参与在科技交流与合作中对我国做出贡献的国内外人士奖励的评选与表彰工作;  

10.组织科技外事界的学术和联谊活动。  


相关推荐

上一篇: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历史概貌及其特征

下一篇:驻马店市“十三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真儒学立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