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守墓人
发布:2016-09-24 16:55
来源:
守墓人距离死亡很近,守墓人距离死亡很远。这是二十年前我第一次出现在西部边城荒郊的东山公墓产生的古怪念头。当同那偌大的墓群比邻的两间白得耀眼的石头房逼近我的视野时,我简直难以想象,这位干瘦矮小的老人在这里守护众多的亡灵已经三十多个春秋了。也就是说,这位令人敬畏的老者,他的大半生几乎是在肃穆阴森的墓地旁度过的。
第一次走进令人毛骨悚然的墓地,是在1985年冷寒的冬天。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我的一位如花似玉的跟我极为要好的年轻女同事横遭车祸,刹那间香消玉陨。哀痛之余,我必须亲临墓地为她挖掘生命的最后归宿。尽管我对神秘的墓地畏惧不已,可是我还是鼓足勇气,和几位男同事来到了覆盖一层厚厚白雪的形如馒头山的墓地。
所到之处,生命的苍凉如同刺骨的寒风渗进我的灵魂,我的骨髓,我是如此不情愿接近生活的跗面,因为鲜活的青春早以渐忘了死亡的黑翅膀对生命的胁迫。当我们挖掘墓穴时,那坚硬如铁的冻土令我们一筹莫展。于是,我走出了偌大的银白的墓群,向两间同样白得令人绚目的石头房子走去。
当我的目光落在干瘦的脸色青黑的守墓老人身上时,我的心不由自主地收缩了一下。从他那呆滞的近乎麻木的表情中,我似乎嗅到了老人因为千百次目睹出殡的队伍而形成的冷漠的气息,但我还是从守墓老人那里借来两把锋利的沉重的铁镐。当我扛着铁镐走出神秘冷清的石头屋时,我发现老人细瘦的脖颈中间的喉结蠕动了几下,他似乎想说什么,却什么也没有说出来&&在挥镐挖掘墓穴时,我的脑海一直在琢磨着一个问题:那年迈的干瘦的老人究竟想说什么呢?
时隔五年,我再一次走进了肃穆阴森的东山公墓,是为了凭吊五年前严寒的冬天,那朵凋零的娇艳的女性之花。
在墓地凭吊了女同事的亡灵后,我竟进了那凝重的阴郁的石头房。守墓老人正坐在一把破旧的椅子上独斟独饮,对于我的到来,老人的脸上一点表情也没有,仿佛尘世的一切都偏离了他的感受。我有些难堪,但还是讨好的给他点燃上了一支雪莲烟,守墓老人用劲地吸着,一支烟立马燃掉了大半截儿,他的脸色也渐渐温和了许多。于是我笨拙地支支吾吾的问了守墓老人一些久久萦绕在脑海中的疑问,无非是你为什么守墓?你一个人守暮会不会怕一些稚嫩可笑的问题,老人紫黑的脸上泛起一团令我捉摸不透的笑意,他骂了一句粗话怕个X然后又开始独斟独饮了,也许冷落了我多时老人不好意思,他抓过来一只脱了漆带有明显污这的大茶缸,汩汩的倒了大半缸,然后用粗黑的手端给我。我想拒绝,但老人的目光冷静而诚恳,我接过茶缸,仿佛嗅到了一股浓郁的死亡气息,我的腿肚子开始哆嗦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一杯带有蚀物的酒,我也必须捏着鼻子喝下去。我一饮而尽,刹那间周身的热血开始狂烈的奔涌起来。
酒清驱除了我对老人和死亡的无限恐惧。以至午后我和老人各掮着一把铁锹跌跌撞撞地穿梭于墓地的时候,我的胆怯早已压倒了从众多的墓穴中散发出来的寒气。我竟对守墓老人有了几分可怕的敬意,我不知道他从事的是终极关怀的事业,还是在尽力安抚着那些众多的亡灵。不论怎样,这种事总得有人去做的,这和将尸体从太平间搬到殡仪馆的搬运工没有什么两样。守墓老人说我是一个主动乐意接近他的人,见到他的人都会退地三舍,仿佛他便是死亡的化身,是游荡在墓群中的幽灵。他一个月进城两次,买回必需的食品和视为性命的烟酒,老人在极力回避着尘世的生活,但人群依旧不停的向他涌来,那永不间断的送葬队伍,似乎在诉说着难以名状的孤独。
这是1990年的清明时节,墓地上空青烟燎绕,凭吊的人们借助各种方式,表达对故去的亲友的哀思和怀念,从而完成了阳间和阴间没有回声的对话。我和老人不时给似乎被亲友遗忘的荒坟添土,那沉睡在另一个世界的孤魂,若真的有灵,会不会感激老人的善举呢?守墓老人说除了冬天,他几乎每天都游弋在墓群之间补坟,为防止盗墓贼惊扰一睡不醒的亡灵,老人每天夜晚都会提着小马灯到墓地上寻视几个来回&&我听得心惊肉跳,但还是无法明白,老人究竟为什么非得守墓呢?
在一座坟冢前,老人停住了脚步,他凝重的目光愈发苍凉和茫然,他挥动着铁锹不停地添土,直到这座坟墓显得丰满和挺拔起来。这时我才惊奇地发现,老人紫黑的脸上湿漉漉的一片,不知是汗水还是泪水&&老人缄默了许久,才向我陈述了他为什么守墓,眼前的墓穴便是触目可及的答案。原来三十年前,当他和年轻貌美的妻子从四川来到乌鲁木齐时,已经是腰揽万贯的富商了,可是他迷上了赌博,他开始嗜赌如命。当他最后一次从赌场上回来时,几乎所有的家产都被赌空,他沮丧地拉开房门,年轻美丽的妻子悬在梁上已经多时了&&也只有到了这时,他才如梦方醒痛不欲生,因为是他亲手扼杀了妻子,是他一手毁了这个本来温馨幸福的家!&&是为了赎罪还是为了逃避,安葬完妻子的遗体,他便成了这两间白的剌眼的石头房子里面的主人了,日日夜夜岁岁年年守护在亡妻的旁边&&倾听着守墓老人传奇的悲伤的经历,我愈发感到生命的凝重和无常。我不知道他亡故的妻子在另一个世界里,会不会原谅这位孤独而赎罪的老人?但我知道老人沧桑的心灵,一刻也没有平息过思念的潮水&&
告别守墓老人,西天血红的残阳令我慨叹不已,或许生命中的一切,在偶然中都有着无法更改的必然。守暮老人,便如这赤红的滚烫的夕阳,久久的灼痛了我年轻的未经多少岁月磨砺的心。
上一篇:从《生民》看祭祀文化
下一篇:古代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