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及华人对家乡和祖国的贡献2

发布:2016-08-13 11:36

来源:

 抗日战争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前

    抗日战争爆发,举国上下同仇敌忾,鹤山华侨除积极捐款支持抗战外,更有一批华侨踊跃回国参与民族救亡斗争。或加入战地服务团,或担任运输工作,驾驶汽车穿梭行驶于滇缅路上。当时各种抗日团体纷纷成立,例如澳门成立四界(学术界、体育界、音乐界、戏剧界)救灾会,鹤山籍旅澳青年积极参加、开展筹款、宣传、慰劳等抗日活动,并组成160多人的回国服务团,鹤山籍青年画家陆无涯为回国服务团第六队队长,不少华侨青年还毅然回国参战。如旅美青年学生李其嘉、旅港青年林耀放下书本,回国考入航校。毕业后,驾着战机与日军作战,多次击落、击伤敌机。李、林后来都在对日空战中壮烈牺牲。在空战中牺牲的还有鹤山籍青年梁松宁。而旅港青年林赐良回国参军后,任驻缅甸远征军翻译官,一直转战在滇缅一带,直至抗战胜利。

    香港沦陷前,旅居香港的广大邑侨和港澳同胞,积极从事抗日救亡和赈济难民等工作,事迹感人。当时在香港的旅越南华侨李冠春,继承其父石朋乐善好施之美德,积极支持救灾施赈工作。“用于施米、施粥用粮30万公斤,平粜用粮50万公斤,发放棉衣及救济金约5万元。”他还在维墩雪莲祖祠办起石朋祖贫民教养院,聘请吴英华、李迅辉等有经验的教师负责教学,每天中午放学时还向学生派米半斤。此项救灾施赈工作直至香港沦陷才结束。

    1938年,香港鹤山商会主席侯寿南发起成立“鹤山邑侨赈济兵灾难民会”(简称侨赈会),南北美洲、东南亚邑侨积极响应。在县内成立办事处,由宋森主持。该会工作包括赠医施药、救死扶伤、平粜、施粥、收养难童、发放救济衣服等。被救济的逃难返国之各省各县难民达50万人次。

    抗日战争胜利后,百废待兴,民生亟待改善,但政治却日趋腐败,经济停滞不前。面对此景况,华侨仍心系祖国,情怀乡梓,只要是家乡公益事业,一如既往,鼎力支持。1946年龙口镇大塘村李生在泰国经商,时值泰国(暹罗)侨胞筹集赈粤大米,李得知本县缺粮且天灾人祸接踵而来,极力向侨团争得第一批赈米150包运回本县救济。1947年,旅越邑侨又捐米50吨回乡赈济,得李石朋后人经营的和发成宝号之大中华船义务运港。当年,鹤山受洪水侵袭,酿成水灾,旅菲华侨成立“旅菲鹤邑临时筹赈水灾会”,募得菲币2228元。

1947年,共和镇铁岗吕氏旅美华侨为铁岗小学经费短缺问题在费城发起捐款,并推吕发作为筹捐助学会总经理。吕氏宗亲除老弱外,每人捐款最少30美元,76人共捐得美金5000多元。侨胞关怀桑梓教育之情,感人肺腑。

    1947年,龙口镇旅美华侨李仰流、李仰鹏、李乾泰所组织之协进会,由美汇返国币1.6亿元给联志学校,指定购置校产,并作基金之用。该会主席李仰鹏返抵家乡,又捐赠图书、体育器材一大批。合计认捐各项设备约值国币2200万元。

    1948年,鹤山县冬令救济会于旧历年底接到旅港鹤山同乡会汇回各埠邑侨赈款11905.11元。

    1948年,龙口镇李坤一发起筹建凤岗学校,得到旅外邑侨响应支持,共建课室六座,礼堂、图书馆各一座。规模及设施属镇内一流学校。

    1948年,古劳镇维墩第二中心国民学校因校舍不足,香港同胞和华侨遂捐助港币1万多元增建了三间课室。

    1948年,雅瑶镇昆东旅加拿大华侨146人集资港币4050元,寄回 昆东第一、二中心学校。

    1948年,共和镇泮坑旅美华侨关心家乡教育,发动乡亲捐助,共捐款270美元及英镑5镑汇给该区振东学校添置教具。

    1948年,旅美邑侨回国,目睹邑内政治腐败,土豪劣绅横行乡曲,盗贼如毛,人民生活极端困难,因此,邑侨发起救乡运动,捐款回县救济贫苦人民和维持治安,纽约鹤山公所首先认捐3000美元,鹤山实业公司认捐500美元,崇山别墅认捐100美元。还分别组织了七个队负责募捐。其中钟玉南、练伟生、黄家达每日义务驾车出发劝募,成绩可观。加拿大邑侨亦响应救乡运动,集合商议,发快邮代电,公推李广佳为募捐专员。    李一谔、李兰生等人亦在香港积极发动,计发动捐款以来连各埠集得港币共84579.15元。

    在解放战争时期,不少华侨子弟积极参加革命武装斗争,如秘鲁归侨汤伟基、马来西亚归侨郭忠、樊仲威、冯东华等,华侨子弟谢坚持、谢清扬、钟锐、阮俊明、胡君平、陈棠、张洁、宋峰、宋群、宋超等,他们都为革命作出了一定贡献。当时活跃在粤中一带的粤中纵队第六支队中就有不少是华侨子弟, 因而被粤中纵队司令员吴有恒盛赞是一支华侨子弟兵。吴有恒在《华侨子弟兵》一文中回忆当时的情景,有这样的赞语:“粤中纵队活动于华侨之乡,人民多为华侨眷属,粤中纵队实华侨子弟兵也。”

    解放战争后期,为配合全国解放,鹤山地方党组织决定扩大地方武装力量,当时旅居香港的爱国民主人士宋森正在港编修县志,他通过香港鹤山同乡会积极为鹤山游击队筹集胶鞋、冬衣、军毡及医药物品,还支持自己子女参加游击队。


相关推荐

上一篇:华人对世界经济的贡献

下一篇:华侨及华人对家乡和祖国的贡献3

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真儒学立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