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人心酸史——卖猪仔
发布:2016-09-13 11:44
来源:
鸦片战争前后,大清皇朝国势日衰,民不聊生,东南沿海极度贫困中的民众急于寻找新的冒险和新的机会。正值全球范围内持续400多年的非洲黑奴贸易逐渐被废除,美洲的开发和东南亚热带种植园的发展仍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尤其是1848和1851年美国加州和澳大利亚维州金矿的发现,使殖民地劳动力的供应更趋紧张。东南亚热带种植园的实验使殖民者受到启发:掠贩华人是弥补劳动力缺口的最理想方式。于是西方殖民者直接闯到中国东南沿海口岸尤其是广东、福建,非法掠夺华工,形成了华工出国的高潮。
据江门新闻网资料,鸦片战争以后,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广东五邑地区的国际移民如开闸的洪水形成
了不可阻挡的潮流,掀起了第一次国际性移民高潮。开平人“涉重洋如履庭户”,有的村镇几乎家家有人出洋谋生,有的一家就有十几人。台山人大规模出洋,在外人数超过开平,仅1854年在美国旧金山当年成立的宁阳会馆就接待台山籍同乡8349人,1876年在宁阳会馆登记在册的台山人多达1.5万,从同时期有3.4万会员的合和会馆(台山、开平、恩平人所建)规模看,在旧金山的台山籍人数肯定超过2万。1877年海宴沙栏村华侨李仍回乡时一次便带了200多人到美国当铁路工人。据记载,1880年在美国的台山人已经达到12万。1858年首批台山华侨受加拿大发现金矿消息的影响从美国加州进入温哥华地区,从事采金工作。新会北部乡村的民众有1/10往南洋,南部各乡的民众多到南北美洲。恩平也在这个时期有很多人去了美洲、澳洲,如最早到澳大利亚的恩平人陈广大就是1858年被卖“猪仔”到悉尼的;最早到加拿大的恩平人梁远可是在19世纪70年代初抵加的;最早抵达美国的一批恩平人是1880年前后出发的唐奕扑、唐存芙等。
如此大规模的移民潮不可能完全用“被骗”来概括。虽然我并未占有全部资料,但是我推测“卖猪仔”和“契约华工”与贩卖黑奴相比较有很大的差别。黑奴是被迫的,没有自由选择权利的,而华工出国多数是自愿的,虽然很多人是在不明真相,盲目地相信蛇头描绘的“钱景”,在旅途中经历了千难万险,抵达目的地之后又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从事超负荷的苦力。
以我在纽约与广东福建侨民的接触,感觉中国的这几个著名侨乡的人对于他们祖先的冒险生涯骄傲多于悲哀,对美帝国主义的喜爱更甚于憎恨。我想这是因为一百多年来世世代代的侨民在国内的乡亲面前勾勒了一幅移民-冒险-发财的图画,使得敢于冒险,敢于远涉重洋,敢于历经千辛万苦追求“发财梦”,成为侨乡文化的一部分。广东福建等地侨乡可谓十室九空,好男儿无不远涉重洋,背井离乡寻找自己的淘金梦。
但是无论如何,远涉重洋的海外华人的淘金梦是从血泪和艰辛开始的。而且待遇与奴工相似,与蛇头签订的条约如同卖身契,漂洋过海之后要以多年的劳动所得来偿还出国费用,这种方式与今天的非法移民偷渡契约有很多相似之处。
广东五邑地区前往拉丁美洲地区和大洋洲各岛的华侨主要是通过“猪仔华工”的形式出去的,它是由鸦片战争以前东南亚的“猪仔”贩运演变而来的。贩卖这类华工又叫“苦力贸易”。五邑籍华侨被卖“猪仔”的历史到清朝咸丰、同治年间达到高潮,光绪中期以后便逐渐消失了。
与卖猪仔相似的另外一种贩卖华工方式是“赊单华工”。广东五邑地区以这种形式出国的华工主要是去美国、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亚。美国加利福尼亚淘金潮的兴起吸引了广大五邑地区的农民,他们具有发财致富的浓厚兴趣,一些华工在美国淘金赚了大钱的消息以及天花乱坠的招工广告的出现,使准备出国的人深信不疑。招工广告是这样描述华工们的“前途”的:
美国人都很富,他们希望并且欢迎中国人到那儿去。那里工资高,房子又宽敞。至于吃和穿,更是任你挑任你选的。你可以随时给亲友写信寄钱,我们保证信和钱都能安全邮到。那可是个好地方,没有官府,没有士兵,人人平等。现在那儿己经有许多中国人了,你不会感到陌生的。那里也有中国财神,还有招工局代办处。别害怕,你会走运……美国的钱多得很,随你花!
这样的宣传在一些侨乡逐渐深入人心,慢慢形成了一股海外淘金的风潮。一些外国在广州、香港开设的船运公司和早年到美国积累了一定资本的五邑籍华侨受美国金矿开采公司和铁路公司的委托回乡开始招募“赊单华工”。很多身无分文的农民争先恐后地应招,与雇主签订垫付船票、途中伙食经费的合同。他们后来的命运虽然比“猪仔华工”好一点,但是在一个人地生疏,语言不通的环境,仍然逃脱不了同乡侨团或雇主的种种欺诈和盘剥,仅船票钱就是一笔不小的债务。船票一般是40元,到美国后连本带利就要100多元。这还不算伙食钱。因此,很多带着种种幻想去淘金的五邑籍华工到最后无钱返乡而客死异邦。仅光绪十四年(1888)至十八年(1892,新会侨团从旧金山运回埋葬在新会会城镇圭峰山西南麓黄坑的无名氏华侨骸骨就有387具。这样的“义冢”在新会有6处之多。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年“赊单华工”悲惨的命运。
前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五邑籍华侨除了“赊单华工”外,还有不少人是自由移民。他们或者抵押田产、店铺,或者向亲友举债,或者靠远在异乡的亲友寄钱回来买船票,前往美国。他们离开故乡登船远渡重洋,或登陆美国后的生活工作都是自由的。当然借钱出洋的华侨仍然有还债的义务,否则他在华侨社会和自己的家乡都会成为不受欢迎的人,其家族也会蒙羞。
今天福建等地屡禁不止的非法移民潮与历史有很多相似之处。偷渡者向蛇头缴纳一笔首付,然后乘船、乘飞机,或者绕道东南亚、南美洲等等国家,然后通过水路、陆路或者乘飞机等方式潜入美国、加拿大等地,一进入美国就被蛇头扣押,由亲友先交付偷渡费,然后开始在餐馆或者其他行业做苦工还钱,自己省吃俭用,赚的钱都寄往家中。九十年代美国东海岸曾经发生过的“金色冒险号”惨剧,从福建沿海到好望角,再到美国的纽约加州途、英国的海滩,偷渡船上、高速公路上都曾经发生过许许多多非法移民丧生的悲惨故事。最近十多年现代中国的偷渡潮逐渐消褪,一方面是美国等地911以后缩紧了非法移民入境关口,另一方面,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为民众提供了更多的创业和发财的机会,到美国或者西方富裕国家已经不再是追寻人生梦想的最佳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