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那边——潮汕侨批》记录华侨艰苦的创业史

发布:2016-09-13 11:29

来源: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 由汕头市人民政府主办、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承办、中央电视台中央新影集团制作的专题纪录片《海那边——潮汕侨批》的开机仪式就选择在这一天在中国博物馆华侨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汕头市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的“侨批文物馆”举行。

  参加开机仪式的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镇松,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理事长罗仰鹏,中央电视台新影集团记录部主任余立军,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创会理事长刘峰,顾问王炜中、杨方笙、陈焕溪,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陈汉初、陈荆淮、吴二持,汕头市有关部门领导及热心侨批研究人士共100多人。

  开机仪式由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理事长罗仰鹏主持,汕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镇松在仪式上讲了话。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周镇松,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创会理事长刘峰,中央电视台新影集团记录部主任余立军为纪录片拍摄开机揭幕。

  侨批是海外华侨和国内亲人间经济和感情交流的载体,它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特定历史时空的体现,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专家学者认为,“潮汕侨批”与徽州的契约、契据价值相当,誉其为“海邦剩馥”、“侨史敦煌”,是研究中国近代史、华侨史、金融史、邮政史、交通史和对外经济贸易史的重要、丰富、详实的历史资料。潮汕地区是著名的侨乡,是产生和养育侨批的摇篮, 从一封封侨批中可以读出海外赤子拳拳的爱国情怀,更宏观地体现出华侨对侨乡社会的贡献。 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从1994年开始,便广泛征集、陆续整理潮汕侨批,至今已搜集了侨批12万多封,并举行了3次有海内外专家学者参加的侨批研讨会,创立了国内首个“侨批文物馆”,成立了“潮汕侨批档案馆”。多年来,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还一直全力配合国内有关部门把侨批申报入选《中国档案文献目录》、向联合国进行侨批“申遗”工作。2013年,侨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罗仰鹏在阐述汕头为什么要拍摄这个侨批纪录片时介绍说,汕头在整个侨批向国家和联合国申遗成功的工作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国家向联合国申遗的16万份侨批总数中,潮汕侨批就占了10.3万份。汕头市政府决定拍摄这部纪录片是要向全社会介绍、宣传、推介侨批和侨批文化,向热爱家乡、支持祖国建设的海内外华侨华人表达崇高的敬意。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世界记忆遗产”的文化魅力,揭示侨批文化的深厚内涵,彰显“世界侨批”的珍贵价值。凝聚侨心、侨力、侨资、侨智,为推动建设汕头华侨经济文化试验区而做出新的努力、取的新的辉煌成就。

  据了解,《海那边——潮汕侨批》分为上下两集,每集30分钟,拍摄周期约10个月,除了在潮汕地区拍摄外,还要到东南亚几个潮汕侨批较多的国家和地区如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香港、澳门等地拍摄。纪录片通过一个个侨批的故事,描述了清末、民国时期,潮汕人出洋谋生、寄批回乡的历史轨迹,反映了潮汕人民“艰苦创业、笃诚守信、爱国爱乡”的精神和美德。


相关推荐

上一篇:海外华人奋斗史——粤籍华侨: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坚强后盾

下一篇:《石狮市华侨志》首发 记录海外华侨奋斗史

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真儒学立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