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应该贯彻公平正义的核心理念

发布:2016-08-12 14:52

来源:

企业管理应该贯彻公平正义的核心理念  

   

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的企业管理中出现过一些偏颇,特别是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有所放松,导致社会在某些方面出现了不够和谐的现象。为此,本文提出如下命题:企业管理应该贯彻公平正义的核心理念。

为什么要将公平正义置于核心理念这一高度呢?因为:

   

1、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和现代管理的规律趋势

   

1)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

历史上,西方有理想国、乌托邦的理论追求,有诸如北美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等等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实践;我国也有世外桃源、大同世界的理论梦想,更有着历次农民大起义诸如太平天国革命等等的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实践。而当代的西方,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行高福利、高额消费税的政策,以缩小社会的实际消费差距;我国则有着长期的全心全意为绝大多数人服务、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实践。当前,党和国家更是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共享改革成果、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这一切都表明,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

2) 、公平正义是现代管理的规律趋势

经典管理理论的发展,体现了管理的公平正义程度在不断提高。公平正义是管理的内在要求。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经典管理理论对管理对象、对人的看法经历了从经济人到社会人到复杂人等等的发展变化过程,即是经历了对人的公平正义度不断提高的认识过程。由此产生的诸多管理理论如需要理论、激励理论、公平理论等等和依法行政、制度化管理的实践,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公平正义的管理理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管理创新也体现了这一发展过程。从取消计划非计划的双轨制,到取消内外企业的双税制,都是在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发展环境。这一切都表明,公平正义是管理的内在要求,是现代管理的规律趋势。所以,本文之所以强调企业管理应该贯彻公平正义的核心理念,真正的重点不在应不应该贯彻,而在于要不要自觉地、持续地贯彻。

3) 、公平正义地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公平正义是现代社会的存在基础。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应该就是民主和法制。而民主和法制从根本上体现的就是公平正义。为什么资本主义社会能够取代封建社会?就是具有较高公平正义程度的资本主义民主法制优于公平正义程度低下的封建社会的专制邪恶。为什么社会主义社会能够终将取代资本主义社会?就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本质上具有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的公平正义程度的可能性。因此,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的管理,必然要求公平正义地管理。我们过去真正的最大失误,就是放松了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背离或说是偏离了社会的本质、社会发展的规律要求。

   

2、 公平正义是提高管理的效率和社会价值的基因

   

1) 、实现公平正义的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发展。

    社会在一定时期的财富和机会的总量是一定的,如果没有公平正义,就会有些人超值获得,有些人贬值获得。虽然超值获得者的积极性可能都调动起来了,但那些贬值获得者的积极性就不可能都能调动起来,社会积极性的总量就会减少。在公平正义的环境中,一方面人人心平气顺,能够较好地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个人发展的前途是清晰可见的:努力才有回报;同样的努力就有同样的回报;也只有努力工作才有回报,没有其他捷径可走。这时,人们就会将自己的才干尽可能多地用在干事业上,社会积极性的总量就可能做到最大化。所以,公平正义的管理,才是可能调动一切积极性的最优化的管理。

2) 、实现公平正义的管理,才能切实增强社会和企业的凝聚力。

    古今中外的历史证明,公平度与凝聚力是成正比的,公平度越高凝聚力就越强。如果一个企业到了人人都愤愤不平、怨声载道的时候,这个企业的气数也就到了。要想把企业做大做强,持续发展,就应该在管理过程中,提高公平度,增强凝聚力。

3) 、实现公平正义的管理,才能真正净化社会风气。

就像几何中的线条,歪门邪道千万条,公平正义的路只有一条。公平正义地实施管理,能有效地减少和消除不劳而获、少劳多获、投机钻营、贿赂腐败的渠道,大大地削减投机钻营分子,社会风气就能较快地好转。如果不能公平正义地管理,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投机钻营分子不务正业地钻营“超值利益”,败坏社会风气,阻碍企业发展。

那么,如何提高管理的公平正义度呢?请看:

   

3、 提高管理公平正义度的基本途径

   

1) 、更正观念,用公平正义的核心理念贯穿社会管理、企业管理的全过程

有什么样的思路,才可能有什么样的结果。更正观念是提高管理公平正义度的前提。过去之所以出现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有所放松的现象,正在于对公平的错误理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很不科学。这个提法实际是将公平与平均主义混为一谈了。平均主义是不公平,而效率和公平并不矛盾恰恰是一致的。公平了才会更有效率。公平不能只是“兼顾”,而是应该大力追求的。另外,并不是所有的新观念都是正确的。所以,我在这里使用更正观念的提法。公平正义是管理的核心理念,应该贯穿于社会管理、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应该深深地刻进管理岗位的从业者的脑海里。这里建议将坚持公平正义理念作为管理岗位的从业者的效忠誓言。

2) 、加快推进科学的法制建设和民主化进程

民主和法制的程度越高,管理的公平正义度才会越高。公平正义是民主和法制的必然结果。然而,科学的民主和法制才是社会的真正需要。近几十年来,国家和企业对民主和法制不能说不重视,仅论法律法规文本就早已经洋洋大观了。但科学性不足。以至于社会或企业中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随意的现象比比皆是,人治现象严重,封建烙印深刻。这种情况下,有法也等于无法。所以,必须加快推进科学的法制建设和民主化进程,真正与专制的封建传统彻底决裂,实现公平正义的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真正的民主和法制的持续和谐的社会愿景和企业氛围。

3) 、完善决策程序,努力提高决策的公平正义度

完善决策程序,是提高管理的公平正义度的首要环节。科学的决策程序既是正确决策的保证,也是提高管理的公平正义度的保证。在完善决策程序方面,各级管理层已经做了不少努力,有了不少办法。其中,透明、公开和民主化、制度化是最为重要的。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规避暗箱操作的不公和失误。

4) 、健全监督机制,努力提高决策管理的公平正义度

    健全的监督机制,是提高决策管理公平正义度的重要保证。从现实性上讲,应该淡化工会的文娱色彩,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的民主管理职能,再配合舆论监督来健全企业的监督机制。

5) 、切实依法经营管理,公平正义地参与市场竞争

公平正义地参与市场竞争,才是企业的长存之道。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是公平正义经济。用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的方法参与市场竞争,尽管可能得利于一时,但不可能永远,且迟早会被曝光,从而使企业的社会形象严重受损,进一步可能还会一撅不振被淘汰出局。最近被央视曝光的胡师傅、爱仕达等所谓无油烟锅的虚假广告事件,就是这种害人害己行为进程的真实写照。公平正义地参与市场竞争,不仅能使企业长盛不衰,还为维护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做出了贡献,使企业的社会价值得到提升。因此,依法经营管理,应该成为企业刻骨铭心永不动摇的信条。

   

提高管理公平正义度的具体做法可以有千万条,这里不必赘述。只要我们能将公平正义的核心理念贯穿于管理实践的全过程,不断科学创新,我们的企业就一定能发达,我们的社会就一定会和谐。


上一篇:公平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企业管理中的“公平”

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真儒学立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