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教育的重要
发布:2016-08-11
来源:
我们活在这个世间干什么?为利益众生的,真为利益众生,对众生的照顾就非常周到,为什么?你真有心去照顾,你的心完全用在他身上。就像一个母亲照顾婴儿,她小孩刚生下来,这个时候做母亲的人,头脑里什么都没有,只有小孩。别人不是他的母亲,照顾就没那么周到。只有自己的母亲,全部的精神都在婴儿身上,所以这个婴儿生下来能保全,能养得活,能长大。
世间人几个人懂得母亲的恩?母亲生你不难,养育难,深恩是在养育。母亲对小孩至少要照顾三年,三年后小孩可以走路了,慢慢就放心了。前面三年,尤其是第一年,一丝毫都不能放松。但是现在的人不一样,现在人把小孩生下来,找个奶妈去照顾,所以母子的恩没有从前那么厚。人情淡薄,世道衰微,衰微在哪里?根就在这个地方。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没有人教!从前家庭教育,对于女孩子是特别教育。诸位同修念印光大师《文钞》就晓得,老法师所讲的,古人教育子女,对女子教育特别重视,这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现代人只顾眼前自己的快乐,把优良的传统统统舍弃了。你寻欢取乐时间很短,到了你的晚年,苦来了,儿女不照顾你。这是因果报应,你自己没有种好因,怎么会得到好果报?
我们在美国看到,美国的老人对中国的老人非常羡慕。中国老人跟儿子、孙子住在一起,美国的老人非常孤单住在老人公寓,晚景凄凉,没有人来看他。儿女对他好,过年、过生日寄个贺卡来,他看到喜欢不得了,「我的儿子还没有把我忘记」!这是文化不同,教育不同。但是中国人现在逐渐逐渐洋化了,将来也走上美国老人的路子。我们要觉悟、要反省,人这一生真正享福是在什么时候?晚年享福是真正的福报。决定不可以把你一生的福报,在年轻的时候就享尽了,那种人叫真的愚痴,真的可怜!说到这里,东方有历史、有道德、有伦理、有真实的学问,比西方的文明扎实太多了。东方的文化好比有根,老树,千年神木;西方的文化是水里头的浮萍,没有根,虽然很美,昙花一现,没有根本。我们要冷静去观察,要细心去思惟,他们的东西可以拿来做装饰品,可以欣赏,不实用。所以我们要珍惜固有的文化,固有的伦理道德的教学,我们一生才能过幸福美好的生活。
职业妇女最明智的选择
从前在家里,父母、伯叔、长辈都给子弟做榜样,那是教育。儿童每天张大眼睛看大人,大人说话,大人做事,天天在看就在模仿、学习。现在麻烦了,不少的家庭,父母都有职业,早晨一早就上班,晚上很晚才回来,儿女甚至于一个星期难得见到父母一、两次。什么人带他?家里佣人,他所看的是佣人的言语举止,他就学他,跟父母的亲情当然就生疏了。
一个做母亲的人,从事于职业,现在说职业妇女,在外面能赚到多少?你有没有想到,你付出的是什么代价?下一代没有了。什么时候你才觉悟?到老的时候才晓得,到老的时候怪儿女不孝,儿女不照顾自己,老的时候孤苦伶仃,你才尝受到果报;果报还不止于此,佛家讲你尝受到的是花报,还有果报。《三字经》上讲「养不教,父之过」。父母能在小孩三、四岁不离开儿女,这个儿女确实跟一般儿童不一样。
我在昆士兰遇到一位在银行做事情的一个职员,我们问她在银行工作多少年?她说很久了,从结婚生小孩之后,她就把工作辞掉照顾小孩。一直照顾到十岁,小孩上学也能自己照顾自己了,再回到银行上班。我听了之后很感动,现在很少知识妇女能懂得这桩事情。我们听了欢喜赞叹,这个母亲对得起儿女,负责任,很值得表扬。让大家看到她这种行持,好好的想想,能够辞掉工作十年,专心在家庭里面为儿女服务,照顾他、教导他,她的儿女怎么会不好?
教学从胎教开始
为什么会跟众生结不善缘?没有人教导。我们读中国的古籍,真的会感慨万千,古人命好,从小就有人教。前清乾隆年间,陈弘谋先生编了一部书《五种遗规》,这一本书也是会集本,会集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诲,他把它分成五大类。看到中国古代的教学从胎教开始,父母真正懂得爱护自己的子女,怀孕的时候起的念头都是正念,不起邪念,怕影响胎儿,真正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她为什么要这样做?教她的胎儿,这是小孩还没有出世。出生之后,细心去调养,所以他懂规矩。家庭教育是教育的根本,到六、七岁就交给老师,老师来教导他,也是教导圣贤之道。家教是根,家教是先入为主,小孩眼睛一睁开看父母,父母就是他的榜样,父母做好榜样,他当然学好了。
今天我们看看这个社会,作父母不愿意带小孩,小孩生下来,请一个佣人来教,这个小孩长大是什么样子?到小孩长大之后,父母才后悔:小孩不听话,不听她的话,不跟她合作。从小他得不到母爱,父母不照顾他,所以孝道没有了。到上学,家长也不懂尊师重道,师道没有了。这才造成今天社会严重的病态,现在社会人与人的交往只是在利,有利就是朋友,没有利就是敌人,这还得了吗?孟子所说的,「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今天是全世界人上下交征利,所以才有世界末日的说法。学佛的人决定不迷信,决定不会轻易听信预言传说,但是佛法讲因果,看看现在这个时代的人,他想些什么,他说的是什么,他做的是什么,是与吉祥幸福相应,还是与凶灾祸害相应,我们从这里头去观察。
尊师重道--父母要为孩子树立榜样
我们懂得尊敬老师,是父母教的。我在六、七岁的时候,好像念了四个月的私塾,以后就没有了,以后私塾渐渐的被小学代替。我们住在农村,私塾里有一位老师,课程都是古籍,大概是《千字文》、《百家姓》、《唐诗》、《古文》、《四书》这一类的。一个老师教二十几个学生,年龄不一样,从六、七岁到十五、六岁都有,每一个人念的书本也不一样,各人念各人的。年岁比较大的,老师给他们上《古文观止》、《四书》;我们年岁很小的,念《百家姓》、《千字文》、《唐诗》。上学的头一天,这个学校在祠堂里面,祠堂的大殿就做为礼堂,当中供奉孔老夫子的牌位,是个很大的牌位,「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我们上学先要在孔老夫子牌位面前行礼,我父亲在前面,我跟在后面,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礼,就跟从前见皇帝一样;拜完了至圣先师之后,请老师上座,也一样的,我父亲在前面,学生在后面,向老师行三跪九叩首礼,再送礼物供养老师,我们从这里学会了尊师重道。家长这样隆重的礼节对老师,老师要是不好好管教学生,就对不起家长,这叫师道。现在没有了,现在老师管学生,学生回家告诉父母,父母立刻就告状,老师还能教吗?所以我还接触到古老教学的边缘。
现在家庭教育没有了,学校教育也有了严重问题。学校教育是建立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换句话说,老师能不能把学生教好,专看学生家长对老师的态度。做父母的人不尊重学校老师,学生怎么会看得起老师?「我爸爸都瞧不起你,你算什么?」他怎么会听老师的话?纵然有好老师想教,也困难重重;看到许多障碍,老师也知难而退。
现在没有教育,现在人不懂礼,不会做人,不会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无所知,完全凭着自己意气用事,广结冤仇,前途一片黑暗。我们过去看到这个事情非常难过,读到《无量寿经》时,心情才轻松一点,放下一些了。为什么?佛在《无量寿经》里说了,现前的社会,大众无知,胡作妄为,把这个社会搞成这个样子。其根本原因就是经上所说的,「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我们今天对于这些造作罪业的众生不能怪他,因为他的父母、长辈没有教好他。没有教就不造罪业,这是圣人,不是凡人,那是佛菩萨再来的。凡人要教,不教怎么行?
今天的教学比过去困难太多了,过去有基础,从小教好教,儒家常说的「教子婴孩」。真正有学问、有德行的人,从胎教开始。一般没有这种大德大能的,都知道小孩生下来之后,两、三岁的时候就要管教。现代人疏忽了,忙着赚钱,钱赚到了,下一代完了,把小孩交给佣人去照顾。我听说有很多父母非常忙碌,一个月去看小孩一次,把钱送给佣人时才去看孩子。一、两年之后,这个小孩认佣人是妈妈,自己父母不认识,丝毫感情都没有。钱是赚到了,后代毁掉了,得不偿失!这种情况在现在社会,国内、国外都相当普遍,这是社会的隐忧,这个社会能安定吗?世界能和平吗?看看现前的人,他想什么?他说什么?他在造什么?这个世界的前途,大致上我们可以预知。
因果教育是避免竞争造成社会失序的有效方法
现前社会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中国古人所讲的一句话,失教!这一句话的意思是从小你没有受到好的教育,这个教育是中国几千年相传的家庭教育,你的父母没有把你教好。因果教育,西方不是没有,跟东方没有两样,时有所闻,但是西方人没有重视,不像中国人这么重视。古时候东方人对这个事情非常重视,把这个当作教育,特别是教育儿童、教育少年主要的题材,让他从小阿赖耶识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是东方古人跟西方古人对于教学理念上不相同的地方。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过去胡秋源先生讲的话没有错,他说中国的老百姓是世界上最善良的老百姓,他给我们讲过好几次,这是近代的一位学者。我觉得他这句话讲得非常中肯、讲得很公道,为什么中国老百姓是世上最好的老百姓?就是中国儿童普遍都受到因果教育。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的中国西化了,跟着西方人走,把中国自己古老的东西抛弃,人心变了,这比什么都可怕。
挽救之道,我们就想到印光大师,这一位是西方世界大势至菩萨再来的,我们看他一生的行谊,他一生极力提倡因果教育,用三种教材:《了凡四训》、《感应篇汇编》、《安士全书》,大力的提倡。这三种教材的内容非常丰富,如果真正有心人,把它编成连续剧本,那真是无量功德,帮助这个世界众生觉悟、回头,这是最好的方法。讲理论,确实如果没有相当深厚的根性不能接受,你让他听,听上几句他没兴趣就跑了,不愿意再来了;你现相,现什么样道德端庄之相,他看不惯,认为是你太古板,你不是现代人,你是十八世纪的人,他耻笑你。所以佛度有缘人,什么有缘?他有善根,而且有相当深厚的善根,你跟他讲因果报应,他有感触,如果没有这些基础就难了,真的是太难太难了。我们一定要能体会印光大师的用意,大师离开了我们,他的精神、教导,我们应当继续努力,踏着他的足迹努力精进,自行化他。我们自己决定服从善因善果的教诲,打念头上不起恶念,肯吃亏、肯上当,真正能够理解、落实「吃亏是福」。
现代的教育,从小大人教小孩竞争,好像不竞争将来就不能生存,这个教导错了,这个教导是违背因果的。你命里有,你争什么!不需要争,它也来了,命里没有怎么争也争不到。《了凡四训》就说明这桩事情,真正明白了,心是定的。了凡先生在没有遇到云谷大师之前,那个二十年,你看他悠哉游哉,为什么?他完全相信孔先生给他算的命是真的,算他的流年,你每年能拿到什么样的地位,能拿到多少俸禄,丝毫不差,这才真正相信「一生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你努力断恶修善,你的命会改,会向上提升;你要是作恶折福,你命里的福禄折损,打折扣了。这个道理如果现在人能搞清楚、搞明白,哪一个不回头?各个都回头了,为什么?利害当前,趋利避害,修福才得利,造恶就有祸害。所以,他心是定的,他心是善良的,果报是吉利的。我们看这个社会感慨万千,自己绝不辜负佛的教诲,不辜负佛菩萨的恩德,要想自己在现前怎样作法,如何示现做出榜样。
小儿从有知识时,即教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道,及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事。令彼知自己之心,与天、地、鬼、神、佛、菩萨之心,息息相通。起一不正念,行一不正事,早被天、地、鬼、神、佛、菩萨,悉知悉见,如对明镜,毕现丑相,无可逃避。庶可有所畏惧,勉为良善也。无论何人,即婢仆小儿,亦不许打骂。教其敬事尊长,卑以自牧。务须敬惜字纸,爱惜五谷、衣服、什物、护惜虫蚁。禁止零食,免致受病。能如此教,大了决定贤善。若小时任性惯,概不教训,大了不是庸流便成匪类。此时后悔,了无所益。古语云,教妇初来,教儿婴孩,以其习与性成,故当谨之于始也。天下之治乱,皆基于此,切勿以为老僧迂谈,无关紧要也。
吕祖家定的家规十条
(一、重家长,二、整礼仪,三、理家规,四、勤职业,五、节费用,
六、立内政,七、教新妇,八、端蒙养,九、笃宗族,十、正已身)
相关推荐
上一篇:女子教育
下一篇:“淑女学校”教的不只是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