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不过三代?聪明的有钱人早就打破这个魔咒了!
发布:2016-08-12 16:07
来源:
平同志改革开放后,第一波敢于吃螃蟹的国人一夜暴富,如今新中国第一代土豪普遍步入“晚年”,不少家族式企业主开始面临财富继承的问题。然而与“爹爹辈”子承父业的意愿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有接班意愿的“富二代”竟不足20%,难道“富不过三代”的民谚又要应验了?
NO!聪明的有钱人早就打破这个魔咒了!
一般来讲,家族财富继承面临的问题有两种:当创始人有多个子女时,将企业交给一个孩子肯定不公平,分家产很有可能使公司陷入混乱,断送家族基业;还有不想子承父业的富二代要把公司卖掉,这当然也不是创始人想要看到的。
那么,如何将财富有效、有益地传递给下一代呢?
财富传承的工具有很多,比如立遗嘱、成立基金会、成立家族信托等。其中受到全世界高净值人士广泛青睐的就是家族信托了,堪称“家产守护神”。
默多克借家族信托传承商业王国世界传媒大亨默多克通过GCM信托公司运作其家族信托。他将价值6亿美元的新闻集团的A股股票平均分给了6个孩子,但A股股票没有投票权,且被放入了信托,分到子女手中只能享受收益,而不能介入公司运营。
新闻集团同时发行的还有B类股票,也就是拥有投票权的股票。默多克家族持有新闻集团近40%的B类股票,其中超过38.4%由默多克家族信托基金持有,受益权人是默多克的六个子女。默多克与前两任妻子的四个子女是这个信托的监管人,拥有对新闻集团的投票权;而第三任妻子邓文迪的两个女儿仅享有受益权而无投票权。信托财产不属于默多克个人所有,也非婚姻共同财产,于是新闻集团的控制权就牢牢掌握在默多克家族的手中,邓文迪再精明过人离婚也只能得两套房产。
不明觉厉的家族信托
默多克这样设计的家族信托最大优势是:信托公司成为家族股份的法定持有人,而家庭成员拥有受益权和监督权,但没有所有权。家庭成员的任何变故或者分立都不会带来家族企业股权的转让或者分割,也不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营运管理。
古根海姆家族、洛克菲勒家族、肯尼迪家族等巨富都运用信托的方式来管理家族财产,通过设定多样化、个性化的传承条件,以确保基业长青,子孙后代衣食无忧。
1 隔离债务风险
2 避免离婚影响公司运作
3 高度保密性保护隐私
4 避免家族争产
5 避免遗产法庭干涉
6 控制遗产分配用途
7 避免高额遗产税风险
8 保护资产完整传承
不同于一般的信托产品,家族信托更像是一种保护机制,让家族财富甚至企业运营免于不确定性的冲击。然而遗憾的是,家族信托虽然在海外运行过百年,在国内却仍处于启蒙阶段。随着中国遗产税的不断酝酿,未来家族信托必将带来新一轮的发展。
上一篇:富不过三代 中国富豪的魔咒
下一篇:富不过三代是财富伦理不健康的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