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炳湘:十大熊人之最悲情

发布:2016-08-05 16:53

来源:

郭炳湘:从来都没赢过

  由始至终,郭炳湘都是一个人。他面对的不仅仅是两个胞弟,而是整个新鸿基地产,这注定了他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输家。

  2008124日,新鸿基地产举行了第36届股东周年大会,郭氏三兄弟的豪门恩怨以郭老太获得股东投票通过连任董事告终。当天郭炳湘并没有出现,而他的两个弟弟郭炳江、郭炳联则以新鸿基地产副主席兼董事总经理的身份,在镁光灯的照耀下向世人宣召新地未来的宏图大计,没有了郭炳湘,新地风光依然。

  郭炳湘此时在哪?不得而知。郭炳湘此时在想些什么?不得而知。郭炳湘的下一步会是什么?静待观察。这条被媒体称为“宫廷争斗”或“宫廷政变”的半财经、半娱乐新闻,以郭炳湘的黯然退场告终。或许从2008218日在港交所的非正常休假公告开始,郭炳湘就输了。在接下来的隔空骂战、诉诸法庭等斗争中,郭炳湘从来都没有赢过。

  1990年,郭得胜去世后,郭氏三兄弟接手新鸿基,随后的十几年上演了一幕幕“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好戏。中环广场、国际金融中心、四季汇、环球贸易广场、西友(沙田)公司、九龙巴士、新意网和路讯通等等,都是他们的辉煌战绩,他们是业界公认了的子承父业的最成功的家族企业之一,媒体从来都不吝啬对他们的赞美之词。只是没有想到,“鸿基永固”的愿景在第二代就面临腰斩的危机。并以郭炳湘在“罢免大会”前约一小时将自己公司和他以外的16名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全部告上法庭作为事件的高潮。

  庭院深深深几许,我们所看到的新闻报道大多是记者从相关人士、消息人士等处调查得来,而面对媒体的当事人,总拒绝以回应。他们主动发布的消息,又是双方罗生门式的指责、辩驳。孰是孰非,恐怕难以辨清。真相到底是如郭炳湘在递交给香港高等法院的一份诉状中称的两胞弟在长达数月的时间里,试图通过种种手段拉他下台所发动的蓄谋已久的权力政变,还是郭炳江、郭炳联为维护公司及股东利益才揭发了大哥的“17宗罪”?

  郭炳湘称,从20075月起,他试图在改善公司管制、增加管理层问责制、增加透明度、改革公司管理层等多方面做出尝试,而郭炳江和郭炳联则多次针对其努力提出反对。新地董事会有关文件内容指出,郭炳湘投资决定失误、没有咨询其他董事的意见进行或企图为新地落实重大交易、扰乱新地的营运及组织架构、妨碍西九龙环球贸易广场租务等17项过错。

  到底是“改革”,还是“扰乱”?这些都无关痛痒。要命的是,2008527日,郭炳湘彻底输了,就如最初媒体对休假公告的猜测一样,郭炳湘改任非执行董事。

  从筚路蓝缕走过来的新鸿基经历了传奇的创业阶段,逐步进入稳健发展的阶段,守业成了郭氏三兄弟的家族责任。而郭炳湘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新地应采取措施,减少其控股家族的影响力。他认为新地不应让家族成员占据公司关键职位,而是应更倾向于让最为合适的人选担任这些关键职务。他不仅在挑战新地,更是在挑战很多家族企业所存在的缺点。

  由始至终,郭炳湘都是一个人,尽管有红颜知己唐锦馨的相助,但他面对的不仅仅是两个胞弟,而是新鸿基地产,这是一场一个人对一个企业的战斗,他“众叛亲离”,也或者说他选择一个人去挑战自己的家族企业。他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输家,苦苦挣扎于家族企业鸿基永固的桎梏中,他在企业投资、企业发展决策上的“躁狂抑郁症”,为家族所诟病、所不容,谁也不能冒险。因为这个企业不是某个个人的,而是整个家族的。


上一篇:第一篇

下一篇:郭广昌:十大牛人之最理性

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真儒学立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