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沈伟烈“一带一路”中涉及的地缘战略思想

发布:2016-08-29 14:58

来源:

主持人:应该说建好和用好海上丝路的关键在于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畅通、高效、安全的运输大通道,那么如果这些运输通道遭到破坏和干扰会产生哪些危害?

  沈伟烈:我们现在的海上丝绸之路既继承古代郑和下西洋的航线和节点,和古代相比有了极大发展。一个是中国本身综合国力和军事力量在强大,第二是东南亚、南亚或者西南亚、印度洋国家本身也在发展,也有需求。“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顺应了时代的要求,顺应了世界各国发展的愿望,陆上丝绸之路可以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海上丝绸之路同样适应了西太平洋地区、印度洋地区这些海上沿岸国家的发展需求。

  另外,现在我们的海上丝绸之路有两个大的方向:一个是由中国的东部沿海,通过南海,跨过马六甲海峡或者印度尼西亚的那些海峡,进入印度洋。在印度洋地区不仅有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几个国家,还有南亚的六七个国家,加上西南亚有七八个国家,东部还有三四个国家,都在印度洋的周边。这个路线已基本上建立起来。建国几十年以来,中国和东南亚、南亚、西南亚,甚至一些欧洲国家都有联系,如中国和波兰建立了中波人才有限公司。当时,主要是苏联阵营里面的一些东欧国家。后来,中国和法国、德国、英国建交以后,通往欧洲的海上的贸易、海上的运输就更加便利了。随后,中国和埃及的关系改善,中国可以通过苏伊士运河到地中海再到大西洋,这个通道也比较顺畅。这条海上通路在愿景和行动里面提到是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的一条。

  第二个方向是,从中国的东部沿海经过南海到印度尼西亚再往大洋洲就是澳大利亚方向、新西兰方向发展,也就是《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到的就是南太平洋地区。一个是西线,一个是南线。现在很多学者还提出除了西线、南线,还可以开辟往东面的通路,包括北美的美国、加拿大和拉丁美洲的墨西哥、阿根廷,中国和这些国家的关系也在改善,经贸来往比较多。中国可以通过巴拿马运河到委内瑞拉、古巴这些国家去。向东这条线路也是在逐渐扩大。现在,海上丝绸之路路线主要是南海、马六甲、印度洋、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大西洋;南就是到澳大利亚、新西兰;向东我们也逐渐要向北美洲、拉丁美洲发展。拉丁美洲的学者提出了一个名词“东越”,他们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主要是“西进”,还应该“东越”,“东越”就是越过太平洋到拉美去。

  至于主持人提到我们这些运输大通道能不能搞得起来?基本上已经搞起来了。比如在第一条主要的干线上,我们东南沿海的港口正在大力发展,像南海方向的三沙市建立起来,当然港口条件还不太具备。但是通过广州、湛江、海南岛、三亚这些港口,我们可以向南通过马六甲海峡向西。这条线路上的一些港口节点,可以说跟中国有着友好的合作关系。在越南,也有一些关系,马六甲海峡没问题,新加坡没问题,往西到缅甸、孟加拉,然后斯里兰卡、印度、巴基斯坦,这几个围绕南亚印度半岛东西两侧的港口基本上都可以停靠,是可以友好往来的。中国帮助建设这些港口,特别是缅甸的港口和巴基斯坦的港口。至于向西波斯湾地区的港口以及亚丁湾,中国过去花了很大工夫,现在因为当地动乱受了影响。再往西往北就是苏伊士运河,这条路比较长,现在中国和希腊的一些港口也建立了很好的关系,所以说,这条线路上的节点和中国是友好相处、合作的,为中国解决了陆上行进的困难。当然,从中国东部沿海经过印度洋到大西洋有一万三千公里,如果到波斯湾有九千公里,运输时间长,所以我们应该发展强大的造船工业。应该采取合作共赢的办法,逐步改善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关系。

  主持人:我们给网友展示一下我们的地图。

  李杰:怎么建好海上丝绸之路?刚才也点到了,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在3月份共同发表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到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另一个是共同建设畅通、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首先是重点港口,刚才提到中国的世界大港越来越多,但是要航行一万多公里,到波斯湾也有九千多公里,沿线如果没有很好的节点,肯定完不成运输大通道的运输任务。刚才还提到了,比如缅甸的问题,尽管缅甸受到很多政治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但是一些设施和项目还是处于有效的建设当中。再比如孟加拉港口问题,斯里兰卡的科伦波问题,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现在这几个重要的节点正在加快起步。例如,吉布提是亚丁湾和红海交汇处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它对于中国走向西南亚或者地中海方向来说极其重要。长期以来,吉布提始终是一个各国激烈争夺的地区,美国在此建有军事基地,法国和日本也有。吉布提总统曾经也要求中国在那儿建军事基地,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只能建设补给点或者综合补给点。“重要节点”不能仅仅体现在字面上,“重要节点”其实包含很深刻的内涵,中国必须要有行动的能力和保障的能力。如果仅有行动的能力,而没有保障的能力,那就达不到重要节点的要求。

  另外,中国缺少在地中海上的重要港口节点,目前虽然有希腊和其他地区的一些港口,但是目前我认为,在整个地中海的重要节点还是比较缺乏的。因为地中海东西长约4000千米,南北宽约1800千米,要在250平方千米的海域内实现海上运输安全畅通、不受海盗的袭击干扰等,就离不开关键节点的建设和保障。

  其次,怎么保证畅通、高效、安全?虽然这仅仅是六个字,但是要想达到这个要求其实并不容易。沿途有各个大国包括美国的军事基地,以及印度的军事基地和海上力量。印度现在对于中国海军力量进入印度洋是耿耿于怀的,或者说是存有戒心,特别是这一两年中国海军一些潜艇进入印度洋,印度就特别紧张或者煞有介事地说中国要控制整个印度洋,故意夸大其词造成不好的国际舆论,而实际上中国的目的仅仅是保护交通线畅通。中国如何保护重要节点,怎么样达到安全畅通?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前不久习主席访问英国,和英国首相卡梅伦说起中英之间有四百多亿的贸易额,而中美之间的贸易额将近六千亿。

  将来,中英之间的贸易额绝对值要达到一千亿以上。中国海上的贸易畅通运输量还要大量增加。最近,法国总统和德国总理也陆续访华,因此中国和欧洲的贸易额、经济来往必然会进一步增加,海上运输畅通至关重要。而海上运输量占全部运输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空运和陆运占比是比较小的;海上运输高效、畅通、安全、运输量大,要做好确实要下大功夫。


相关推荐

上一篇:李冠群:俄罗斯对中国海洋地缘战略的影响

下一篇:林宏宇:东亚地缘政治博弈新态

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真儒学立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