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毛泽东三个世界理论看中国全球地缘战略大创新

发布:2016-08-29 14:15

来源:



毛泽东的三个世界理论,以全球统战、孤立霸权的革命性的地缘战略思想,揭示出第一世界的超级大国是其他所有国家的共同敌人,打破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与东西对垒的阵营对峙,提高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反霸意识与反霸意志,开创了中国扎根并团结第三世界,联合并化导第二世界的全球地缘外交新时代。

  三个世界理论是毛泽东晚年留给中国与世界最重要的大战略遗产,它的全球性大格局思维无可比拟,它的前瞻性深度创造毋庸置疑,它坚决反霸的正义目标更是开天辟地、石破天惊!这一伟大的、中国式的地缘战略思想,使一切西方所谓的地缘战略理论,包括“生存空间论”、“心脏地带论”、“边缘地带论”以及“陆权论”、“海权论”、“空权论”等等,相形见绌、无地自容甚至不值一提。

  然而现实的忧虑是,今天的全球反霸运动,因为失去了毛泽东的领导与毛泽东思想的指引,陷入了沉寂的低谷。霸权主义仍然在世界各地,嚣张无耻地导演制造着地缘政治的悲剧与闹剧。同时,世界经济、科技、交通、人文、信息等力量,呈现出高度渗透融合的一体化特征。一体化已经成为全球地缘战略演变最主要的推动力。一体化时代霸权压迫下的中国地缘大战略,正面临继承与创新的全面挑战!

  一、导论:牢记三个世界理论的八点地缘战略启示

  毛泽东明确而系统地表述三个世界战略思想,主要见之于同三位非洲领导人的谈话,即毛泽东1974年2月22日同赞比亚总统卡翁达、25日同阿尔及利亚革命委员会主席布迈丁,3月25日同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的谈话。毛泽东在这几次谈话中指出:

  “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美国、苏联原子弹多,也比较富。第二世界,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原子弹没有那么多,也没有那么富,但是比较第三世界要富。”“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中国属于第三世界,因为政治、经济等各方面,中国不能跟富国、大国比,只能跟一些比较穷的国家在一起。”“美苏他们现在有点怕第三世界。”“第三世界团结起来,使得工业国家,比如日本、欧洲和两个超级大国,都得要注意一下。”

  深入分析、总结可以知道,毛泽东三个世界理论的精髓与灵魂,就是确立了中国地缘战略的八大观念,即:敌我观、反霸观、全球观、格局观、阵营观、定位观、力量观与危机观,这就是我们必须牢记的三个世界理论的八点地缘战略启示:

  确立中国地缘战略的敌我观: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第一世界的两个霸权主义超级大国是中国的敌人。

  确立中国地缘战略的反霸观:作为第一世界霸权主义超级大国的对立面,坚决反霸是中国的必然抉择。

  确立中国地缘战略的全球观:中国地缘战略的目标、视野与规划,都是全球性的,它着眼于战胜第一世界的超级霸权。

  确立中国地缘战略的格局观:第一世界、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的创新划分,使全球地缘格局豁然开朗,水落石出。

  确立中国地缘战略的阵营观:团结第三世界,联合第二世界,建立孤立包围第一世界的全球反霸大阵营。

  确立中国地缘战略的定位观:中国属于第三世界,中国是永不称霸且坚决反霸的第三世界实力最大的国家。

  确立中国地缘战略的力量观:超级大国有点怕人口很多的第三世界,第三世界的团结是中国地缘战略外部力量的主要来源。

  确立中国地缘战略的危机观:第一世界原子弹多、也比较富,它们的军事与经济实力强,对此中国应抱有强烈的危机感。

  二、总论:三个世界理论启示下的中国全球地缘战略大创新

  今天,坚持毛泽东全球统战、孤立霸权的三个世界理论,是中国地缘战略创新的精神指南与战略武器;贯彻毛泽东三个世界理论所确立的八大观念,是中国地缘战略创新的有力抓手与研究工具;分析全球地缘战略环境的巨大变化,是中国地缘战略创新的机会路径与现实前提。由此,在毛泽东三个世界理论之大战略思维的启示下,未来中国的全球地缘战略创新蓝图可以这样来描绘:

  霸权主义美国是第一世界,依附美国的发达国家是第二世界,其他国家是第三世界。第三世界是反霸的主力,第二世界也有摆脱霸权的独立意愿,独立主义、傀儡主义与霸权主义的交织对抗,代表着今天全球地缘政治思潮的战略斗争。第一世界的美国是中国的主要敌人,也是奉行独立主义价值观的各国人民的全球公敌。如何团结第三世界、联合第二世界,是中国战胜美国的最大难题。

  随着第一世界超级大国苏联的解体,继之而来落入第三世界备受霸权挤压的俄罗斯,成为中国全球反霸最重要的战略盟友。全球洲际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亚洲的崛起,亚欧的碰撞,亚非与亚美的融合交流,使“洲际外交”、“洲际地缘战略”,成为整合中国地缘外交目前的格局思想、阵营设计(包括上海合作组织、博鳌论坛、一带一路、中非论坛、中拉论坛等)的一种战略必要与强大可能,那就是:

  呼应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构想,消除美国霸权势力对于亚欧大陆的分割与制衡,领导亚欧一体化——中俄要联合起来,建立亚欧地缘战略整合中心,首先创建亚洲共同体(含带地理、人口均极为有限的大洋洲),进而创建亚欧共同体。以此为基点,使北京成为亚欧、亚非与亚美的洲际外交中心。这样必将以洲际一体化的地缘战略形式,开创第二世界、第三世界的大联合、大团结的全球统战、孤立霸权的新时代。联合国的位置也将发生历史性的变迁,中国将成为全球地缘能量的驾驭中心。这是饱受霸权之苦的世界人民的共同期待!

  这也是世界大同的伟大开始。世界大同是要分步骤实现的,亚洲大同、亚欧大同、亚非大同与亚美大同,正是实现世界大同的必经阶段。我们应当相信世界人民独立强大、和谐大同的美好意愿,相信世界人民联合起来、组织起来的深切渴望,这是两条反对霸权主义的根本原理。如果怀疑这两条原理,那么中国整合亚欧与世界的伟大事业,也就做不成了。进而言之,世界人民的觉悟靠我们去发掘、去唤醒,世界人民的力量靠我们去组织、去凝聚。全球霸权主义的反动分子,靠觉悟起来、组织起来的世界人民去把他打倒。凡是反动的霸权主义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这也和扫地一样,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三日)

  还要知道,地缘斗争,说到底,是一个国家利益斗争问题。中美地缘战略斗争,就是中美国家利益的斗争。在美国彻底包围、控制、压服甚至打倒、摧毁中国这个最主要的战略对手之前,美国统治全球的霸权主义国家利益观是不会得到满足的;如果中国归于失败灭亡,那么美国统治全球的霸权主义黑手势必更加肆无忌惮、决绝而猖狂。中国的反抗因此而更具有全球性的伟大意义,中国的反抗对于亚洲和欧洲来说,更是极端重要。没有中国的倡导与努力,没有中国做亚欧整合的中流砥柱,亚洲与欧洲深受霸权主义压迫与分割的命运是不可能结束的,亚洲与欧洲完全意义上的独立与安全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领导亚欧一体化,不仅是捍卫中国国家利益的需要,也是中国的国际道义之所在,这就是中国全球地缘革命的奋斗方向。

  三、分论:一体化时代的“亚欧共同体”战略创想

  建设亚欧共同体不仅有着欧洲一体化和亚洲一体化必将合流为亚欧一体化的内在必然性,不仅有着反抗美国霸权、摆脱美国控制的外在必要性,而且有着巨大的战略可能性与现实操作空间:

  01、领导亚欧一体化:中国地缘战略的首要目标

  要制定系统高效的中国地缘战略,必须洞悉全球化时代的地缘规律,把握全球化时代的政治进程。放眼今日世界地缘政治的巨变,我们看到:欧洲联盟超国家实体的建立与巩固;拉美一体化、北美一体化、非洲一体化、东盟一体化,方兴未艾;上合组织、博鳌亚洲论坛、中非论坛、中拉论坛、亚欧论坛,发展势头良好;呼应北约不断东扩包围中国的美日印澳等“亚洲民主大联盟”的构想,正在蠢蠢欲动;模仿中国并将与中国展开正面竞争的日非论坛、印非论坛等强国洲际战略,亦在积极筹措之中……

  所有这些事件无不说明了:一体化是全球化时代最重要的地缘规律,一体化是全球化时代最主要的政治进程,一体化是全球化时代加强国家之间、洲际之间的,政治、军事、经济、科技和文化交流整合的内在需要。

  因此,当我们考量评估了中国的地缘位置与战略环境、政治抱负与军事能量、经济资源与人口规模、未来趋势与文明传统等综合因素之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地缘战略定位,就可以这样来描述:

  对于亚洲来说,中国是亚洲一体化的首要领导者;对于亚欧来说,中国是亚欧一体化的首要倡导者;对于全球各大洲来说,中国是洲际外交一体化的首要推动者。

  由于亚洲一体化是亚欧一体化的一部分,亚欧一体化同时又是全球洲际一体化整合趋势的最高体现,所以中国地缘战略尤应以“亚欧一体化的首要倡导者”为根本定位。

  我们为什么要反复强调中国在全球各大地缘政治体系中的首要地位呢?这样强调的目的有三:一是为了要真正符合中国全面崛起、全面复兴的历史大势,二是为了要彻底改变中国四处受到围堵的地缘政治现实,三是为了要以积极进取的战略计划,主动创造出确保世界和平、确保资源供给、确保生存发展的,属于中国自己可以调整掌控的、全球战略回旋空间。这也是使命伟大、潜能巨大的中国,面对霸权主义、傀儡主义的肆意结盟、咄咄进逼的空前挑战,所作出的以体系建立制约、以实力建立威慑、以战备获取和平的必然战略抉择。

  根据以上的分析判断,中国的全球地缘战略设计可以先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与俄罗斯进行战略合作,将上合组织及博鳌亚洲论坛改组提升为亚洲一体化整合的首要推动中心,即亚洲联盟筹备中心,简称亚盟,其总部设在北京,亚盟组织将欢迎并包容地理人口、经济总量均非常有限的澳洲;将中非论坛改组提升为亚非论坛,巧妙地化解日印等强国的洲际战略竞争,进一步巩固亚盟的团结与共赢;以改组提升强化后的亚盟为战略支点,将中拉论坛改组为亚美论坛,最后全面提升整合亚欧论坛,领导推进亚欧大陆政治、军事、经济、科技和文化一体化的最终实现。

  以上地缘战略的成功推进,必将使北京处在亚非、亚美和亚欧全球洲际外交的中心,世界地缘力量的集成必将向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倾斜发展,这将彻底改变中国龙囚于陆、四处受围的地缘战略现实,推动中国成为全球地缘能量驾驭中心。

  美国围堵中国的阴谋也必将成为不可企及的迷途之梦!不仅如此,联合国总部的实际位置也将历史性地发生变迁,从西半球的纽约迁到东半球的北京,中国必将恢复它作为数千年来人类文明极其重要的“中央之国”的历史地位!由于中国尊重主权独立、促进和谐强大的地缘信念的深入传播、强力引导和不懈变革,人类就要第一次真正地面对一个和平共赢、和谐大同世界的来临!一个“中国魂”、“中国梦”引领世界前进的崭新时代,就要到来!

  当我们确实洞悉了中国地缘战略的伟大梦想,理解了中国地缘战略尤其要以“亚欧一体化的首要倡导者”为根本定位——推进亚欧一体化,建设亚欧共同体,就成为了中国地缘战略的首要目标。建设亚欧共同体,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纷繁浩大的工程,这是一个时不我待的、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面对这样的工程、机遇和挑战,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一下子预先完成所有的战略规划设计,但是我们完全可以肯定推进亚欧一体化这样的战略方向设计,无疑是非常正确而可行的。如同正是当初毫不起眼的《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启动了后来规模巨大的欧洲一体化进程一样,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亚欧一体化进程,也将从诸如《亚欧能源共同体条约》、或者《亚欧城市共同体条约》或者《亚欧文化科技一体化条约》等等开始,取得良好的切入与突破!

  02、挫败美国的、实现中国的首要地缘战略目标

  欧亚大陆是美国最重要的地缘战略目标。以控制欧洲和亚洲为平台进而控制全世界的美国霸权主义的至深忧虑是,一个反抗美国霸权、摆脱美国控制的亚欧人民大觉醒、大团结的国际阵营的建立,一个利用巨大的物质力量和压倒性精神优势将美国霸权主义从亚洲和欧洲驱赶出去的亚欧联盟体系的建立,一个美国霸权主义失去道义性基础、领导性意志和决定性影响的亚欧共同体的建立。

  建立亚欧共同体,全球反霸、欧美分裂、欧亚接近是其显见现实背景,区域整合、均势外交、体系制衡是其潜在巨大需求,中印俄法德欧亚五大国是其主要力量轴心,粉碎美国文化帝国主义思想控制是其重要战略斗争手段,独立而非傀儡、和谐而非对抗、强大而非霸权是其政治信念追求。

  建立亚欧共同体,挫败美国控制亚欧的罪恶目标,需要亚欧各国更坚定、更勇敢地将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义事业进行到底,更主动、更明确地将建立全球反霸联盟当作捍卫各国核心利益的共同目标:美国霸权主义的威胁是深刻、全面而强大的,孤立无援的抗争面临着失败的危险——

  建设亚欧共同体进而联合非洲和美洲一切反霸之势力,在世界最广阔、最强大的亚欧大陆上首先展开驱逐美国霸权主义的总决战,这是亚欧人民勇敢的抉择与伟大的使命!

  当亚欧人民的精神觉醒达到了一个历史的高度,亚欧各国政府谁还会在自己的领土上圈养美国霸权主义的军事基地?

  当亚欧人民的反霸激情达到了一个历史的高度,亚欧各国尤其是中俄法德印五大国,谁还会容忍一个亚欧大陆之外的国家,对亚欧事务呼三喝四,对亚欧主权横加侵略与干涉?

  当亚欧人民的结盟意志达到了一个历史的高度,强大精锐的亚欧军团,必将把美国霸权主义军队赶回他的老家去!

  是的,建设亚欧共同体是战胜美国霸权主义侵略扩张的最高地缘战略手段、最高地缘战略保障,这是亚欧各国为实现和平繁荣美好的大同主义未来亟需采取的共同的战略举措。

  美国霸权主义的战略思想家们不仅已经预感到了这一点,而且他们也在积极筹划一个有利于美国霸权持续存在、持续控制的“跨欧亚安全体系”:

  “可能在下个世纪初叶的某个时候会最终产生一个跨欧亚安全体系。它将加强欧亚地缘政治多元化的稳定性,而排除单一的占支配地位的大国的出现。这样一个跨洲际的安全协议将包括扩大了的北约——它以一个合作宪章与俄罗斯相连——以及中国和日本(日本仍将以双边安全条约与美国相连)。为此,北约首先必须扩大,同时将俄国纳入一个更大的地区安全合作框架。另外,美国人与日本人必须紧密磋商和协作,以在远东地区启动一个包括中国在内的政治与安全三角对话。这一美、日、中三方安全会谈最终可能吸收更多的亚洲国家参加,然后发展到由这些国家同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进行对话。这样的对话又可以为所有欧亚国家参加的一系列会议铺平道路,从而开始一个跨洲际安全体系的机制化进程。”“跨欧亚安全体系的最终出现可逐步使美国摆脱某些负担,虽然美国作为欧亚稳定剂和仲裁者的决定性作用仍会长期保持下去。”(《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 著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2月第一版第272—274页)

  布热津斯基的思考是深刻大胆而富有战略前瞻性的,但是布热津斯基关于美国在欧亚大陆的存在性质、角色定位和未来作用的评估是完全错误的:霸权主义的美国不是欧亚的稳定剂,而是欧亚动荡的根源;霸权主义的美国不应该是欧亚的仲裁者,而应该是欧亚的仲裁对象;霸权主义的美国不可能永远对欧亚大陆起决定性作用,因为欧洲和亚洲必将从美国的战略误导中彻底觉醒——

  因为那亚欧大同主义的精神光芒,那独立、和谐、强大的亚欧大同主义思想信念,必将在运筹三个世界、推进洲际外交,从而全面推动全球大同主义社会的建立中,释放出伟大的能量!

  因为欧洲和亚洲必将联合起来,为建设一个独立、和谐、强大的亚欧共同体而努力奋斗!这是美国霸权主义在全球地缘战略版图上,开始走向退缩、逐步走向衰败、最终走向灭亡的决定性因素!

  03、新的亚欧价值观与失去意义的东西方二分法

  “亚洲的价值是全球性的,而欧洲的价值只是对欧洲人的”——这是马哈蒂尔亚洲主义的经典名言。马哈蒂尔先生是最让人敬佩的亚洲精神领袖之一,尤其是在亚洲精神旗手李光耀先生近来之思想越来越美国化的情况下,马哈蒂尔先生对于亚洲信念的坚持,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了。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因应今天全球地缘政治版图的巨大变化,马哈蒂尔面对欧洲而着力表达亚洲价值观的时代,就要过去了——现在是应该面对美国,面对世界上这个最强大、最嚣张、以积极进攻的战略布局控制整个亚欧的霸权主义,清晰而自信地表达世界上一切进步国家、包括亚洲和欧洲的国家,共有的价值观的时候了。

  世界上一切进步的国家和人民,包括亚洲和欧洲的国家和人民,共有的价值观是什么呢?这就是独立自主、拚搏奋斗的国格观与人格观,这就是和平和谐、民主互利的整体观与全球观,这就是不畏霸权、统一强大的发展观与自由观。

  当东方阵营早已解体,美国的目标就是要进一步控制一切、称霸全球!当美国把任何国家或集团的强大都视为不可接受的威胁,把任何国家或集团的“不服管教”都视为不可接受的挑战,把任何强大的势力、任何强大的国家之间的独立于美国的合作都视为不可接受的阴谋——当美国的国家信念从至深的意义上反对他国的独立和强大、反对世界的和谐与和平,当美国的国家使命就是要建立超越东方和西方,统治美洲、欧洲、非洲和亚洲的美利坚超级大帝国——

  所谓的欧洲和美国的团结一致的时代,所谓的西方世界团结一致的时代,必将成为一段无法挽回的历史;所谓的东西方两个世界的分法,更是早已失去了任何进步的意义:

  “四分五裂,这就是西方世界的形势。目前正在逐步破裂的过程中,还没有最后破裂,但是向着最后破裂前进,最后破裂是不可避免的。过程时间可能相当长,非一朝一夕。所谓西方团结是一句空话。”(《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581页)毛泽东进一步分析,西方所谓的团结,是在美国原子弹威胁控制下的团结,是小伙伴们向美国纳贡称臣的团结。这种团结,“势必走向所谓团结的反面:四分五裂”。(参见《毛泽东大战略》,380页,姚友志、陈宇主编,解放军出版社,2009年1月第2版)

  “世界史应该是所有各种各样的人类经历和发展的反映与体现,要远远超过西方这一有限的、近代时期所限定的范围。西方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有在论及神秘莫测的东方时才有西方的存在。然而东方和西方的历史存在只不过是‘西方人’凭空想象出来的事物。”(《世界体系:500年还是5000年?》安德烈·冈德·弗兰克 巴里·K.吉尔斯编 郝名玮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年1月第1版第一章《5000年世界体系:跨学科研究法初探》)

  继续坚持东西方两个世界的分法,全世界都要继续为美国的统战阴谋付出沉重的代价;继续坚持东西方两个世界的分法,全世界都要继续为人类的精神融合承受更大的损失。

  “西方的权力相对其他文明将继续衰落。随着西方老大的地位被侵蚀,他将丧失很多权力,其余的权力将在地区基础上分散给几个主要文明及其核心国家。最重要的权力增长正在并将继续发生在亚洲文明之中,中国正逐渐成为最有可能在全球影响方面向西方挑战的国家。这种文明间的权力转移正在并将继续非西方社会的复兴和日益伸张其文化,并摈弃西方文化。”“西方的中心问题是,除了任何外部挑战之外,它能否制止和扭转内部的衰败进程。西方是进行自我更新,还是听凭内部持续的腐败加速其终结和(或者)屈服于其他在经济和人口方面更充满活力的文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即使东西方两个世界的分法继续被以美国为主的所谓的“西方”战略思想家们所别有用心地坚持着,他们对于所谓的“西方文化”、“西方权力”必将继续衰落的趋势——“西方世界”必将分裂的窘境,也已经无可奈何地唱起了忧惧的挽歌。

  04、大西洋联盟的死亡与统一西方的终结

  必须看到,大西洋两岸已经出现了深刻的裂痕:“美国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知名学者西蒙·瑟法蒂日前发表的题为《美国至关重要的伙伴关系已经减半》的文章称,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岌岌可危,很多欧洲盟国不认同美国界定的威胁、不认可美国消灭威胁的方式、不认可美国确立的目标,这种情况在历史上还是头一次出现……”(《北约死而不僵 势力逐渐逼近中国西部边境》 千龙网 2004年12月10日)

  欧洲和美国早已同床异梦、貌合神离:“布什连任,当然会迫使欧洲各国政府在表面上作出弥补欧美关系的努力,甚至强颜欢笑。但是可以断言,大西洋联盟将因此进入更深刻的貌合神离状态。这里的‘貌’,指的是双方政府的表面姿态,而‘神’则指的是民主社会中的真正国家主人:主流民意。”(《布什连任和欧美离异》 联合早报 2004年11月10日)

  美欧这种分歧产生的原因不是偶然性的,而是结构性的——这种结构性原因使美欧分歧必将持久而难以调和:“美国与欧洲之间有经济利益上的分别,自欧元问世之后就存在着与美元的竞争;欧洲在二战之前还曾一直是西方文明的代表者,但美国在二战之后却取而代之,今天的欧洲还想恢复往日的文化荣光。因此,往实里说,美欧之间经济利益不同;往虚里说,欧洲自身的历史意志正在复活,这两点都决定了今后的美欧关系不会平静。”(程亚文:《国家目标转换定位——我调整战略思维走向普通大国》 2004年7月8日,人民网)

  欧洲和美国的分裂、冲突与对抗已经成为或即将成为显见的事实:“卡根认为,美欧分歧是根本性的,尽管美欧分裂可能是不可接受的,但大西洋关系只会越来越紧张。戴维·卡莱欧写道:‘一个更为独立的欧洲联盟可能预示着正在酝酿中的西方内部的地缘政治冲突。’库普钱也指出, 崛起的欧洲正在与美国形成分庭抗礼之势, 美欧之间几十年的战略伙伴关系正在重新变成地缘政治竞争关系。美欧分裂并对抗的后果必然是‘大西洋联盟的死亡’和‘西方的终结’。”(孙溯源 《认同危机与美欧关系的结构性变迁》 《欧洲研究》2004年第5期)

  大西洋联盟存在的基础是应对苏联集团的挑战。如今这种挑战已经消失,欧美联盟的解体——“大西洋联盟的死亡”,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导致国家联盟形成与分裂的基本因素是共同的,即国家利益。历史条件、战略环境都是变化的,因而各国追求的利益也在变化。在一定利益关系下形成的联盟,当这种利益关系改变后,联盟的基础就会动摇以至瓦解。”(李际均:《论战略·第十五章 联盟战略的今昔观》第207页,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好战成性的布什主义美国,加快了这一“西方的终结”进程——布什主义的美国已经成为包括许多欧洲国家在内的,世界上具有独立意志之国家、独立国格之国家的最大威胁。危险已经改换了方向,“西方”已经发生了巨变,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着来自原有主要盟国,即美帝国主义霸权的越来越严重的挑战。

  05、欧洲是独立主义的欧洲,不是傀儡主义的欧洲

  当欧元刚刚诞生,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就迫不及待地发动了打着维护人权的旗号、侵略南斯拉夫的战争。肢解颠覆一个不服管教的欧洲小国,当然不会是美国的全部目标——工于心计的美国,乃是要借此摧垮年轻而稚嫩的欧元,污染欧洲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重挫欧洲经济向美国经济挑战的雄心!

  当欧洲尚未从科索沃战争风云之中,彻底反思澄清那被美国误导、自己打自己的现实悲剧,打着反恐旗号、为美国攫取重大战略利益的阿富汗战争与伊拉克战争,又接二连三地将欧洲拖入了“老欧洲”和“新欧洲”分裂的泥坑。

  毫无疑问,反对欧洲独立的,是美国;反对欧洲强大的,还是美国;反对欧洲加强自身认同、加强全球影响,反对欧洲显现出与美国不同的个性和不同的目标的,仍然是美国!今天的美国,是欧洲一体化的反对者和误导者,是欧洲分裂的赞同者和鼓动者,是软弱欧洲的利用者和强大欧洲的绊脚石!

  毫无疑问,如果要取得世界人民的广泛认同,欧洲就必须砸碎美国战略误导的枷锁;如果要取得世界人民的广泛认同,欧洲就必须建立有别于美国信念的欧洲信念;如果要取得世界人民的广泛认同,欧洲就必须向全世界人民证明:欧洲自己的定位和美国的霸权主义定位在本质方面是多么的不相同!

  欧洲难道应该成为像美国一样的霸权主义之欧洲吗?欧洲难道应该像美国一样四处干涉、四处诈骗、四处掠夺吗?或者欧洲要学着美国的腔调,重复着美国的语言,宣传着美国的观念,为自己的霸权主义实质辩护吗?

  欧洲难道应该成为像英国一样的傀儡主义之欧洲吗?欧洲难道应该像英国一样甘作附庸仆从、甘作傀儡走狗吗?或者欧洲变成布莱尔的欧洲,欧洲变成以谎言为装饰的欧洲,欧洲变成不再需要任何绅士的风度和骑士的脸皮的欧洲吗?

  欧洲难道应该成为让美国的霸权主义当家作主,让英国的傀儡主义里应外合的欧洲吗?欧洲难道应该成为让美国和英国在外边为非作歹、肆意横行,在里边狼狈为奸、纵情享乐的欧洲吗?

  法德反战,西班牙撤兵,数百万欧洲人民包括英国人民在内的反美游行——这是一个和平的欧洲重振形象的真正标志,这是一个独立的欧洲反对霸权的真正声音!欧洲何去何从,欧洲人民已经做出了历史性的回答:

  欧洲是欧洲人民的欧洲,不是美国统治的欧洲!欧洲是希拉克和施罗德的欧洲,不是布莱尔的欧洲!欧洲是和平主义的欧洲,不是霸权主义的欧洲!欧洲是日益强大的欧洲,不是日益没落的欧洲!欧洲是独立主义的欧洲,不是傀儡主义的欧洲!

  所以,“我们要求美帝国主义从亚洲滚出去,从非洲滚出去,从拉丁美洲滚出去,从欧洲滚出去。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美国人去干什么?”(毛泽东:《中法之间有共同点》,1964年1月30日)

  法国的基于国家利益、主权和独立自主的戴高乐主义欧洲观是让人敬佩的:“坚持‘多国家的欧洲’而反对‘超国家的欧洲’,坚持‘欧洲人的欧洲’而反对受美国控制的‘大西洋共同体’。”“1944 年上台执政的戴高乐把维护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和恢复大国地位确定为法国国家利益的中心诉求。实际上,这也是法国民意的体现。”“在戴高乐之后的法国执政者,无论属于哪一派,在政坛上都执行了没有戴高乐的戴高乐主义。”(李少军:《一体化进程与“大欧洲”的对外战略》 文章来源:李慎明、王逸舟主编:《2005 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法国的戴高乐主义欧洲观,正是欧洲反对霸权主义的卓越代表,也是今天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强大推动力。

  美国穷兵黩武的霸权主义行为,即使在布莱尔的英国,也引起强烈的抗议和不满:

  《时代周刊》驻伦敦记者迈圭尔这样介绍英国人的反美反战潮流:“在美国领导的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夕,100万英国人走上伦敦街头,举行罕见的大规模反战游行示威。”“如今在伦敦做一个美国人,比以往艰难很多。这都是我们的总统造成的。即便在友善的英国人当中,他们也越来怀疑美国领导的战争。”居住在伦敦的纽约电影制片人保罗认为美国形象在欧洲人看来是非常消极的:“善意绝对消散了。作为一个生活在欧洲的美国人,我一直试图向同胞解释美国人的形象在欧洲是何等负面。”《纽约时报》驻伦敦记者霍格更是直截了当地转述了欧洲人民对于布什主义美国的厌恶:“美国现在被视为某种流氓国家,一个低贱的国家。人们不断表示,我们不喜欢的不是美国人,我们只是不喜欢布什。”英国艾塞克斯大学政府学教授安索尼-金评论说,英国人认为布什是一个危险的小丑:“他的单边主义立场和肆无忌惮的德州风格并不为普通英国人接受,他们认为布什太危险了,像一个小丑。”美国移民舒尔茨表示:“布什被认为是一个恶棍,我想,他可能比尼克松还不受欢迎。”(资料来源:《单边主义损坏国家形象 英国人称布什“太危险”》 中新网 2003年11月14日)

  是的,我们没有必要逐一列举欧洲各国普遍存在的反美反霸思潮,我们没有理由怀疑或者忘记美国称霸全球、统治世界的国家目标,我们也没有必要对布什以后的美国抱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

  欧洲在多大深度上理解美国的战略,在多大力度上抗衡美国强加于欧洲的压力,在多大广度上联合世界上不甘于作美国的傀儡附庸、不甘于作美国的奴隶仆从的一切独立之势力——这是决定欧洲一体化发展方向的问题,这是决定欧洲人民前途命运的问题。

  如果亚洲向欧元敞开广阔的怀抱,那么美利坚的金融帝国,就将提前降下历史的帷幕;

  如果亚洲和欧洲组建强大的亚欧军团,那么北约的解体就将宣告:一个受制于美国强权的、让欧洲倍感窘迫的时代,必须彻底结束;

  如果亚洲的优良传统和欧洲的制度文明融合为有机的整体,那么美国信念的全球化,就将彻底失去一切现实的依据与传播的意义;

  如果亚洲以它的坚韧和牺牲,欧洲以它的宽容和礼让,亚洲和欧洲以它们伟大的正气、勇气和大气,以它们伟大的信念、意志与抱负,坚决而持续地推进其建设亚欧共同体的伟大目标——

  那么美国统治全球的梦想就将落空,美国统治全人类的梦想,就将变成狂热的霸权主义者们大梦初醒时的可怜回忆!

  毫无疑问,对于21世纪的欧洲而言,能够理解美国的战略,认识美国的历史,感悟美国的未来的,是亚洲;能够分解美国的压力,软化美国的意志,降低美国的目标的,还是亚洲;能够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支持欧洲的独立,能够在和平互利的基础上支持欧洲的强大的,仍然是亚洲!

  毫无疑问,面对霸权主义全球化的挑战,亚洲是欧洲的天然盟友,亚洲是欧洲的不可或缺的战略合作伙伴!

  06、欧洲东扩不能成为美国统治全球的御用工具

  然而可悲的事实是,欧洲远远没有从美国的战略误导中解放出来:在美国主导的北约机制协同下,欧洲的一体化正在向威胁亚洲核心利益的方向上发展——“一个扩大和民主的欧洲必须是一个没有尽头的历史进程,不应受在政治上任意涂抹的地理的限制。”(《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 著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2月第一版第156页)

  是的,由美国主导的欧洲(北约)东扩战略,是世界上一切对于帝国主义扩张野心抱有深刻警惕的人们、一切爱好和平同时坚决捍卫主权与国格独立的人们,所绝对不可接受的:

  一个统一的欧洲不断东扩的过程,不能成为一个美国所谓的西方“民主桥头堡”不断东扩的过程,不能成为一个有可能引发亚欧战争的、美国主导下的“西方民主世界”不断征服“东方极权世界”的过程,不能成为一个驾驭欧洲、网罗爪牙、打压对手进而从西面不断加强控制亚洲、蚕食亚洲的过程,不能成为一个破坏亚洲地理区隔、毁灭亚洲文明特性的过程!

  一个统一的欧洲不断东扩的过程,不能成为美国实现统治全世界这一霸权主义目标的御用工具,不能成为美国实现统治全世界这一人类悲剧的、拙劣而危险的前奏!

  必须知道,对于今天的欧洲而言,现实同样是残酷而富有挑战性的:在美国掌握了欧洲的命运已经半个多世纪的情况下,在欧洲想要抛开美国的控制、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未来的情况下,在美国还在以“老欧洲”、“新欧洲”继续分化瓦解欧洲的团结的情况下,在美国甚至威胁必要时动用武力挫败来自欧洲的科技挑战(比如挑战美国科技的欧洲伽俐略计划)的情况下,在美国军事帝国主义、经济帝国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目前仍然极其强大的情况下——

  孤立无援的欧洲显得力不从心、举足无措了。最近《欧洲宪法条约》投票的失败,继之而来的欧元认同骚动,法国政府信任危机,无疑加强了人们对于欧洲一体化发展前景的疑虑。这说明欧洲要独自建立显著区别于美国的自我整合,无论是精神整合还是制度整合,都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无论是欧洲的军事实力还是欧洲的思想意志,欧洲单独想要与美国平起平坐的时代,确实显得极其遥远而无法企及。

  是的,借用现代欧洲独立精神的奠基者夏尔·戴高乐将军的话来说:欧洲只有在从事一项比欧洲自身目标更为伟大的事业时,才可能呈现出她的真实面目,才可能是真正伟大而让人敬畏的。

  欧洲一体化的目标就是追求独立于美国的强大,而比欧洲一体化的目标更为伟大的事业就是欧洲与亚洲实现一体化,欧洲与世界的和平与和谐、共荣与强大!

  “为了寻求安全,也许必须建立联盟,而联盟一旦形成就必须加以管理。联盟是由在某些方面具有共同利益,而非在所有方面都拥有共同利益的国家构成。”([美]肯尼思·华尔兹著:《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第223-224页)是的,一切联盟,都是为了积极面对共同的威胁和挑战。

  两次世界大战均发端于分裂的欧洲,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极其可怕的灾难,欧洲一体化进程正是在避免继续发生内部大战这样的认识背景下开始的。但是,今天的欧洲不仅需要面对的是来自内部历史的“残酷记忆”与现实的认同危机——今天的欧洲更需要面对的是来自外部的更大的威胁和挑战。不认清这种更大的威胁和挑战,欧洲的认同危机,就永远不可能从根源深处得到化解;不认清这种更大的威胁和挑战,欧洲被外来帝国主义利用、统治、肢解的噩梦,也许就会在21世纪的今天再一次给欧洲留下“更残酷的记忆”。

  今天令人奇怪而鄙夷的是:希拉克和施罗德的继任者萨科奇和默克尔,竟然抛弃了独立主义的欧洲信念,忘记了法德轴心应该时刻肩负的完全不同于霸权主义美国的欧洲使命,开起了让历史倒退的地缘政治阴谋的破车,玩起了傀儡主义政客布莱尔剩下来的那一套追随美国、围堵中国的闹剧!这是完全不可能成功的!

  不仅如此,未来的历史还将证明:萨科奇和默克尔因为其傀儡主义的精神信念,必将成为欧洲联盟历史上最可笑的“无法也无德”的肇事司机,他们的傀儡路线必将被崇尚独立与正义的欧洲人民所抛弃,他们的傀儡内心也将烙上终生耻辱的红字!

  07、共铸大同梦:亚欧整合的历史大趋势

  现在是地理上相互接近、心理上相互渴望的亚洲和欧洲,消解分歧、求同存异的时候了;现在是重新认识面积巨大、人口众多、实力雄厚的亚洲和欧洲,重新为危机相似、对手相同的自我,寻找共同目标的时候了;现在是明确这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建设亚欧共同体,就是推进亚洲和欧洲的一体化的时候了。

  建设亚欧共同体不仅有着欧洲一体化和亚洲一体化必将合流为亚欧一体化的内在必然性,不仅有着反抗美国霸权、摆脱美国控制的外在必要性,而且有着巨大的战略可能性与现实操作空间:

  “欧亚国家的力量加在一起远远超过美国。对美国来说,幸运的是欧亚大陆太大,无法在政治上成为一个整体。”(《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 著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2月第一版第43页)“对美国来说,欧亚大陆是最重要的地缘政治目标。”(同上第41页)

  “因此,美国如何“管理”欧亚大陆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欧亚大陆是全球面积最大的大陆和地缘政治中轴。主宰欧亚大陆的国家将能控制世界最先进和经济最发达的三个地区中的两个。”(同上第42页)“总之,对于美国来说,欧亚地缘战略涉及有目的地管理在地缘战略方面有活力的国家,并审慎地对待能引起地缘政治变化的国家,以维护美国的两种利益:在近期保持美国独特的全球力量,将来逐步把这种力量转化为机制化的全球合作。用古老帝国统治下更蛮横的时代流行的话来说,帝国地缘战略的三大任务是:防止附庸国家相互勾结并保持它们在安全方面对帝国的依赖性;保持称臣的国家的顺从并维持向它们提供的保护;防止野蛮民族联合起来。”(同上第53—54页)“美国的首要地位在新的挑战面前可能是脆弱的。这种挑战或者来自地区竞争者,或者来自新的联盟。”(同上第74页)

  现在是结束美国的侥幸、击败美国的阴谋的时候了,现在是结束美国对于亚欧大陆的“仲裁和管理”的时候了,现在是结束美国以控制亚洲和欧洲为平台进而控制全世界的时候了——在亚洲和欧洲的觉醒与团结面前,美帝国主义的至深忧虑将变成无情的现实:现在是建设亚欧共同体,利用亚洲和欧洲联盟的巨大力量和压倒性优势,将霸权主义从亚洲和欧洲驱赶出去的时候了!

  建设亚欧共同体,以目标、准则和体系的整合,促进亚洲和欧洲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一体化——这是清醒睿智、富有强烈责任感的亚洲和欧洲的领袖们,独立于美国干涉、贡献于世界和平的必然选择;这是洞穿美帝祸心、不畏美帝强暴、追求共同强大的亚洲人民和欧洲人民,独立于美国遏制、贡献于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是世界上拥有最为古老、最为多样、最为繁荣的人类文明的亚欧大陆,承担全球化时代人类精神复兴的、所不可回避的使命!

  建设亚欧共同体必将成为世界政治史上的一个最为宏大的洲际外交合作工程,必将成为亚欧各国共同坚持的一个最具持续性的地缘外交战略——建设亚欧共同体必将成为由亚欧各国人民共同谱写的,反对美国霸权主义的一卷最伟大的史诗:一卷英雄创世纪一样的,超越地域、超越国家、超越种族、超越宗教的最伟大的史诗!

  08、觉醒日本:告别“亲美反亚”

  在东亚,日本右翼势力在“美日安保”的庇护下日趋猖狂,整个日本政府都在日趋右翼化,在台湾问题及中日东海争端方面,日本军国主义正在死灰复燃。

  配合美国围堵中国的部署,“美国的亚洲狂犬”——日本,扮演着监督制约和抗衡中国的不光彩角色。无论是积极修改战后和平宪法,还是大作“国家正常化”这样的表面文章;无论是推进亚洲民主之弧的观念结盟,还是积极地配合美国的导弹防御,实际上都是为了重建军备鸣锣开道——

  日本要以它“称雄亚洲、挫败中国”的一百多年来都不曾改变、今后也不会改变的政治决心,推动军事力量的复兴和超强的经济力量相结合,依托于美国分布甚广的亚洲军事基地,使“亚洲版的北约”成为囚禁中国的噩梦。

  一个曾经屠杀数千万亚洲人民,却一直拒绝任何深刻的反省和道歉的国家;一个将屠杀亚洲人民的战犯供为神明,不断地在亚洲人民的心灵伤口上撒盐的国家;一个从来没有真正否定军国主义而军费开支和技术能力又都高于亚洲各国的国家;一个崇拜霸权主义、追随霸权主义,自我堕落、甘作傀儡的国家——

  有谁能够想象日本政府会成为亚洲各国人民所希望的“亚洲一体化”的真正拥护者与“亚洲新秩序”的真诚缔造者吗?有谁能够想象日本政府会成为亚洲各国人民所需要的“亚洲新文明”的奉献者和先行者吗?又有谁能够相信小泉纯一郎政府仅凭提倡发展旅游“观光立国”的“日本国家品牌战略”,就能够再造日本“可爱的”国家形象,摆脱世界人民对于一个现实的傀儡主义国家,一个潜在的霸权主义国家的警惕与厌恶吗?

  “美国的世界霸权离不开日本。”——这就是日本今日的立国之基,这就是日本今日的民族骄傲吗?日本一定要按照美国的战略把自己塑造成“远东的英国”吗?日本一定要追随美国的政策遏制中国的崛起与亚洲的联合吗?日本一定要把美国的战略利益当作自己的战略利益,把维持与巩固美国在远东的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当作自己的战略目标吗?(参见庞中英:《中日美在亚洲的战略对抗》,《军事天地》 2004年12月11日)

  如果说“脱亚入欧”曾经是一百年前日本政府嫌贫爱富的国家战略,那么,“亲美反亚”就是今天日本政府国家战略的危险实质。所以,日本政府不可能同意任何形式的由中国主导的“亚洲一体化”;所以,“亲美反亚”的日本政府就是建立那独立于美国的“亚洲共同体”的最大的绊脚石!所以,在欧洲因素介入亚洲整合,在亚洲各国和欧洲各国渴望着实现历史性握手后,留给日本政府的就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日本政府不可能留在亚欧共同体之外,日本政府不得不完全被动地跟随“亚欧一体化”!(如其觉悟,另当别论。)

  日本永远也不可能“脱亚入欧”或“脱亚入美”,日本永远也不可能以“亲美反亚”的傀儡立场赢得亚洲人民的理解和尊重,日本永远也不可能通过离开亚洲而变成一个“正常的国家”。

  如同日本人民不可能永远同意日本成为美国远东最大的军事基地和最大的精神殖民地一样,针对亚洲意义上的欧美联盟永远也不可能成为曾经幻想“脱亚入欧”、“脱亚入美”的日本的家!

  如同亚洲人民永远不可能同意一个在美国和亚洲之间丧失精神定位、在历史和未来之间丧失道德标准的国家成为亚洲的代表,摇摆不定、居心叵测的日本政府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一度幻想的“亚洲的领导”、“亚洲的发言人”!(日本前首相岸信介在回忆录《官场政界六十年》中,明确提出日本要做亚洲的发言人,提出了日本要成为亚洲的“领导”的愿望。《暸望东方周刊》2004年9月16日 许瑛 戴闻名《日本的亚洲发言人之梦:亚洲外交全面出击》)

  是的,在亚洲,感觉到日本是一个友好国家的人民实在是太少了!一个对于历史罪恶拒不认错的民族,是难以赢得其他民族真正的尊敬的。“日本在二次大战中的暴行,加上日本现行政策显示日本对这段历史并没有真心道歉,这使得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的关系一直不能摆脱历史阴影。”(《日本国家形象广告登陆中国》,新加坡《联合早报》,2004年2月25日)

  德国总理施罗德说:“我们不能改变历史,但是可以从我们历史最羞耻的一页中学到很多东西。”德国《新消息报》曾经评论说:“二战已经结束60年了,日本始终没有承认历史错误,假如德国也拒绝承担历史责任的话,难以想象现在的欧洲会是什么样子。”

  是的,没有战后德国历届政府的真诚认罪,就没有欧洲的和解与发展。和真心悔罪的德国完全不同的是,日本不仅坚持其拒不认罪且美化侵略战争的恶劣态度,而且在美国的庇护与支持下,进入了新的蠢蠢欲动的军国主义思想扩张期,这直接影响了亚洲地区的整合和稳定。(参见李际均:《国家的安全稳定和统一是人民的最高利益——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感言》)

  总有一天,日本人民会彻底厌恶那个傀儡主义的没落政府;总有一天,日本人民会彻底抛弃“美日安保”的罪恶枷锁,让美帝国主义的军队永远离开自己的国土。

  总有一天,日本人民会彻底地反思:一个独立的日本对于亚洲人民的反霸事业到底意谓着什么?一个和谐的日本对于亚洲的共同进步到底意谓着什么?一个强大的日本对于亚洲的和平与发展到底意谓着什么?

  日本人民是勤劳智慧的民族,是团结奋进的民族,是富有学习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民族,是富有东方传统观念的民族——这样的民族一天不从“傀儡政权”、“美日安保”的罪恶枷锁下解放出来,日本的国格就永远不会得到伸张和显现;这样的民族一天不从伊拉克撤回作为美国傀儡仆从的军队,日本的尊严就永远不会得到理解和认可;这样的民族一天不从为鬼招魂的、固执的、耻辱的参拜中解脱出来,亚洲的安全就永远不会得到任何实质性的保证。

  建设亚欧共同体,一个日本人民反对霸权主义的时代必将到来;建设亚欧共同体,一个日本人民和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实现历史性的和解的时代必将到来;建设亚欧共同体,一个日本人民和亚洲人民一道,将霸权主义势力赶出亚洲的时代必将到来!

  09、朝鲜半岛:即将消除火药桶

  同样是在东亚,朝鲜半岛是足以引起远东地缘政治大爆炸的火药桶。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南北对峙的背后,是北方对于美国封锁打压的仇恨,是南方对于美国操纵控制的愤怒——由于美国因素不断的、无理的、无赖的存在,朝鲜民族的统一变得异常曲折和艰难。

  总有一天,朝鲜民族的愤怒和仇恨,将成为比朝鲜半岛的所谓的“核试验”问题更让美国霸权主义头疼的噩梦!

  朝鲜被美国别有用心地列为“邪恶轴心”之一,韩朝南北和谈进

  程,受到美国政府有关政策的极大牵制。美国这样做的一个不被经常提及的原因是其巨大的经济利益。

  韩国空军招标采购价值四十多亿美元的战机,美国仗势强卖,美国政界军界向韩国政府施加强大压力,并采用卑鄙手段将法国等国供应商挤出竞争圈外,迫使韩国

相关推荐

上一篇:从地缘政治理论的历史与现状看其发展趋势

下一篇:打破“自古以来”思维定势,开拓国家地缘战略新思维-如何看待领土问题

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真儒学立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