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居村落产业生活习惯
发布:2016-09-22 15:50
来源:
“要将建成的新村(社区)、新城镇与发展特色旅游有机结合,培育增收致富主导产业,同时积极引导农民适应新的居住和生活方式,实现新民居、新村落、新产业、新生活、新习惯‘五新’。”日前,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钟勉在深入我市宝兴县、芦山县和雨城区,实地调研灾后重建城乡住房、民生工程等重点项目进展时,专门就新村重建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近日,家住宝兴县烟溪口村新村聚居点的孟吉林,看到了这篇报道,并对文中所提的“五新”连连称道。
“按照这个标准,我们烟溪口新村也完全符合嘛!”孟吉林拉着朋友返回家中,听着一路上朋友的赞叹,他的心里乐开了花。
新民居汇成新村落
经济抗震好居所
“这就是轻钢房?怎么外观看起来跟砖混结构房没两样?”
“这是‘三合院’布置或独栋独户的小别墅,肯定得花不少钱吧?”
“一楼一底,200平方米,连装修一共24万元,可抗8级9度地震!”
正如孟吉林所言,大溪乡烟溪口村新村聚居点,不仅是我市重建中唯一整体采用轻钢结构的新村聚居点,也是宝兴19个新村聚居点中,首个实现搬新家的新村点。新居每平方米价格在1100元左右,相对砖混结构房,每平方米成本节约了800至900元。
“不同面积的房子,户型结构和外貌也会不同。”大溪乡副乡长黄宗攀道出了轻钢房的另一个好处。
因整栋房屋框架都是轻钢建材构成,无需构造柱支撑,也不需要大量使用标砖,住户若想改变房屋内部空间,只要在合理范围内拆掉部分墙壁即可,而且不用担心对房屋整体抗震强度造成影响。
在烟溪口村新村聚居点,白墙红瓦、青山绿水,多彩新村勾勒出一幅美丽画卷。
新生活造就新产业
新村村民致富忙
烟溪口村新村聚居点第二安置点共安置17户重建户。今年4月20日前,村民都搬进了新家。竹大燕家就是其中一户。
房屋一侧,是宽约6米的平坦村道。建设中的国道351线将专门修筑一条长约2公里的连接线,直接通往新村聚居点。
新村建好后,烟溪沟将穿新村而过,周围青山环绕,小景怡人,空气清新。不少村民决定发展乡村特色度假旅游接待。
“我打算在山上养鸡,在山下开一家特色土鸡餐馆。” 竹大燕说,新村环境好,夏天肯定会吸引很多外地游客前来消夏避暑。而等天气转凉了,土鸡又可以上市销售。
与竹大燕不同,新村里还有部分村民选择到灵关工业园区的石材加工厂务工。下午2时许,偌大的新村里见不到几个人,大家都到灵关镇的工厂或重建工地上打工去了。
烟溪口新村原本以有机茶叶、有机蔬菜、中药材等为特色产业,随着重建中有机产业的壮大,以及更多有机专业合作社的成立,村民们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也必将多出一条有机产业致富之路。
新习惯引领新生活
人美心美村更美
“整洁干净,生活有趣;乱倒乱排,脏了自己……”在前往烟溪口村新村聚居点的路边,树立着几块显眼的“村民公约”牌。
“话不那么生硬,浅显易懂,老少皆宜,而且还生动有趣。”坐在新家里,谈起新生活,村民骆开珍与几名带孩子的妇女打开了“话匣子”:“以前,一些村民乱扔垃圾,环境脏乱差。如今,情况有了大改变,走进新村,几乎看不到随意丢弃的垃圾。”“即使出现一些垃圾,也会很快被专职清洁员打扫干净。”骆开珍对现在的生活环境很满意。
而黄宗攀看来,时刻保持村容村貌整洁,将会是一种无形但却比标语更管用的方式,让村民逐渐养成爱护新家园的好习惯。
从四月的春风拂面,到十二月的寒风呼啸,搬进新家的8个多月里,讲卫生的好习惯已成为了烟溪口新村很多村民日常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