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玄:产业决定复建型传统村落的生命力

发布:2016-09-22 15:49

来源:



1月3日凌晨,拥有600多年历史的云南巍山古城拱辰楼,在一场燃烧了2个小时的大火中化为废墟。尽管这起火灾过去已近1月,但留给人们的反思仍未走远。加之,在过去一年里,贵州报京侗寨、久吉苗寨等传统村落相继发生火灾,有关传统村落生命力的话题再次引发人们持续热议。


“‘火的教训’的确给予了我们很多教训和警醒,但俗话说得好:‘亡羊补牢为时未晚’。除被火烧毁一些外,历史总在不断向前发展,不少独具特色的传统村落其实是自然消亡的,现存的一些被我们保护起来的传统村落也将随着时代变迁在不断发生着演变。”1月23日,从事传统村落项目规划设计多年的泛华集团设计二所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吕玄接受《中国建设报·中国住房》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鉴于传统村落的变迁本身就是动态的属性,在保持一定限度、有敬畏之心的基础上,不要总拿文物保护那些理念来盲目批判一些复建传统村落、古镇及历史建筑的行为,关键要看如何保护发展才能让传统村落走得更远。


“传统村落分自然和非自然两种形态”


中国住房:据我了解,你们公司自2010年就已提前进入传统村落、特色古镇、历史建筑的规划设计当中,从实践的角度出发,你们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问题怎么看?


吕 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问题如今普遍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之前不少专家学者呼吁多年的保护发展措施也终于开始持续落地,看到这些,着实让我们感到欣慰和动力十足。


这几年里,我们的确参与规划设计过不少传统村落、特色古镇及历史建筑,结合我们自身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现在社会各界集中谈论的传统村落也好,特色古镇及历史建筑也罢,无非存在自然和非自然两种形态。


一种是延续历史、传承至今依旧保存完好的内生型自然传统村落,比如安徽宏村、四川黄龙溪等。另外一种复建型非自然传统村落,往往由于战争、气候、人类迁徙等原因被迫消亡后,因当地特有的文化还在延续,所以人们在做传承式复建。 “复建型传统村落要有概念性策划”


中国住房:的确,很多专家也都认为传统村落并不是一动不动立在那里的,传承式复建的传统村落以很大的比例存在,那么,在复建过程中该敬畏和尊重什么?


吕 玄:当然是敬畏和尊重传统村落的历史及文脉属性,任何一个传统村落都代表着某一地域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文脉传承,这也是区别于其他相邻村落的符号跟标志。


在规划设计复建型传统村落过程中,我们把充分挖掘、理解当地历史文脉这一重要步骤叫作概念性策划,这里的策划不是人们平常所言的导演、炮制,而是真正用心深究其文化传承、历史渊源的过程,然后确定其主题,寻找这个传统村落的灵魂,以便给其准确的定位。


也只有这样,后期才能因地制宜地做相关产业布局方面的策划,不管是保存完好的传统村落,还是准备复建的传统村落,一定得要有良好的产业支撑,旅游业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休闲、养老、养生、文化产业等,只有产业才能确保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具备厚发优势。


“传统村落长远发展需要全过程管理”


中国住房:如按你所言,概念性策划是复建传统村落的第一步,那么如何通过全过程管理助推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吕 玄:根据我们多年的实际操作经验,我们总结出来的全过程管理包含策划、规划、设计、建设、运营5个方面。这其中,运营之于传统村落的长远发展而言是最重要的。前期策划、规划是否准确、科学在很大程度决定着复建型传统村落的成败。


第一步的概念性策划重在打差异化,这样才能使某个传统村落独具特色、不可复制。如得到了当地人们在文化上的认可,规划、设计阶段就需要想着怎么把概念性策划中的那些元素和产业业态在具体地块上落实。


这一步是很难的,不仅要结合当地地形、建筑风貌及现代设计手法尽量做到自然,不让人们感觉到后天雕琢气息太重,以真正起到重现昔日生活场所、唤起人们乡愁记忆的作用,还要注意学会控制开发密度,方便防火、防灾等。


上一篇:首创“家+”模式背后的旅游千亿产业 走进金华古村落

下一篇:新民居村落产业生活习惯

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真儒学立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