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给慈善“泼冷水”

发布:2016-08-13

来源:

  这几天,中国的名人圈里刮起了一股慈善风。小米公司的董事长雷军接受了来自美国硅谷的冰桶挑战,并按照游戏规则,淋完冰桶之后,可以点名3位好友接力游戏,若被点名者不愿接力,则要为ASL(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俗称渐冻人)捐出100美金。

 

  这场慈善接力以堪称病毒式的传播速度迅速在中国的社交网络上蔓延开来,名人们乐此不疲的应战、点名,而名嘴和网友们则用犀利的目光开始了新一轮的批判:某某未被点名主动淋了冰桶,某某在点名时煞有心计的覆盖了娱乐圈和商业圈的人脉,甚至某某的水不够冰、桶不够大等等。如此明察秋毫之势都是为了引证一个观点:你们这些人都是打着慈善的幌子在作秀!

 

  反观这些年来的名人慈善活动,陈光标的高调慈善被吐槽、李亚鹏的嫣然天使基金被质疑,这些在镁光灯下的慈善活动,往往逃脱不了“被作秀”的名号。然而,真慈善也好、真作秀也罢,名人做慈善的重点不就是在于利用名人效应唤起公众对部分弱势群体的关注吗?只要慈善工作是实打实的真货,宣传效果有了、捐款到位了,那么出力者搭载一点商业附属品,个人认为也并非罪大恶极之事。

 

  从冰桶挑战来看,雷军微博公布:其已向中国“瓷娃娃罕见病关爱基金”ALS项目捐款1万元人民币。他的一条微博把中国“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带进了人们的视野。冰桶挑战对于“瓷娃娃”可以说是一份意外的惊喜,这个成立6年来捐款人数刚刚过万、单笔仅在几百几千的机构,在冰桶挑战进入中国的一天半时间内,就收到善款4万多元。

 

  超越以往的捐款数额和更多的关注人群,就是这场冰桶挑战的最大成果。笔者认为,其实我们无需非把慈善活动和商业宣传划分楚河汉界,也不需要次次都把名人行为绑架至道德高地,用“无色眼镜”去看待慈善活动,多重视慈善的过程和结果,多给一些包容和度量,不要因为过多的批评而给慈善活动“泼了冷水”。

 

  另一方面,也希望名人们在参与公益事业的时候用更专业的态度和方式,不要盲目跟风,比较慈善公益活动是一件关于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促进社会进步的事情,它不仅需要热血和爱心,更多的还是需要发起人拥有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综合知识。

 

  其实,慈善的本身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快乐,只要能够真正帮到需要帮助的人,引入一点娱乐、一点作秀,带给公众欢乐,何乐而不为? 


相关推荐

上一篇:慈善事业――华夏文明的时代传承

下一篇:慈善无国界 且行且珍惜

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真儒学立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