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学雷锋升华到做慈善的高度

发布:2016-09-18

来源:



 “学雷锋日”临近,泉城爱心涌动。这个周末,不少学校的师生自发组织去济南各大养老机构献爱心。记者2日走访济南多家老年公寓发现,不少养老机构遇到突如其来的献爱心大军,有点吃不消。而不少远郊的老年公寓则依旧冷清,翘首期盼爱心能分给他们一点。(3月3日 《济南时报》)

  平时无人问津,到了学雷锋日“扎堆”献爱心、送温暖,以至于福利院的老人被迫过度“享受”而身体吃不消,令人尴尬不已。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者,大家像赶集一样,争着在学雷锋日献爱心、送温暖,时间太集中,发生了冲突,但这天大家又来了,“空手而回”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开展这一活动,于是大多“带着任务”勉强学雷锋;二者,由于单方开展献爱心、送温暖、做慈善活动,且事前并不与福利院预约,导致几路人马相撞,福利院“超负荷”也就不足为奇了;三者,理念缺失,应景式学雷锋,集中扎堆。

  当前,学雷锋还停留在一个比较初浅的层次和水平,认为学雷锋就是一阵风,是季节性活动,学雷锋的季节到了,“扎堆”去学雷锋,风过了,在平时就把学雷锋的想法束之高搁,需要献爱心的老人无人问津,福利院门可罗雀。这是对学雷锋的误解。足可一些地方既没有树立常态化学雷锋的理念,也没有形成常态化学雷锋的风气,学雷锋成了应景式活动。

  所谓学雷锋,就是乐于做好事、当好人,乐于关心别人、帮助别人。本质上,就是传播爱心、良知和行善,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不仅自己快乐,也使别人感到幸福快乐,并能激发他人的爱心、良知,大家争着去帮助别人,于是社会就呈现出“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的美好世界。

  某种意义上,学雷锋与做慈善是交叉的。慈善也是学雷锋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把学雷锋的意义升华到做慈善的高度与深度,并在全社会将做慈善与学雷锋有机统一和结合起来,再建立一种长效的学雷锋制度,将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我爱人人、人人爱我”的良好风气,学雷锋便会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当此之时,人们一有空就会去需要的地方献爱心,而学雷锋也不可能发生“季节性”尴尬事件——季节一到,人们“扎堆”学雷锋,季节过去了,学雷锋也淡忘了。雷锋出行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并没有季节,而是长期坚持;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日,只是纪念性号召,一是让人记得雷锋,学一学雷锋精神;二是多做好事,但并不是说只要3月5日这一天做好事。


相关推荐

上一篇:建设慈善文化要做好几个结合

下一篇:论文化慈善问题

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真儒学立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