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事创业最需要担当精神

发布:2016-09-22 09:49

来源:



今年是推进“双强双兴”、“三大行动”关键之年,黄冈发展处在爬坡奋进阶段,正面临大拆迁、大退地、大建设艰难局面,是对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严峻考验,是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解决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检验标尺,在这样的背景和环境中干事创业,最需要担当精神。

    担当精神不是一种口号,而是需要实实在在的付出,脚踏实地干事。习近平同志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作风,做到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言必行,行必果。当前黄冈改革发展进入攻坚阶段,发展面临着许多复杂的矛盾和困难,各级党的基层组织、党员干部更要有强烈的担当精神,切实履责,勇于担责,敢于负责。

    一、敢于担当,首先需要增强三种意识。一要增强政治意识。政治是大局,是干事、谋事、创业的前提。政治就是为政之道,是“管理众人之事”,干为政之事。党员干部是干事创业的领头人,应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以党的事业为重,以人民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努力拼搏。二要增强依法执政意识。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但一切行为应当在法律范围内进行,受法律的规范和制约,在制定征地、拆迁政策和建设工程领域要始终坚持法治思维、法治理念,解决建设发展中的疑难问题,破解大征迁、大退地中的难题。三要增强责任意识。干事创业需要有责任意识。如果没有责任意识,就不能干好事、干成事、不坏事。现在,一些党员干部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甚至成为发展的阻力;有的干部总想当太平官、懒官、庸官,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工作不负责任,满足于敷衍应付,不干事、不作为。党员干部须增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意识,切切实实为党和人民干事创业。

    二、干事创业需要三种气魄。一要有一种勇气。在现实情况下,黄冈最大的实际是什么?是发展不够,要赶超先进发达地区水平必须破除陈规陋习、条条框框的束缚,看准的事要先行试点,先干起来,只要不违反法律底线都可尝试。如果干事创业缩手缩脚,前怕狼后怕虎、瞻前顾后,只会错失良机,需要有干事创业的勇气,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在干事中争强进位。二是要有一腔豪气。面对各种难题顽疾,不躲、不绕、不拖,敢于碰硬,敢作敢为。如果干事创业没有这股豪气,就不敢面对群众,面对困难和挫折就会绕道走,干事创业不可能成功。干事创业需要当机立断,说干就干、干就干成。三是要有一股锐气。面对大拆迁、大退地、大建设中出现的矛盾交织、复杂情况、重重困难,要用敏锐的眼光洞察一切。在坚持群众权益优先前提下,敢于与利益诉求者面对面沟通、交流,对其合法合理诉求研究解决,对不合理行为要做好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教育及疏导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努力化解各种矛盾,形成良性互动、相互理解局面。对严重违法行为,要依法打击,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担当需要三种环境。一要为干事创业提供宽松环境。对干事创业的干部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多一些关爱,少一些求全责备;对干事创业干部要少一些批评,多一些鼓励,激发其干事创业激情。二要为干部干事创业提供良好平台。现在许多干部有想干事、干好事、干成事的愿望,但缺乏良好的平台,有的甚至认为不干事、不作为,比干事、有作为风险小,乐于当庸官、懒官;有的甚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要向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干部说“不”,为干事创业干部提供干事创业的良好平台。三要为干部干事创业提供成长进步机制。形成勇于担当、敢于担当的用人导向。应从难事解决、困难复杂局面理清中发现和任用干部,将原则性强、敢抓敢管、有实绩干部提拔到领导干部岗位。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摒弃旧有用人观,用干事创业的实绩选拔任用干部,用新的用人导向,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


相关推荐

上一篇:敢于担当形成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下一篇:硅谷创业教父:如何规避创业风险的雷区

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真儒学立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