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联合创始人王壮:帮助创业者才是真的伟大

发布:2016-09-21 08:43

来源:



不管是创始人刘成诚,还是联合创始人王壮,始终代表36氪向外宣称:现阶段,做好帮助创业者的事情才重要,盈利不是唯一目的。


去年刘成诚说“36氪可以不大,但是不能不伟大。”当王壮坐在我对面,被问到为什么给创业团队提供免费场地和服务时,他一笑,说“情怀吧。”




康夏的1741本书事件引得好多人感慨“文字与情怀最不值得相信”,当然我没说出来,毕竟对面这位1987年出生的联合创始人看起来并不想忽悠人。他经历并不复杂,大学毕业后做了一年销售,卖域名、服务器和网站维护服务。酷爱科技,喜欢写字,看到36氪文章后,觉得很有意思,写邮件表示想一起干——结果当然很好,写了几篇文章,顺利加入团队。如今成为“壮总”,在公司内拥有一批“脑残粉”——笑起来像暖男还是相当加分的。



我只是一条分割线



36氪以科技博客起家,从 Techcrunch 上选择有趣的内容,进行编译。后者是美国科技类博客,主要报道新兴互联网公司、评论互联网新产品。


这一来,硅谷和北京的信息时差从几个月缩短为一两天。四年之后,国内互联网创业形势大好,北京不差钱,不差人,不差机会,更不差铺天盖地的各方信息。随着国内外创业环境差异凸显,国外那一套未必适用国内。打车软件烧钱的做法国外不会有,你说UBER?那是进入中国市场后才变土豪。36氪自己也把更多精力花在原创上,专注报道各类新鲜的创业公司和产品。下半年,随着创业公司模式的越来越趋同化,他们打算把原来七八百字的报道缩短为两三百字。



那么36氪致力解决的信息不对称的优势还在吗?


在。王壮很肯定。原先的差异存在于硅谷和北京,现在则存在于北京与其他城市。原先创业是一小部分人的事情(大都聚集在北京),现在则是全民创业,36氪要让普通人也知道创业是怎么回事,并且手把手带他们上道。


目前,36氪在北京设立了创业孵化器,1300平方米的办公室,缺办公场地的创业团队,要能被氪星人看上,就免费用(据说孵化器项目的淘汰比达到1000:1),附带享受法务、帮助融资等一站式免费服务。更棒的是,36氪不占股份。目前,孵化器项目已进行3期,42个公司入驻,3个月内融资成功率达到93%。剩下3家实现内部并购整合。下一步,他们打算在全国20个城市设立孵化器。这样一来,更多创业团队能享受到36氪积累的“一些成功经验”。



这样一来不是更烧钱了吗?


36氪还没有实现大规模盈利——出于情怀,也出于战略考虑。王壮的解释是:“这个行业里需要服务的东西太多,我们还是更希望把创业者和投资人服务好,以后再考虑盈利。现在考虑不是把用户挡在外面了吗? 创业者和投资人在我们这个生态里先转起来,先健康,先获利。这个平台的价值就有了。”




如今,36氪有4条产品线,媒体、融资平台、孵化器、NEXT。


王壮说,这是36氪的自然发展,只做互联网创业公司报道,只是做创业生态服务平台的基础,得先在这个行业做深,再渗透到背后的服务业。事实上,这些年学36氪的公司不少,死了一批,也有一些还活着。“要超越我们么,除非他们找到一个独特的角度,把我们颠覆。”


真要赚钱,氪星人不是没机会。譬如,将于6月15日上线的股权众筹平台,符合一定标准的普通投资者也可以参加股权众筹。在这个平台上,36氪会选取最优质的创业公司来供投资人选择,给更多人参与财富角逐的机会。36氪从中抽取平台费,听起来像股票的2.0版。


有一回,王壮在台湾碰到李开复,李开复说,“没想到你们能把一个科技博客做成这样,当初看走眼了。”


36氪正在往大公司方向走:办公场地在变大,人在变多,服务对象也在变多。也许有一天,它真能变成一家伟大的公司,一家与超人一样炫酷的公司——传说中,氪星正是超人的故乡。


相关推荐

上一篇:32岁创业,70岁才达到事业巅峰……这个善于邂逅机遇的女人叫香奈儿

下一篇:80后创业者杨天龙:用互联网思维卖玉米

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真儒学立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