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历史 记得住乡愁

发布:2016-08-13 14:31

来源:

  文物,就像文化基因一样,携带着一个地域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我省文物遗存丰富,辽金文物、抗战文物和传统村落等不同类型的文物各具特色,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对这些文物,我省进行了积极保护,既留住了历史,又让人们情有所归,使心底那份深沉的“乡愁”有了寄托。

 

  2014年,我省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推动抗战文物和传统村落的保护

 

  抗日战争给中国社会留下了深深的历史烙印,期间保留下来的各类抗战文物是对这段历史最为真实和直观的物证,在我国文物资源的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我省抗战文物资源较为丰富,对其保护和利用工作也十分重视,我省始终坚持抗战文物遗迹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改造中,其做法受到广泛好评。

 

  我省的辽源矿工墓,作为抗日战争时期一项重要的历史见证,以不可辩驳的事实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恶行径,其历史价值十分珍贵。2014年,辽源矿工墓被列为全国文物系统抗战文物保护重点支持项目,获得了进一步的保护和完善。

 

  辽源矿工墓被列为全国文物系统抗战文物保护重点支持项目后,我省抓住这一有利契机,狠抓落实,争取国家专项补助经费1890万元,全面推动了辽源矿工墓文物保护展示提升工程。20148月末,国家文物局与新华社在全国选取6处抗战文物遗迹作为全国首批重点遗迹进行宣传,我省辽源矿工墓位列其中。201493日,我省长春、吉林、通化、辽源、白山、延边等地21处抗战遗迹对社会公众开放,开展了80项纪念活动,参与群众达到9.75万人次,受到国家文物局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

 

  中国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精髓和中华民族的根基,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与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为此,我省也积极统筹推进传统村落保护。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我省文物工作者在抚松县漫江镇发现锦江村村落木质建筑风格独特,是长白山地区罕见的文化遗产,为此及时将该遗址申请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积极组织编制保护规划和维修方案。在国家首批确定的51个集中成片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试点村落中,我省抚松县漫江镇锦江木屋村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首批试点,这也是东北三省唯一一个试点传统村落。由于工作积极主动,此处遗址得到国家专项补助资金600万元用于本体维修。

 

  文物保护工程全面推进,考古挖掘获得新发现

 

  按照国家要求,省文物局对2011年至2013年以来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进展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督导,我省三年共争取项目40个,截至2014年底,完工了27个,在建项目8个,还有5个项目前期准备中。2011年以来,我省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对我省文物保护的专项投入,2014年获得国家专项补助资金再创历史新高。

 

  2014年全年共开展龙潭山城、苏密城、城四家子城址主动性考古挖掘7项。据省考古所统计,全年共开展26项抢救性考古基建项目,完成考古调查14个,调查里程近1000公里。一些项目取得重大成果,新华社先后发布“吉林‘春捺钵’遗址为中国面积最大古游牧民族季节性渔猎营地”、“中国发现迄今最早的皇家祭祀长白山神庙遗址”、“中国首次发掘古‘东夏国’遗存”、“吉林发现东北地区首个辽金时期土盐制作遗址”等重大考古信息。

 

  在文物保护利用方面,我省也做了有益的尝试。金代皇家祭祀长白山神庙遗址,这一发现为长白山文化注入了更丰富的内涵,省文物局会同长白山管委会,结合省委、省政府启动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总体思路,积极推动地方旅游与重点文物项目对接,吸引了社会资金进行综合性开发。

 

  为了打造国内知名文化旅游品牌,我省积极推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春电影制片厂早期建筑的保护工作,争取国家专项补助资金2562万元,并引导企业提升遗存的展示利用水平,建成长影旧址博物馆,于20148月对外开放。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长影博物馆接待游客已超过20万人,成为我省继伪满皇宫之后又一处国内知名文化旅游品牌。为丰富世界文化遗产内涵,省文物局会同集安市,启动了集安高句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展示工程,争取国家专项补助资金6136万元,用于开展文物本体维修和展示利用工程。

 

  文物法规建设和执法督察水平逐步提高

 

  截至目前,我省已出台了《吉林省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试行)》、《吉林省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及监理资质管理办法(试行)》等法规,进一步规范文物保护工作。为贯彻落实国家文物局关于全国文物系统深化改革的指示精神,我省首次于2014年在四平市二龙湖古城召开遗址保护规划现场评审会,优化完善了文物保护规划省级评审流程。按照世界文化遗产标准,编制完成了我省首个线性文化遗产规划——《吉林省长城资源保护规划》。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有24处完成规划编制,25处启动编制规划。与省测绘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行全面合作;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合作开展高句丽壁画墓原址保护项目;与中国总装备部设计研究总院合作开展壁画墓三维监测等项目;与景德镇陶瓷学院签订框架协议合作。多措并举,使我省文物保护科技水平不断提升。

 

  2014年,我们加大了文物案件的查处力度,全年先后查办了秦家屯古城盗挖案、吉林泡子沿前山遗址违法施工案、长春东本愿寺保护范围违法建设案等17起文物行政违法案件。

 

  文物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

 

  在全省各地文物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各收藏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95%以上的地区、县市普查经费不同程度地得到落实。文物认定工作基本完成。

 

  目前我省可移动文物普查录入平台显示,已完成注册单位133家,录入平台数据11.1755/套,突破了2014年底国家文物局超10万条数据的奖励线,现全国排名第5名。

 

  2014年,我省临江市六道沟镇三道阳岔村、图们市月晴镇白龙村等4个村落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省政府核定公布了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1处,我省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总数增至373处。省考古所承担了我省第六、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备案工作,完成纸质档案1272卷,电子档案210张光盘,数据总量62G的档案资料,我省成为全国第七个完成第六、七批国保档案备案的省份。圆满完成了吉林省全国抗战遗迹调研专项工作,共统计我省抗战文物信息423处。在第三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后续和拓展工作方面,整理完成了消失文物1520处、新发现文物4000余处的重要资料。省考古所“吉林省文物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列入了省科技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省文物局与吉林大学联合开办了考古和博物馆学本科培训班,获得国家文物局的认可。在2014年“文化遗产日”四平主场系列活动期间,举行了吉林省文物信息网站开通仪式。四平市文广新局创作和排演了一台以可移动文物普查为内容的专题节目进行全省巡演,在全省共演出20余场,观众达7万多人。我省的这一做法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中国文物报》给予了重点报道。


相关推荐

上一篇:江桥抗战:不该忘却的纪念

下一篇:抗战圣地 红色上党

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真儒学立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