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华人 > 支持抗战-永恒的敬意
南侨机工,滇西抗战史上永不消逝的记忆
发布:2016-09-18 09:48
来源: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封锁沿海,广州失守。滞留在香港的2万多吨军火须转从滇缅公路运入,国民政府在昆明、新加坡和缅甸仰光设立办事处,负责把军火物资从香港经新加坡移囤仰光,然后从滇缅公路运入昆明。
抗战中的滇缅公路北起中国昆明,南至缅甸腊戍,全长1146公里,这条刚建好的公路翻越高黎贡山崇山峻岭,横穿怒江、澜沧江和漾濞江急流险滩,地势极为险恶,行车一不小心,跌入深谷就难有生还机会,加上不少地段瘴气肆虐,敌机疯狂滥炸,人们在此行车要闯四道难关:路段险情关;雨水泥泞关;瘴疠威胁关;日机轰炸关,行车条件非常恶劣。滇缅公路急需大批汽车司机和修理工(通称“机工”)。1939年,以爱国侨领、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为首的南侨总会受国民政府委托,一支来自海外的特殊队伍,主动担任起祖国大西南川黔滇缅印抗战运输任务,为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就是由3000多名来自南洋侨胞组成的“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这是华侨史上一次人员最为集中、组织最为有序、经历最为悲壮、影响最为深远的爱国行动,他们做出的贡献,将永留青史,世代留芳。
畹町是滇缅公路中国境内路段的终点。1939年1月,经20万民工奋力修筑一年、以牺牲3000个同胞生命为代价开辟出的滇缅公路正式通车,成为战时中国大后方唯一的国际通道。当时国内驾驶人员短缺,在南洋侨界号召下,此后半年多里,共有3193名华侨机工回国服务。他们中,有三分之一永远长眠在了滇缅公路这条抗日运输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