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胡雪岩看诚信经商

发布:2016-09-21 10:32

来源:



4月30日,新华网在首页显要位置刊发了一条消息:山西、河北两地法院公开宣判了4件“问题奶粉”案件,依法严厉惩处了涉案的14名犯罪分子,其中,2名犯罪分子被判处无期徒刑,4名犯罪分子被判处10年至15年有期徒刑。


  对违法生产、销售伪劣产品,严重扰乱市场,危及人民群众利益甚至生命的犯罪行为,依法严惩,公开审判,营造坚决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行为的社会氛围,这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广大人民群众包括笔者在内,都是拍手称快、坚决拥护的。


  在欣慰之余,笔者认为,我们除了要用重典治乱象外,还需“两条腿走路”,即对涉及食品安全问题,在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惩处力度的同时,也要善加教化,化大力气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诚信经商”的道德氛围,特别是要把我们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诚信经商优良遗产“真不二价”、“童叟无欺”、“乐善好施”等发扬光大,在新的社会时期,善加利用、继承发展。


  前段时间,笔者曾随单位组团到皖南绩溪、泾县等地参观学习,对清末著名“红顶商人”胡雪岩的生平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通过对以胡雪岩为代表的徽商的文化的认知,笔者深深感到,在商业信誉、商业道德的建设上,胡雪岩为代表的徽商的诚信经商理念,仍然值得今人学习和传承,他们提倡的诚信商德也是现代商人应该汲取的精神养料。


  胡雪岩是著名的胡庆余堂国药号的创办人,他治店先树商业信誉,在胡庆余堂大厅里,胡雪岩挂了两块匾,对内一块是“戒欺”,对外的是“真不二价”,两块匾额见证了胡雪岩所追求的商业信誉和商业道德。因此,胡庆余堂在经营上体现在,所用之人真心实意,所购之材真材实料,所制之药真方实作,所卖之药真货实价。比如,胡庆余堂出售给顾客的人参,都是在购进时放入生石灰中吸过水分的,把含水量降到最低,就是保障顾客的利益,当然也会少赚钱,但是胡雪岩说,胡庆余堂要“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他要求胡庆余堂员工除了“勤谨能干”外,还需“诚实心慈”,因为只有品行端正的员工,才能时时注意药店品质,才能时时为顾客所想。


  胡雪岩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顾客乃是养命之源”,他要求胡庆余堂员工把顾客当作衣食父母来尊敬,以优质服务来赢得顾客。他虽是“红顶商人”,却不以势压人,他定规立矩,提倡戒欺,诚信经营,质量上乘,服务周到,130多年过去了,胡庆余堂的名号仍旧饮誉大江南北就是有力的证明。


  讲究商业信誉,是胡雪岩为代表的徽商信奉的经商信条,“经营信为本,买卖礼当先”,“买卖公平天经地义,童叟无欺诚信为本”。赚钱、求利,是商人的经商目标,胡雪岩等徽商当然也不例外。但是,胡雪岩们往往怒斥那些乘人之危、牟取暴利的“贪贾”,而以“廉贾”为榜样,以持价平实、薄利多销的手段获得合理正当的商业利润为榜样。胡雪岩最善于“在钱眼里面翻跟斗”,但他为人处世的名言确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要从正道取财,不要有发横财的心思”,“钱要拿得舒服,烫手的钱不能用”。纵观他经商的过程,也是按照他信奉的道德准则实行的,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商道即人道。胡雪岩说,无论为官为商,都要有一种社会责任,既要为自己的利益着想,也要为天下黎民着想,否则,为官便是贪官,为商便是奸商,这两种人都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他创立的胡庆余堂有一副对联“修合虽无人见,诚心自有天知”,表明了诚心自守的商业道德和商业精神。


  以胡雪岩为代表的徽商,能执中国商场牛耳数百年,靠的就是代代相传的诚信经营,靠的就是“戒欺”,靠的就是“真不二价”,这些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贵的商业道德伦理,的确值得处在今天发达的商品社会的我们去精心摹刻、传承发扬。相比胡雪岩等徽商提倡的这种高尚的商业伦理道德,那些投机取巧、见利忘义、坑蒙拐骗、以假乱真、制假贩假、唯利是图、心思歹毒的犯罪分子,不单是无地自容、人神共愤,理应受到国法严惩外,而且没有一个有好下场,这也应了一百多年前,胡雪岩的那句话。


相关推荐

上一篇:诚信商人钱金耐

下一篇:第一富翁——伍秉鉴:19世纪中国的世界首富

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真儒学立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