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求搅动国际金价迷局
发布:2016-09-10 15:34
来源:
上周五,中国宣布黄金储备增加到1054吨,从而跃居全球第五。消息传出后,多头资金随机汹涌进场,国际金价一度突破900美元。
央行副行长、外汇管理局局长胡晓炼称,中国增持黄金储备的渠道,是逐步通过国内杂金提纯以及国内市场交易等方式。业内人士对此的解读是,在国内市场交易获得黄金,是央行以人民币(而不是外汇储备)从市场购得黄金。在央行资产负债表处理上,资产方是货币黄金,而负债方是黄金占款。
根据IMF有关规定,黄金储备变动情况向其进行通报并得到认可之后,货币黄金即可成为黄金储备。胡晓炼表示,最近已就黄金储备变动情况向IMF进行了通报,并已获认可。
出于对中国央行将继续增持黄金的憧憬,以及出于经济动荡下的避险需求,市场普遍对黄金后市保有美好预期。
根据世界黄金理事会的数据,中国在几年前超过南非成为世界第一大黄金生产国。现在,中国可能很快会在黄金消费上超过印度,跃居世界第一。2008年中国黄金购买量大幅上升,全年消费了395.6吨金条,用于制造珠宝和投资,占全球需求量的14%,比2007年的消费量增加了约68吨。印度去年的黄金消费量虽然仍比中国多,却比前一年下降了14%,总数660.2吨。
民生银行、中国银行等银行均表示,近期以来受到经济不明朗因素影响,公众避险需求增强,再加上国家增加黄金储备的消息传出,市民投资黄金的热情升温,只是到目前为止,购买实物金或纸黄金的投资者未见大幅增加迹象。
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理财师廖伟华认为,因为目前黄金价格仍处于高位,投资者希望等金价向下沉一沉再行入市,这是市民保持观望态度的原因。
有分析人士称,当国际金价下沉至860美元,可能会引发一轮入货高潮。
尽管近日入货黄金的市民没有增加迹象,但旧金回购生意却非常旺盛。广东粤宝黄金公司甄伟钢总经理称,据统计,周一他们全天就收了几公斤的黄金,比平时多了两三倍,多是一些金条,市民获利之后拿去交易厅抛售的。
上周末,上海宣布将向特定人群发放5万张黄金消费券,市场反应热烈。
也有分析师并不看好黄金后市,中国农业银行总行高级经济师何志成认为,胡晓炼的话根本没有暗示要从国际市场购买黄金。既然黄金的流动性并不能够满足外汇储备必须保持流动性之需,而且投资黄金也没有利息收入,中国有1000多吨黄金已经差不多了,不需要为储备黄金投入太多的管理成本。
上一篇:中国需沉着应对国际宏观经济迷局
下一篇: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