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亚洲军政府迷局

发布:2016-09-10 14:17

来源:

   “军政府”常让人联想到暴力、压迫和腐败,但历史并非如此黑白分明。人们还记得,泰国去年的军事政变,街头的坦克得到了部分民众的鲜花和掌声,城市里的中高收入者,大都反对他信的经济政策。  亚洲国家二战后脱离殖民地独立后,农耕社会和与现代民主社会相碰撞,初级的民主政治伴随的是腐败、政府低效,这些构成了军队领导人夺取政权的民意基础。印尼的苏哈托政权因此而起,1999年发动政变的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同样因此而起。


  军政府结束了国内的腐败和无秩序,重新给百姓带来生活的稳定,这也成为他们执政的合法性来源。  按东南亚研究学者、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唐昊的分析,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实现独立的亚洲各国,在争取独立过程中,军队在斗争中迅速发展壮大,并吸引大批的精英。“在这些国家,军队扮演的常常是政权监督者的角色。政府干得好,军队不做声,干得不好,军队便出面监督了。”唐昊说。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军人统治在东南亚普遍回潮,军人挟持这些国家进入威权政治时期。但历史的吊诡是,恰恰在这一时期,东南亚许多国家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成绩。  

军人们意识到,要延续后续的统治,必须获取新的合法性。他们通常不认可通过选举当政,认为是回到民主的无秩序状态而加以否定,余下的选择便只有政绩的合法性——发展经济,让民众认可军政府统治。如拉美的智利、阿根廷到东南亚的印尼和泰国,自上世纪60年代起,军政府在带领国家求发展方面可谓不遗余力。印尼实现了连续三十年的经济增长,而泰国成为后发国家中的先进代表。  巴基斯坦在军人政府统治时期,经济上的表现和维持国内秩序上的表现也明显强于民选政府。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傅小强介绍,巴基斯坦的民选政府代表大地主阶层的利益,未上台几年便腐败丑闻缠身。而军政府上台之后,首先强力推动利益再分配,往往更照顾中下阶层的利益,相关的经济政策也更易于推行。  这几年来,虽经历“反恐”和极端主义势力的不断干扰,巴基斯坦自2003年以来连续实现了经济增长,年增长率达到7%以上。按傅小强的观察,巴基斯坦政局陷入一个周期性变化:军方统治时社会稳定,在财富分配上向中下层民众倾斜,腐败也不严重,但接下来政府就面临还政于民和回归民主的要求。  

而一旦回归民选政府时代,没过多久又会贪腐频仍、社会动荡。这时,普通民众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经济的愿望,又将超越对民主的需求,构成了下一个军政府的民意基础。  

唯一的例外是缅甸。吴奈温上台之初便强力推行“国有化”,将大批银行、商业直接收归国有。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独立时差不多是东南亚最富裕国家的缅甸,已经成了世界最穷的国家之一。今年10月,一位仰光的记者到泰国参加一场国际会议,竟然要找同事借皮鞋穿。  

但历史的悖论是,当这些国家的经济社会得到发展,中产阶级发育,新兴的社会力量蓬勃发展,军政府政治上的好运便结束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从南美洲到东南亚的不少军政府纷纷瓦解,代之以民选政府。  

泰国的经济腾飞壮大了城市中产阶级。在民众日益强大的民主呼声下,1992年的大规模反军政府游行深刻改变了泰国的政治制度。游行被军方血腥镇压后,国王普密蓬严厉斥责,令军队领导人在他面前长跪不起。之后的十多年里,泰国基本上摆脱军队力量的统治,迈入民主政治时代,并在十年的时间内一跃成为亚洲民主的新样板。  而在缅甸,在经济上“不作为”的军政府却通过多年的苦心经营,确立了军队在国家的唯一领导地位,其政治寿命远胜过印尼、泰国和阿根廷军政府。即使在1988年群众运动的惊涛骇浪中,他们仍然能够屹立不倒。9月底僧侣示威游行之后,缅甸军方领导人丹瑞大将的执政稳定性,也远强于风雨飘摇之中的穆沙拉夫。  

还权与民?  

“有时候为了打破僵局,有些人就不得不做某些事情。就好像你的电脑出现死机,什么也干不了的时候,你必须按下重启按钮,或者关机。”泰国国家管理改革委员会发言人他威普少将曾这样解释政变的原因,他也不得不承认,政变“违反了法律”。今天的世界形势之下,即使是军事强人,也不可能对民主潮流充耳不闻、视若无睹。  

军政府上台后,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承诺还权于民,在未来实现民主。这道生死咒,在军政权出生的同时便已套在他们的头上,并在随后的日子里如影随形。  在军政府统治最为稳固的缅甸,执政者对民主和制宪的承诺也从未松口过。前任总理钦钮因为提出七步民主路线图而被解职,可见缅甸军政府对待民主话题仍很谨慎。  

枪杆子打出的政权,如果落到只有用枪杆子才能驱赶,那样这个政权的下场一定和上一个政权一样悲惨。无论他们在台上有多大权力,他们都有可能被人以同样的方式推翻。  

军事强人齐亚·哈克曾在80年代处死贝·布托的父亲,自己死于1988年一场不明不白的空难。而在缅甸,据新华社报道,吴奈温在1988年交出权力后一直被软禁到去世,他的女婿和三个外孙都被以叛国罪处死。  

军政府可能清除掉民选政府的贪腐和低效,但失去了民主政体的分权制衡,军政府领导人同样难以避免这样的问题。印尼的苏哈托家族积累的巨额财产令人瞠目。在泰国,颂提以贪腐为名将他信赶下台,而一年之后,记者在泰国,便已听到当地人对颂提和其他军队将领“也不干净”的种种议论。  

军政府的降临推翻了早产的民主,抑制了民主意识在整个社会的发育。如唐昊所言,军政府的介入解决泰国民主政治初期的乱象,泰国民众暂时得到了安宁,但却失去了通过自己的摸索去修补民主问题的大好机会。即便今后泰国重回民主政体,强大的军队可能始终如一道阴影,使民选政府不得安宁。  

泰国政变领导人颂提已于10月辞去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的职务,进入内阁任副总理。全国大选也将于12月23日举行,不出意外,军政府将按意图卸下政权重担,恢复正常的民主政治秩序。  

走在曼谷街上,军人银行可见,而两家电视台仍然控制在军人手里。军方在泰国政治生活中的强大影响力,远远未能消除。在泰国,军人一直被视为国内政局的稳定力量和对国王忠诚的象征。一旦国内政局不稳,民众的目光很自然便投向了军队。  

而在缅甸,相对于军政府的统治一切的态势,昂山素季领导的民主联盟并无执政经验,把他们团结到一起的力量就是对军政府的反对。设想在将来,失去了这样一个“敌人”,他们是否还能够坐在一起组成政权?是否具备足够的政治经验,共同实现缅甸的民主化?  

11月3日,穆沙拉夫宣布紧急状态之后,有关他面临军队内部的新军事政变的传言迅速增加。  

三个命运多舛的国家,有着共同的军政府经历,都接近于不同命运选择的十字路口,对于民主、稳定和繁荣的追求,可能都难免坎坷波折。 


相关推荐

上一篇:货币战争陷入僵持迷局

下一篇:克拉运河事件迷局 非政府行为又是国家机密

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真儒学立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