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围观“方大国事件”的迷局和烂尾

发布:2016-09-10 11:41

来源:

近日,在广州市越秀区官方网站政务公开的区级领导版块上,一个多月前涉嫌殴打空姐的越秀区委常委、武装部政委方大国的个人照片和名字已被撤下。这引发网友猜测,方大国是否已被免职?记者就此事致电越秀区的多个部门,均未获得正面答复。(10月20日《钱江晚报》)


  公共舆论持续关注“方大国殴打空姐”事件,一方面缘于方大国的政府官员身份,另一方面是因为该事件至今仍是个“迷局”。虽然当事空姐在微博上发布的被殴照片、事件经过以及航班其他乘客的描述都可基本证实,当天“酒气很大”的方大国对空姐动了手,但随后越秀区委宣传部发布的调查结果称“方大国未殴打空姐”。虽然方大国已于9月2日被停职检查,接受组织进一步处理,但截至目前,官方并没有披露方大国被停职调查的原因,也没有再次回应方大国是否动手打人的质疑。


  “方大国殴打空姐”一事演变成全国性网络热点事件之后,无论是作为受害者的空姐,还是有权处理方大国的越秀区委,都已无法平息舆论对方大国的讨伐,也无力掌控事件走向。此刻,官方的“冷静”无非是想躲风头,希望媒体和围观网民在众声喧哗中捕捉更大的新闻热点,从而减少对“方大国事件”的围观。


  但显然,一些人和部门忽视了媒体和网民的围观热情和力量。在社会进入“扒粪时代”的语境下,有知情权的民众渴望真相。官方即使急于从这个舆论泥潭里拔出来而选择淡化处理,也无法躲开“监督时代”崛起的公民力量。法治社会讲求公平正义,普通人因纠纷打人要受到处罚,政府官员更应为自身的违法行为付出代价。如果让为官者高人一等,规避法律处罚和责任追究,显然会让法治的追随者感到困惑,让政府的公信力贬值。


  而当下,尽管方大国被舆论和网民围观致停职检查,但“停职检查”不是纪律处分,只是纪检机关的调查措施之一。在方大国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官方和媒体公布了两个截然相反的事实,真相一直在“拉拉扯扯”中。在民众没有清晰看到并参与调查过程 、有关部门对方大国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处理结果之前,我们有必要继续保持围观的姿态。


相关推荐

上一篇:薄熙来事件的内幕真相

下一篇: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设问频频剑指经济谜局

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真儒学立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