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家保险系养老社区正式投入运营 主打“医养结合”

发布:2016-08-05 15:57

来源:

在人口结构失衡、社会老龄化问题加剧的背景下,传统居家养老模式受到挑战;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增加又使得照顾和护理的问题日益凸显。对于养老产业的巨大需求,资本已经嗅到了掘金机会,包括地产商、保险企业、大型国企乃至外资企业都纷纷涌入,加码布局,呈现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态势。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各类养老机构4万余家。但由于养老产业社会影响面广、专业性强,其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例如,目前失能老人的数量已达4023万,而具备医疗服务能力的养老机构占比不到1/4;诸多养老社区处于入不敷出状态;不少养老机构存在质量把关不严、违规操作等行为;“以房养老”等模式依然备受争议,等等。

 

上海作为全国较早进入老龄化且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截止2015年底,在上海籍人口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了436万,占全市户籍人口总数的30.2%。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蒋蕊认为:“从老年人的需求来看,养老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单靠同一种养老服务形态难以适应居家、社区、机构服务的融合发展。而从服务的供给来看,单靠政府的资源、家庭的力量是难以持续的,需要进一步把社会和市场的资源整合进来。”

 

泰康人寿是较早投资养老产业的险企。718日,泰康人寿斥资43亿兴建的大型综合医养社区——泰康之家·申园在上海松江正式投入运营,成为上海市首家保险系养老社区。

 

泰康人寿董事长兼CEO陈东升认为,医疗与养老的融合是资源整合的过程,重资产投入会带来规模影响力,泰康作为险企投资医养产业具有三大优势:一是拥有长期的资金优势;二是拥有庞大的客户基础;三是业务模式能够实现产业协同发展。

 

泰康申园首期开放的独立生活区共280户,开业首月即将有超100户居民搬家入住。对首批入住申园的居民调查评估显示,其中65%拥有大学(含大专)及以上的文化程度,其中有不少子女在海外,也有定居海外的老人回沪。

 

这些老人最为关注的是医疗配套、文化娱乐、生活环境等方面是否完善。泰康人寿副总裁兼泰康之家CEO刘挺军表示:“松江区周边独居老人、子女不在身边的情况很普遍,家庭对半护理、全护理需求旺盛。这些需求促使我们将尝试把泰康专业护理团队、优质医疗资源释放到周边。以后我们还考虑把这些老人请来参加老年活动,一站式解决护理、医疗、还有社交等问题。”

 


相关推荐

上一篇:第一篇

下一篇:杨毅养老产业政策顶层设计尚待完善

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真儒学立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