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华集团主席吕志和传,从街头小贩到超级富豪的创业传奇

发布:2016-09-21 11:47

来源:



吕志和的不朽传奇:16岁能买下香港一条街,85岁成亚洲第二富豪

 

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一个12岁的小男孩,在兵荒马乱中告别校园读书声,做起兜售小食品的小货郎,不到4年,他赚下200多万日本军票,可以在当时买下香港一条街的钱。日本战败后,军票变成废纸,财富一夜间化为乌有。一时很难接受,也很难过的这个年轻人,又从学徒开始建立自己的事业与人生。

 

之后70多年,他相继从事机械设备贸易、石矿建材、房地产、酒店等事业,将旗下嘉华集团打造成一个版图横跨香港、内地、东南亚和美国的日不落帝国,并在73岁高龄闯入澳门博彩休闲业,以10多年的奋斗赢得加封“澳门新赌王”的傲人成绩,还于85岁时以220亿美元的净资产成为华人第二,也是亚洲第二富豪。

 

这个小男孩就是今天的主人公——香港嘉华集团主席吕志和。从街头小贩到超级富豪,从12岁白手起家到80高龄依然能够攀登事业与财富的新高峰,他到底掌握了什么样的秘诀,因而能在这沧海桑田的变幻中获得70多年基业畅旺的成功,并写下这不朽的传奇?

 

2016年6月24日,在座无虚席的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87岁的他对这个问题作了真诚的回答。自谦才疏学浅的老先生,说自己不懂得跟大家讲高深的学术思想,但以下四点于他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以他人与社会的需要衡量事业价值

 

因为战后香港基础建设对机械设备的需求,所以做了机械设备贸易;因为城市建设对石矿建材业的需求,所以进入石矿建材业;因为人们安居乐业的需求,所以进入地产业;因为香港迈向国际大都会对酒店旅游业的需求,所以进入酒店业;因为看到澳门经济转型的需求,所以去了澳门……

 

吕志和说,过去70多年,他总在思考社会需要什么?大众需要什么?总在以他人和社会的需求去衡量一个事业的价值和前景,总在成就他人与社会的前提下,去成就自己的事业,而且向来都只做实实在在的事情。

 

他强调:“只有能惠及他人和社会,成功才有生长的土壤。”我们从小就在讲,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如何有用?吕志和的答案是:让他人和社会需要你。

 

第二、以创新创建更好的价值

 

从创业到今天,吕志和做的都是充满竞争的行业,也是所谓的传统行业。有人问,他在竞争中获胜的秘诀是什么?他的回答是:不和人家争。

 

不和人家争的吕志和跟自己竞争。他强调通过开创有自我创新与创见的事业,去为他人和社会创造出更好的、独一无二的价值,进而也分享创造的价值。

 

他说他的创新与创见,不是发明新技术或新产品,而是对已有技术、产品、管理等不断改良,是把大家习以为常的事做出新意来并且做到更好,然后去满足人们和社会不断进步的需要,并且把行业的蛋糕越做越大。

 

过去几十年,吕志和正是依靠这种改良创新,不断在充满竞争的传统行业获得化凡为奇的业绩。

 

在食品业,他用人人可得的食材做出新口味、新样式的产品;在石矿业,他以机械化、自动化改良传统手工作业模式,推动香港石矿建材业向现代化迈进;在酒店业,他从细节入手洞悉顾客需求,创出贴心优质的服务,甚至连擦桌布都在他的改良范围之内;在澳门,他打破传统博彩业的框架,将焦点集中在多元化旅游休闲娱乐模式之上,并以亚洲特色独树一帜,傲视世界……

 

这些创新让吕志和获得事业的持续成功,也把所进入的地区、行业的发展推到新境界。“从已有的事物里,改良创造出更新更有价值的东西,进而改善所处的环境与世界。”这也是吕志和极力推崇的创新方向。

 

如何才能拥有创新创见的本领?

 

吕志和的经验是:永无止境的学习、反思,反覆的检讨与改良,以及止于至善的执行。他说:“直到今天,我还在以自己是一个新人的心态和姿态度过每一天。”

第三、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稳中求进

 

吕志和说,真正的成功者,都是对失败研究得多,对风险管理得好的人。“想要获得持续的成功,最重要的是‘审时度势,居安思危’。”

 

他的风险管理原则是:本来可以做十件事,但为了稳妥,通常只会去做五件。他知道这样会慢,但他说,只要做得好,慢一点也没有关系,慢慢走,也总是可以走上去。众多人不顾一切追求一万,而他更注重防止万一的发生。“即使大浪打来,也不会全军覆没。”

 

很多人说,事情要牢靠,需要打一颗钉子进去,而他的大女儿吕慧瑜形容,他不光要打颗钉子,还要在钉子上加个倒钩心里才踏实。几十年走下来,吕志和有句发自肺腑的感言:天大的挑战来了你还站得住,比天大的机会让你站得高更重要。

 

吕志和一贯的看法是:发展事业,做得好比做得大更重要,做得稳比做得快更重要,站得住比站得高重要,而且他总是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地前进。别人跑得快,做得大,他不羡慕不嫉妒,始终都是牢牢实实,也老老实实按照自己的定见,坚定地去执行,是个不争先也不恐后,持续自己跟自己赛跑的典型。

 

曾经,16岁就已尝过百万富翁滋味,而且还率先进入地产业的他,因为求稳而错过地产大爆发的机遇,并坐了相当长时间的冷板凳。眼看身边朋友一个接一个的快速爆发,他不攀比,不气馁,但一直不歇脚,直到80高龄终在澳门跑出一个世界奇迹。

 

即使在澳门,吕志和也是以循序渐进求得了一个长长稳稳的大胜利。澳门博彩刚刚开放的激烈竞争里,很多同行恨不得一把打完所有的筹码抢个大头彩,但吕志和却不慌不忙,甘愿“落后”于人,鸭子划水般的按照自己的规划和节奏稳扎稳打,甚至很多人都替他着急。

 

在一些人根基不稳就大干快上的“急功近利”里,吕志和先以与人合作的“城市俱乐部”模式,熟悉行业、掌握行情,了解市场与运营;站稳脚跟后才开出一家规模有限的“星际酒店”继续种试验田,继续练兵,赢得市场口碑,也对成功胸有成竹后,才向宏伟蓝图靠近。

 

最终,天时都赶过来帮他。当他通过“星际酒店”把市场和运营做到炉火纯青,也通过观察前面的经验教训把未来看清看透之时,金融海啸爆发,冲得快的人几乎全部粮草殆尽,陷进泥潭。此前隐忍不发的他却从容以百亿级巨资加码冲刺,全面配合澳门成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定位,相继推出“澳门银河”第一、二期宏伟计划,一出手就直指世界最先进与最顶级,并一击而中,后来居上,获得领先整个澳门的基础与地位,而且还连年获得“全球最佳渡假村”的美誉。

 

凡事必须做得好、做得稳、站得住,才有基础做得大、做得快、站得高。这是吕志和几十年下来最深刻的体会。而只要做得好、做得稳、站得住,就能做得大、做得快、站得高,也已被他用一生的实践不断证明。

 

第四、中西合璧做事,中庸精神处世

 

管理学界似乎常常谈论着一个这样的问题:到底用东方的文化,还是西方的制度来管理我们的事业。

 

吕志和的答案是:中西合璧。

 

中西合璧是吕志和创新业务,施展管理的重要精神。他强调做出中国人自己的特色,但要把全世界优秀的为我所用。银河娱乐快速崛起的很大原因也是,坚定以亚洲特色服务以内地中产阶级为主的亚洲市场,但又睁大眼睛向全世界,尤其西方先进同行学习。

 

吕志和创立嘉华集团之初,便不断引入西方的管理制度提升营运效益,他聘用海外专业人士出任公司高管,也把儿女以及优秀员工送到海外学习。八十年代开展酒店业务时,他就采用特许经营模式与世界知名的酒店品牌合作,以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提供优良服务,而后来到澳门,他也是苦心经营,到拉斯维加斯受了很多气,最终才建立了澳门最国际化的“联合国部队”。

 

吕志和极力主张向西方先进学习,但他并不是一个主张全面西化的企业家。相反,他是一个非常热爱而且致力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管理上,他既不以西方制度是万能的灵药,也不对中国式的人情主义抱天真的幻想,而是在西方制度化和中国人性化之间,于情、理、法的复杂关系里寻觅出中庸灵活的运用——以中国文化运用西方制度,建立与完善管理体系和文化:以制管事,用心带人,约法建章的同时注重人性关照和发挥。

 

吕志和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灵活应用,强调从仁、义、礼、智、信,德、智、体、群、美的继承与发扬,以及人与社会常情和常识中,学习人与人相处的艺术。他说,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管理人的关系,传统美德和人与人相处的艺术,看起来与现代管理学风马牛不相及,但却是一个商业架构茁壮的根基。

 

全球化已经不是一个新名词,在吕志和看来,全球化是既要与世界融合又要不失自己的特色,而中西合璧则是他认为的最佳全球化方式。他还强调,这不但适合中国人,也同样适合西方世界的人。

 

“中庸是道,平凡是福”是吕志和的人生哲学。他说自己做生意不追求暴利,当然也不想亏本。别人吃三碗饭,他吃一碗便够,有合理利润便会心满意足。他不给自己的事业设定终极目标,但每一个机会都会竭尽所能去把握。最大努力的同时,他也总有接受最坏结果的准备,只要方向正确,一时挫败也都乐于接受。

 

争先但不恐后,求进而又知止,也是吕志和与很多雄心勃勃的成功者最大的不同。虽然一生经历无数的商业竞争甚至商战,但他从内心不喜欢战斗这个词语,他说:人生不应该是一个战场,而应该是一趟愉快的旅程。


相关推荐

上一篇:黄敏杰:白手起家创办马天奴女装的故事

下一篇:乐安居董事长张庆杰从水果摊贩到亿万富翁的创业故事

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真儒学立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