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鱼贩子到企业家

发布:2016-09-21 11:17

来源:



三月的湖北,春意绵绵。油菜花正开得灿烂,淡淡的清香在细雨中沁人心脾。仙桃市茂盛水产品有限公司就坐落在仙桃市沔城镇的片片油菜花田里。


    董事长武思平指着投资8000万元建成的1.2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告诉记者,现在是出口空档期,正在抓紧时间进行厂房和设备改造。再过半个月,就将迎来小龙虾的出口高峰。 

    成长的守护神

    “我们洪湖的大闸蟹在出口旺季都是夜里12点多开始监装,然后运到武汉天河机场,搭乘早班飞机到深圳文锦渡口岸。通常6点之前就能通关,再运到香港的早市和餐馆,中午就可以上餐桌。”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武思平不善言辞,但是对于通关便利化给企业带来的实惠却铭记于心。

    湖北仙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伍利刚介绍说:“为了保证大闸蟹等供港澳鲜活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快速通关,湖北检验检疫局和仙桃局的历任领导做了大量工作。湖北局现任局长陈建东曾经亲自带队到国家质检总局动植检司、深圳检验检疫局进行沟通协调。”

    为了保证供港澳鲜活水产品的质量安全,仙桃局制定了严密的监督管理和检验检疫程序,严格执行产品封识管理措施,积极探索有效的监装管理制度。特别是在大闸蟹出口期间,派专人常驻洪湖,对供港大闸蟹发运现场进行监装,确保出口的大闸蟹全部来自洪湖的注册基地。此外,还派人前往深圳的中转场驻点,现场检查大闸蟹是否来自辖区,做到无缝对接、全过程监管,而深圳口岸的检验检疫部门则凭证放行,企业产品可以快速通关。茂盛水产品有限公司作为拥有集中报关权的A类活鲜水产品出口企业,还享有先出口、后报关的“绿色通道。”

    发展的见证者

    仙桃局辖区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众多,品种多样,但是辖区农产品企业负责人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像武思平这样,从地地道道的农民或渔民成长起来的企业老总,创业之初由于不清楚我国法律法规及出口国家或地区的要求,出口屡屡受挫。

    仙桃局负责水产品检验工作的刘光耀科长颇有感慨:“说检验检疫见证了企业的发展,真的一点不为过。”

    刘光耀说,武思平从贩鱼开始,靠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诚信经营的口碑,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积累了“第一桶金”。2004年,他在沔城和郭河建立并在质检总局注册了12万亩“淡水鱼类出口备案基地”。2005年注册成立仙桃市茂盛水产品有限公司后,将经营重点转向出口,意将辖区鳝鱼、泥鳅、大闸蟹等特色农产品出口至我国港澳地区。但他不了解出口程序和出口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对于注册考核过程中提出的不符合项迟迟不愿进行整改,甚至认为是检验检疫人员故意刁难。为此,仙桃局安排专人对他进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并积极收集出口国家或地区的检测要求,对其进行讲解。

    随着对法律法规的深入了解,他终于认识到自己以前粗放型的经营模式不再能适应出口的需要,主动对检验检疫人员以前提出的不符合项进行整改,并请检验检疫部门定期对企业进行法律法规培训。

    从此,该公司开始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转型的领路人

    2009年,武思平在洪湖市滨湖地区的近4万亩大闸蟹基地又获得出口备案基地认证。该公司与基地10000多家养殖户直接签订购销、服务合同,实行标准化生产。

    2013年,武思平投资8000万元兴建标准化厂房1.2万平方米,新上大闸蟹、小龙虾、醉鱼、泡藕带、蔬菜等加工生产线,建设万吨水产品冷库。那时候,武思平常常拿着工厂建设图纸到仙桃局进行咨询,仙桃局工作人员不仅仅在图纸上进行指导,还多次深入工厂,从厂区布局、生产区域布置、防控产品风险等多方面对企业进行现场培训与指导。

    2014年,工厂建成并顺利取得对欧盟和美国的注册资格,多条生产线陆续投入生产,产品类型涉及小龙虾制品,淡水鱼制品和公司原出口水生活动物产品的深加工,企业也从最初的单一水生活动物出口转型成出口水产品加工企业。

    从2011年324万美元、2012年632万美元、2013年1100万美元,到2004年1500万美元,茂盛水产品有限公司外贸出口额连年递增。洪湖大闸蟹也已在港澳市场站稳脚跟,品牌知名度逐年提升。

    “我现在是真心希望检验检疫部门多管一点、管严一点,越严越好,越严我越放心,这样我们企业才能把出口的风险降到最低。”面对国际上层出不穷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武思平想得很清楚,企业自身的质量意识再加上检验检疫部门的严格把关和技术帮扶,他的产品就能在国内、国际市场站稳脚跟。

    随着辖区企业的逐渐成长,单纯的农产品出口由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重复性强等因素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湖北的水产品出口企业纷纷将眼光投入到对原有产品的深加工方面:大闸蟹企业着手建立工厂生产冻大闸蟹,使其销售不再受季节的局限;小龙虾企业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废弃虾壳生产葡萄糖硫酸盐,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鱼贩子到企业家,从最初对检验检疫部门的不理解、不配合,到如今的难以割舍,在湖北,像武思平这样的企业老总还有很多。

    “企业发展到今天,我只想说两句话,感谢地方政府,感谢检验检疫!”这是武思平在参加各类会议时必说的话。


相关推荐

上一篇:从小肉贩到企业家 重庆“猪霸”王天伦的红与黑

下一篇:大学生种蘑菇也是一条创业出路

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真儒学立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