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贩到百亿产业掌舵人

发布:2016-08-05 16:51

来源:

  如果说商场是战场,那么陈庆忠在这个战场中饱受历练。他曾是强硬派,一旦认定的就一定要尝试;他也曾是理想派,以为什么行业都有无限拓展的空间。而几经尝试,他慢慢悟出,不同行业有各自的特点和生命,只有摸清行业特征,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可持续发展的。

 

  从小商贩到实业家,几十年商海历练,让他更加从容,更加进退有度。

 

  人物档案:陈庆忠,贵州省遵义市务川县人,云南星长征投资开发控股集团董事长,云南省贵州商会会长兼党委书记,2012年云南省百名优秀民营企业家之一。

 

  创业缩影:陈庆忠出生在贵州一个普通的山区苗族家庭,如果说上世纪50年代山区艰苦的生活环境激发了他用双手改变命运的斗志,那么,70-80年代十几年的军旅生涯则锤炼了他迎击风雨的坚强意志,让他在90年代初的创业大潮中毅然投身商海,历尽20余年风吹浪打,一路破浪前行,并终于筑起云南商海上的一艘百亿巨舰。

 

  创业心得:项目选不好很容易夭折。很多民营企业的生命很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很多人没有研究行业的生命力。

 

  圆通山门口卖汽水起家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国家鼓励和支持个体经济发展政策的指引下,一股创业热潮席卷祖国大江南北。此时,在部队从军已有十几年的陈庆忠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转折点转业。

 

  一边是各方面有保障的就业单位,一边是汹涌澎湃的创业之心,在那个年代,对于30多岁年纪的大多数人来说,只要在心中一掂量,都会选择前者,因为那是那个年龄所普遍需要面对的柴米油盐的稳妥来源。而陈庆忠则“剑走偏锋”,毅然选择了后者。

 

  现在讲来,陈庆忠只是轻描淡写地说:“那时候国家政策好”,而或许在他的心中,一个真正的勇士应当勇于挑战自己,所以,他一猛子扎进商海。

 

  此后,当大多数同批转业的战友在办公室安稳地上班的时候,陈庆忠则开始面对切切实实的吃穿问题。因为资金有限,他思来想去,只能从小买卖做起。

 

  “当时到圆通山公园的人很多,特别是樱花节期间。”看到圆通山门口卖汽水的摊位,陈庆忠想,或许这会是一个适合的起点。于是,他开始了卖汽水的买卖。

 

  搭起铺子后,生意果然不错。“在樱花节,一天最高能有上万块的收入。”这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应当算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不过,卖汽水也并非是一个轻省的活计,每天进货、搬汽水、摆摊不说,清晨还必须赶早到冰冻厂去拉冰块。陈庆忠说:“常温汽水4毛钱一瓶,冰汽水8毛钱一瓶,价格翻了一倍哩。”但是,那会儿还没有大冰柜,得到冰冻厂去拉冰块。

 

  从军营里出来的陈庆忠哪里怕吃苦,他每天一大早就骑着单车去拉二三十公斤重的冰块,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拉三趟以上。在圆通山门口,他总是最早一个到,最晚一个走,两年下来,他已经积攒了一些资金,并开始做起了酒水批发的生意。

 

  从“做买卖”到“做生意”

 

  做了一段时间的酒水批发生意后,陈庆忠发现,这并不能形成气候。在朋友的邀约下,陈庆忠和合伙人一起开始经营娱乐场所,不可否认,经营娱乐场所的收入确实来得很快,但慢慢地,陈庆忠也开始觉得这并不是他认为的可以长期经营的产业。

 

  此时的陈庆忠已经辗转涉足了几个不同的行业,创业近10年的他开始慢慢发现,自己此前所涉足的行业基本上都算是“买卖”,用他的话说,是“通过从中赚取差价来获得收益”;而“生意”在他的字典里则应是具有实体基础,可延伸和拓展的产业。他开始思考,什么样的产业是适合民营资本长期经营的产业?

 

  “项目选不好很容易夭折。很多民营企业的生命很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很多人没有研究行业的生命力。”陈庆忠说。

 

  此时,他开始关注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研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新趋势。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陈庆忠发现,90年代的中国,汽车使用开始慢慢普及,汽车销售行业也悄然兴起。于是,他斩钉截铁,决定撤出娱乐行业,开始进军汽车销售业。

 

  1993年,陈庆忠开启了“星长征集团”的光荣历史,开始起步专业从事汽车销售业务。“当时在昆明的第一个汽车销售店专门负责销售华泰吉田汽车。”陈庆忠回忆。

 

  锁定汽车销售行业后,“星长征”一路走来近20年。正如陈庆忠所预料的,这是一个可持续延伸的产业,如今,“星长征”的汽车销售业务在云南已经首屈一指。2012919日,作为汽车销售产业链的延伸,云南星长征汽车产业基地在昆明经开区新加坡工业园盛大开幕。该基地作为昆明东城呈贡片区首个最高规格的汽车及其衍生品综合产业基地,通过13万平方米的超大空间,12个自主经营的汽车品牌,将打造成为集乘用车、商用车、展示、销售、维修、零部件供应、保险、上牌落户、美容装饰、二手车交易、汽车租赁服务、汽车金融服务、汽车后市场研发、加工生产、装配及供应为一体,云南最大的汽车装饰、美容、改装用品中心;西南地区最大最规范的商用车交易市场;云南最具特色汽车消费体验平台、二手车交易市场等多业态及配套服务的新型多元化汽车产业基地。

 

  陈庆忠介绍:“目前已有通用别克、上海大众、进口起亚三个品牌联合开业;二期还将有9个高端汽车品牌落户。到2015年,星长征汽车产业基地将形成12家以上的品牌效应。”他同时表示:“该基地的成功打造,预计每年可实现产值50亿元以上、税收5000万元以上。

 

  拓展发展领域打实产业根基

 

  2011年,“星长征”的汽车销售营业额已超过27亿。汽车销售及其延伸产业的成功运作,使得陈庆忠完成了从“买卖”到“生意”的转变,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停下脚步,而是继续深入探索多元化的产业发展路径。

 

  2007年,星长征集团投资6亿元人民币在嵩明启动建设长松园。作为云南省民营资本首次进入殡仪馆服务业的项目,长松园创下了全国多个第一。在全国首个把绿色产业基地和生态农业、旅游休闲项目结合在一起;全国首家推出家庭式、小庭院告别悼念厅;在规划建设上首次突破了中国传统陵园“田字格”、“排排坐”模式,采取依山势而设计墓位,整个园区集人文、风景、宗教,融功能、景观、文化于一体;采用高科技的声、光、电艺术手段,打造中国第一条“天国之路”;殡仪馆独特的地排式烟道设置了多套净化烟尘设备,采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高微除尘,无烟无尘,达到无味、无毒、无色的最高环保要求。

 

  此外,该项目是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丧葬与文明研究中心” 目前在全国设有的两家“教学与科研基地”之一。20129月,经过国家专业机构评估认证,成为云南省首家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殡葬企业。

 

  除了长松园外,201025 日,云南星长征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在经开区开工建设,这是陈庆忠审时度势,抓住国家振兴发展物流产业,以及昆明建设国际陆港,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历史机遇而做出的产业拓展决策,标志着星长征集团向物流产业迈出重要一步。

 

  云南星长征国际商贸物流中心依托中铁联集昆明集装箱中心站的现代化集装箱物流平台,瞄准“昆明国际陆港”重要支撑的核心定位,旨在构建辐射全国乃至东南亚地区运输网络的物流枢纽,打造一个集展示交易、农产品和有色金属交易、冷链物流、商品仓储、配送、信息化服务、物流金融、商务办公等为一体的综合商贸物流平台。

 

  云南星长征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占地500余亩,总投资约16亿元人民币,规划建设70万平米的现代综合商贸物流仓储基地,可提供商品展示、交易、物流仓储、物流配送、冷链物流、物流金融、信息化服务、商务办公等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与此同时,项目还通过积极引入银行、工商、税务、电信、邮政、海关、商检等相关单位分支机构,可为入驻企业提供运营中所需要的完备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业务运作效率。

 

  在2012年的“第八届中国国际物流节”上,星长征集团分别与银行、协会和泰国、老挝等国的知名企业签订了“30亿元物流项目授信”、“中泰昆明农产品物流中心”、“泰国商贸物流中心”、“老挝商贸物流中心”等项目,为打造中国西部最大的多式联运国际商贸物流中心,提速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进程进一步夯实了基础。

 

  云南星长征国际商贸物流中心整体投入运行后,将实现年产值过百亿元的目标,并带动上千亿的配套产业发展,直接带动近千人就业,年综合利税超10亿元。

 

  打造多元化现代企业集团

 

  除了上述汽车销售与租赁、殡葬产业、物流产业外,星长征集团的业务还涵盖地产投资与开发、矿产投资开发、五星级酒店、金融服务、钢材贸易以及高尔夫生态公园、文化旅游产业园、装备制造工业园、大型国际商贸物流中心等近20个业务单元。

 

  经过近20年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星长征集团已形成三大企业集团(即汽车营销集团、地产开发集团、综合物流集团),四大业务板块(即汽车、地产、物流、资本)的经营规模,总资产超过100亿元,拥有20多家子公司、1000多名员工,跨地区、跨行业的多元化现代企业集团。

 

  对于未来,陈庆忠已有明确的目标“铸就一流品牌,打造百年企业”。

 

  目前,星长征集团上市的准备工作已全面启动,陈庆忠谈到:“集团上市后,经营管理水平、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集团竞争力将得到提升,进而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

 

  除了在业务上继续推动各个板块项目的规范化、高效化运转外,陈庆忠表示,星长征集团还需要在员工队伍建设、企业文化上进一步提升。“一年企业靠机会,十年企业靠经营,百年企业靠文化。”陈庆忠说:“集团企业文化的本质是星长征精神,即:对国家、社会、企业、员工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敢于拼搏、敢于进取、敢于创新,胸怀理想、富有激情、勇攀高峰,实现企业价值和员工人生价值最大化。目前,我们已经提炼形成了‘忠诚做人 智慧做事 创行时代 共赢未来’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将不断强化员工队伍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提升‘星长征’这支队伍的作战能力,为云南省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第二重身份

 

  滇黔商业合作的使者

 

  作为星长征集团百亿产业掌舵者的陈庆忠,同时也是云南省贵州商会的会长兼党委书记。在商会,他一方面积极参与引进优秀的黔商企业入滇发展;另一方面,也把滇商好的项目介绍给贵州,以促进两地商业互通有无、合作共赢。

 

  在滇黔工商界,陈庆忠更像是一位向导,一个使者。

 

  商会获“5A”级评定

 

  “贵州和云南地域相近,文化相通,这本身就为两地商人合作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贵州在云南的企业已经达到2000多家,有60多万贵州商人在云南投资兴业,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陈庆忠说。

 

  为整合在滇黔商的资源,20071月,云南省贵州商会在昆明成立,这是贵州在省外成立的第一家商会。

 

  商会成立以来,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注重内部团结,协调内外关系。商会创办了会刊和网站,建立了手机短信平台,及时宣传有关信息。在2008年经济危机时,商会还举行了“抱团取暖,应对挑战,共度金融危机”的大型活动,弘扬了贵州重情重义的传统美德,并通过整合资源,共渡难关,树立了商会形象,打造了黔商品牌。

 

  此外,陈庆忠介绍,云南省贵州商会在云南省23家省级异地商会中第一家成立了党委。目前,已在会员企业中成立了2个党总支、16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27名。通过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2010年元月被评为全国先进社会组织;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被省招商合作局评为省级优秀异地商会;2012年被云南省协会商会评估专家委员会评 定为“5A”级商会。

 

  近百个项目“落子”云南

 

  在推进项目建设方面,云南省贵州商会采取整合资源,以商招商、以会招商、以情招商等多种形式合作的办法,联合在滇上千家黔商企业在云南投资了近百个项目,协议资金近2000多亿,实际到位资金600多亿元。

 

  在培育企业方面,贵州商会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陈庆忠介绍,商会成立了小额贷款公司、黔商投资公司、黔商担保公司、黔商股权基金管理公司、黔商项目运作公司,以确保商会能够集中会员企业资金、资源优势,集中力量做好项目、大项目。

 

  “今年,云南省贵州商会通过整合资源,与德国曼茨新能源公司合作建立‘光伏生产线’新能源项目,目前已在昆明西山区海口工业园区以及德宏等地落地建设。”陈庆忠说。

 

  为扶持大项目、好项目健康稳定发展,陈庆忠介绍,贵州商会还通过与多家银行合作,建立了企业联保联贷1000万元,会员个人授信300万元,弱小会员100万元的合作机制,解决了会员企业融资难问题。截至目前,已有50多名会员,20多家企业获得了贷款,为会员企业融资10多个亿,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融资压力。

 

  通过采取以点带面、以强扶弱、以大帮小的各种措施,云南省贵州商会已经帮扶了40多家会员企业发展。

 

  为云南提供就业岗位20多万个

 

  成立5年来,云南省贵州商会从刚成立时的只有100多家会员企业,发展到了现在的500多家,涉及矿产、地产、工业、农业、制造业、殡葬业、金融、新能源、物流、商贸、建材、教育、医疗、餐饮服务、文化旅游等20多个行业。

 

  截至目前,云南省贵州商会会员企业为云南提供了就业岗位20多万个,上缴利税10多个亿。为云南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做出了积极贡献。

 

  与此同时,云南省贵州商会在持续推动黔商在滇投资兴业的同时,也不忘回报家乡,积极通过合作项目搭建云南与贵州的商业合作桥梁。

 

  通过积极传递贵州跨越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云南省贵州商会多次组团回乡考察项目。截至目前,已在贵州赤水、习水、桐梓、遵义、余庆、湄潭、惠水、安顺、贵阳、毕节、黔西、都匀、凯里、兴义等地都有投资项目,并通过投资项目进一步促进了云南与贵州的商业互通。

 

  记者手记

 

  他将勤勉从商贯彻始终

 

  对陈庆忠的采访,伴随着各路商人的等待。记者到达时,在陈庆忠办公室外等候的人已经有两拨儿,秘书不得不根据谈话的时长来决定谁先谁后。而当45分钟的采访结束时,已经接近12点,新来的一拨儿商人又忙不迭地走进陈庆忠的办公室。

 

  作为一艘百亿产业巨舰的掌舵人,陈庆忠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连轴转,最晚的时候,他要在办公室忙到凌晨三四点钟;而最忙的时候,他从早到晚都待在办公室或者会议室里,中饭和晚饭都以盒饭对付。

 

  在星长征集团,员工们也深深受到陈庆忠勤勉从商的精神感染,就在今年,他们几次看到120的救护人员冲进公司,并为陈庆忠的敬业所深深动容。

 

  从部队转业的陈庆忠,始终不忘“忠、诚”二字,对事业忠诚,对客户诚信。在他的日程上,只要是定好的事情,陈庆忠一定逐项做到,而且是妥善地完成,才肯结束一天的工作。他说:“做事要追求高品质,合作要达到共赢,做人要做到诚信。”

 

 

  对于这个充满军人气质的黔商,忠诚做人、智慧做事是他奉行的行事准则,他把自己的创业之路比作一次长征,用红军长征的强大意志和坚定信念来领导他的“长征队伍”。

 

  秉承“忠诚做人、智慧做事、创行时代、共赢未来”的企业精神,星长征人在具体的工作中不断精益求精。在今年的国际物流节上,星长征集团的工作人员频繁出现在专业论坛的演讲台上,他们的微笑始终点亮着会场展示大厅的项目推介台,他们的敬业和专注,给中外客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截至目前,他们已同泰国的多家物流企业签回了多个大单,大大充实了其物流版块的业务。


相关推荐

上一篇:第一篇

下一篇:从小贩到农民企业家

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真儒学立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