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人的共同礼节——鞠躬礼

发布:2016-09-26 10:35

来源:



鞠躬又称打躬,是中国的传统礼仪。现在,鞠躬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一种普遍使用的基本礼节。鞠躬既适用于庄严肃穆或喜庆欢乐的仪式,又适用于一般的社交场合,如同事之间的问候、朋友初见、欢迎宾客、演员谢幕等。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四海之内皆兄弟”、“兼爱非攻”等观念深入人心。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的思想,让鞠躬礼成为人与人之间表达敬意一种规范。鞠躬礼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鞠躬礼是一种心灵内在的体现,而不是形式,所以在行礼时要真诚。鞠躬礼作为一种文化,与其他的文化形式逐渐融合。中华武术深得传统文化“礼”的精髓,将礼仪融入武德之中,通过礼的形式展现武道人的精气神。


鞠躬礼的文化渊源


鞠躬即弯身行礼,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礼节形式,起源于中国的商代,是一种对他人表示尊敬的郑重礼节。据春秋战国时代成书的《仪礼·聘礼》记载:“执圭,入门,鞠躬焉,如恐失之。”这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在参加各种庆典时都要举行鞠躬礼。唐韩愈在《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中有“庙令老人识神意,睢盱侦伺能鞠躬”之句,说明到了唐朝以后,鞠躬礼已普遍流行开来。


孔子儒文化的“礼”


中华传统文化绵延2500余年,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孔子思想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重在修身。鞠躬礼是“礼”的一种表现形式,鞠躬幅度可大可小,越下越敬。


如今后人祭奠先师孔子都行鞠躬礼。很多学校把孔子请进课堂,“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感谢您学承古今,立范后世。”让孩子们通过行鞠躬礼,学会基本礼仪、懂得感恩。


武道中的鞠躬礼


武术在五千多年的文明中沿袭了重视礼仪教育的文化传统。武术礼仪文化的发生发展与儒家“礼”思想相适应,武者合于“礼”的行为规范,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武术伦理道德文化中的丰碑。


鞠躬礼是习武之人文明礼貌的一种体现,亦是武者武德的体现。习武之人要对国旗、教练、家长、队友等行“鞠躬礼”,整个武术体系都沿用了中华传统的鞠躬礼,并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存在。跆拳道引用中国传统的鞠躬礼,并将其融入到训练中,通过外在的训练将礼仪内化,强调“以礼始,以礼终”的思想。


礼节是内心的外在表现


训练中的鞠躬礼节让很多孩子在悄然中改变,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变得懂礼貌,有礼仪了。鞠躬礼,这看似简单的礼仪行为,却在学生的内心世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向自己的父母行礼,在父母与孩子对视的目光中,相互传递着爱的信息,这是多么美好的画面。孩子认真地把腰弯向父母行礼并在起身后说一句“爸爸、妈妈您辛苦了,我爱您”,这样的行为是幼小的孩子献给父母最温馨的礼物。



小小的鞠躬礼也让孩子在弯腰中懂得了敬畏与谦让,带着这样的敬畏心和谦让感去生活,他就能待人以礼,处事和善,如果每一个人都能这样去生活待人,那还会有人闯红灯、乱插队吗?那么整个社会不就秩序井然了吗?鞠躬礼在课堂和生活中是一种文明礼节,在社会上会形成一种文明秩序。习惯可以改变生活,就让这些好的习惯在孩子的内心生长吧。


上一篇:武道精神是什么

下一篇:武术本质与社会现象

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真儒学立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