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宜春先行 绿色崛起万众一心

发布:2016-09-20 17:14

来源:



生态文明先行,功在当下,利在千秋。这是一场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突破口,加快崛起步伐的变革。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讨论稿)》《关于加快推进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建设的实施方案(讨论稿)》《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总体规划(讨论稿)》——6月2日,市委三届八次全会专门就此3个文件进行专题讨论,明确目标,落实举措,以全局、全新的高度向世人宣示,推进生态文明先行,宜春率先垂范。


  加快绿色崛起步伐,宜春已众志成城。


  顾大局 谋远略


  树立生态文明先行意识


  “把生态优势作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上新台阶,抢占发展升级制高点,打赢绿色崛起决胜仗,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宜春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子。”市委副书记、市长蒋斌的话语慷慨激昂,掷地有声。


  生态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灵魂。市政协副主席易斌认为,要注重生态文明价值导向,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譬如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生态文化氛围,增强公众参与意识,还可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公众共同参与。


  昌铜高速公路是连接鄱阳湖、洞庭湖两大生态经济区和湘鄂赣都市圈(群)的重要通道。作为沿线的铜鼓县,有着天然的生态优势。该县县委书记胡国瑞表示,首先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识到生态是铜鼓县的最大财富,必须坚持生态立县,将推动生态建设当作政治任务扛在肩上;要努力弘扬生态文化,将铜鼓的客家文化、红色文化与生态文化结合起来,大力倡导全民绿色生产生活。


  大统筹 细布局


  全方位推进绿色改革


  我市是全省重点林区和全国重点毛竹产区;全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拥有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3个省级森林公园……如何将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成为摆在590万宜春人面前的重大课题。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并与生产力布局、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紧密相关,是一场全方位、系统性的绿色革命。


  “以市委全会的形式专题讨论三个生态文件,是我市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的又一次谋篇布局。”袁州区区委书记郑声宝说,“我市立足市情发展,清晰谋划了‘三区’规划。在‘绿色区’内的袁州区,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已确立了以生物医药、锂电、油茶、服务业为龙头的发展思路。今后,袁州区将按照全会的统筹布局,着力构建低碳排放的产业发展体系,打好产业转型升级战,壮大产业规模,提升城镇化水平。”


  目前,我市共有国家级生态乡镇42个、省级生态乡镇90个、省级生态村84个,居全省前列。这些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如一颗颗璀璨的生态明珠光耀赣西大地。


  已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靖安县,是我市对接省会城市南昌的“桥头堡”。该县县委书记田辉说:“我们将举全县之力保护好、利用好、开发好生态环境,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工业园区转化为生态工贸新城,争做政策项目落地的前沿阵地,争取在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建设中率先崛起,争当绿色崛起的攻坚标兵。”


  乡村旅游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发展好乡村旅游有利于打响生态牌,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市旅发委主任雷恩奇说,目前我市已经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休闲农业、多彩农业、特色养殖、传统文化和古村落及交通设施的完善,为发展乡村旅游打下了良好基础。“下一步,我们将做好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然后通过典型带动、政策扶持,形成宜春独特的养生健康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真实干 敢作为 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强大合力


  美好蓝图已绘就,实干争先正当时。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是金字招牌,更是一份责任。市环保局局长徐水云表示,全市将对重点流域开展重点巡查和集中整治,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确保全市水质稳定提升;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工程建设,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加强餐饮业油烟污染治理,打响治污攻坚战;抓好涉重金属污染防治,推动规模化养殖场减排设施改造,保障土壤环境质量。


  农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如何借助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和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建设的契机,助推农业产业升级?市农业局局长甘本新表示,全市农业部门将进一步规范农业生产模式,加强对绿色有机食品的管控,做大做强绿色有机产业;加大化肥农药残留、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力度,确保农村人居环境干净整洁;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这一平台,在抓好粮食、生猪、毛竹等传统产业基础上,重点推进油茶、肉牛、绿色有机、富硒、生态休闲农业等产业发展。


  力争把昌铜高速经济带打造成“秀美宜春”的重要窗口、绿色崛起的示范样板、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工程,已成为我市广大干群的共识共为。市林业局局长吴依群表示,下一步将狠抓植树造林,扎实推进低产低效林改造,加强古树名木、湿地、野生动植物的管理,严打涉林违法犯罪,同时全力以赴抓好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及全市19个乡镇115个示范村的生态文明村风景林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无止境。宜春,正向人们舒展一幅天蓝、地绿、水清、城美的生态画卷,演绎发展升级、绿色崛起的宜春样板


相关推荐

上一篇: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

下一篇: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新要求

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真儒学立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