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社區文化交流嘉年華傾情上演
发布:2016-09-28
来源:
7月1日,深港兩地共同主辦的“慶祝香港回歸祖國19周年暨深港社區文化交流嘉年華”在香港南區亮相。(劉 墨 攝)
5月下旬至7月初,由深圳市福田區委宣傳部(文體局)、福田區委統戰部(僑務辦公室)、福田區公共文化體育發展中心、福田區外事(港澳)辦公室,香港南區社團聯席、香港大公報深圳分社等聯合主辦,福田區群眾文化學會等承辦的“慶祝香港回歸祖國19周年暨第二屆深港社區文化交流活動”在深港陸續上演,贏得兩地民眾的歡迎和踴躍參與。
雨中情更濃,交流結友誼
5月28日,第二屆深港社區文化交流福田專場活動在福田區圖書館拉開帷幕,來自香港南區的200多名文化團體、社團聯席成員、區議會議員等各界代表與福田開展文化交流,以文會友、以文傳情,共謀發展。
當天,深港兩地互贈紀念牌,共同觀看宣傳福田文化的微電影《爸爸回來了》。隨后,香港客人分批參觀福田環慶社區文化中心和梅林一村社區文化中心。在福田環慶社區文化中心排練室、圖書室、書畫社裡,居民們或練習樂器,或讀書習字。在梅林一村社區文化中心,香港交流團參觀了網球、籃球和高爾夫等球類運動。福田居民豐富多彩的文體生活,令香港同胞交口稱贊。
在福田環慶社區文化廣場進行演出時,突然下起了雨,但兩地交流市民和演員依然熱情高漲,香港南區選送的《好日子》、《花好月圓》等7個舞蹈節目,福田區選送的《酥油飄香》、《小城雨巷》等5個舞蹈節目照常獻演。演出結束后,大家喜笑顏開,紛紛合影留念,切磋表演技藝,在文化交流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以文結善緣,以歌傳深情
“昏睡百年,國人漸已醒……”由香港社會團體演唱的《萬裡長城永不倒》回蕩在香港仔海濱公園。7月1日,深港兩地共同主辦的“慶祝香港回歸祖國19周年暨第二屆深港社區文化交流嘉年華”在香港南區拉開帷幕,數百名文藝愛好者和市民共襄盛舉。
當天,福田區選送的舞蹈《雨打芭蕉》、二胡三重奏《賽馬》,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卓佩麗演唱的《荔枝頌》、《情系中英街》,央視大型綜藝節目《越戰越勇》季度“金話筒”冠軍——深圳邊檢警察謝庭榮演唱的《拉著媽媽的手》、《陽光路上》,以及對唱《共筑中國夢》等精彩節目獲得觀眾一致好評。香港南區表演的芭蕾舞《美人魚》、中國舞《雲之南》,武術《太極拳(扇)》,合唱《秋蟬》、《一起走過》等節目,充滿了香港同胞對故鄉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依戀之情,博得觀眾陣陣熱烈掌聲。
南區是香港十八區之一,為香港島四區中面積范圍覆蓋最廣的一區,總面積達4000公頃,也是著名的文化和旅游區。海洋公園、赤柱、淺水灣等旅游景點均在南區范圍之內。著名作家學者張愛玲、蕭紅、胡適都曾經在南區居住。選擇南區開展文化交流,其影響力和輻射面不言而喻。
促人文交流,謀發展新篇
福田區人大常委會原常務副主任、福田區群眾文化學會會長劉建介紹,近年來,香港南區和福田社區文化交流互動頻繁,在去年成功舉辦首屆深港社區文化交流活動和今年5月第二屆深港社區文化交流福田專場的基礎上,禮尚往來,互相回訪,相互借鑒。兩地社區文化工作者、文化團隊在交流各自經驗,提出寶貴建議的同時增進了友誼,引起廣泛的社會反響。今年在香港回歸19周年之際,兩地攜手舉辦“慶祝香港回歸祖國19周年暨第二屆深港社區文化交流嘉年華”系列活動,旨在繼續為促進深港兩地的人文交流助力,共同譜寫兩地未來發展新篇章。
經過深圳福田、香港南區10余年的不懈努力,尤其是在中聯辦港島工作部大力支持下,深港兩地文化交流已如火如荼。香港南區專場交流作為慶回歸活動之一,不僅促進了深港兩地社區文化發展,還進一步增進了兩地居民的友誼。未來主辦方還將繼續以文化為橋梁,推動兩地經濟、科技、教育、體育、青年、婦女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上一篇:深港澳台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结束
下一篇:顺丰促进“中新”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