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概述
发布:2016-08-26 14:48
来源:
当今世界,各国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全球化的今天,强大的中国发展文化产业,就必须对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历史、现状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充分的认识和了解,研究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宏观上对未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性部署提供参考。
据统计,在全球最大的300家传媒企业中,144家是美国企业、80家是欧洲企业、49家是日本企业,美国及其他西方发达国家控制了全球媒体的90%。
在美国,文化产业规模庞大,地位重要,是其第二大产业。文化产业出口方面,美国占世界第一位。美国通过好莱坞电影不仅出售文化产品而且还大力宣传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从市场规模上看,现在美国、日本是世界文化产业强国,仅这两个国家就占了世界文化产业市场2/3的份额。
日本特别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成立了文化产业振兴委员会,2005年夏又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法,目标是10年内文化产业规模要增长两倍。
美国等国家发展的经验表明,文化不仅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发展水平。
由于文化产业是绿色产业、环保产业,文化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提高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对资源节约、节能环保都具有积极意义。文化产业对GDP的贡献越大,经济结构就越趋向合理平衡。
一、美国文化发展概况
(一)美国文化特点 美国文化是一种移民文化。这种特性就赋予了美国文化与众不同的特点。文化开放、文化包容、文化进取是美国文化的三大特征,也是美国文化的优势。而由此引申出来的特征也值得注意。美国文化强调独立、个性而又不排斥他人,富有冒险、探索与创新的精神,最重要的是其强调自由与平等的精神。上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开始全力向外倾销文化产品。仅十余年时间,美国文化产业异军突起,稳居全球霸主地位。电影、图书、音乐、动画、游戏、体育、主题公园及其衍生产品的开发与销售,成为美国力量的象征,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更展示了渗透力极强的软实力。
(二)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化运作
1.完全市场化。美国的产业发展是按照市场规律和市场竞争来对文化产业进行调控的,美国政府将文化产业与钢铁、汽车等其他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部门一样对待,所以在美国文化企业的经济活动以及个人的文化创造实在一个公平的、充分竞争的环境开展并有更多的选择。
2.文化产业发展健全的法律体系。美国政府虽然没有专管文化的国家级机构,但通过法律法规和各项优惠政策鼓励文化产业的发展,使美国传统经典文化艺术的保护和新兴创意文化项目的扶植普遍推广。美国比较注重建立对文化产业的法律保障体系。通常,制定法律法规的机构是美国国会,政府则负责在法律框架内依法执政。具体来说,美国政府负责编列预算,对文化产业进行立项,议会则负责审批预算,两者之间彼此制衡和协调。在两者发生意见不合甚至冲突时,则依法由法院予以仲裁。 经济上,美国联邦政府主要通过国家艺术基金会、国家人文基金会和博物馆学会等组织机构对文化艺术产业给予资助,文化艺术团体只要有一个好的项目建议书,加上自筹的一半经费,政府机构就有可能给予另一半的资助
3.美国文化的影响力。美国通过好莱坞电影等大众文化产品大肆推销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美国文化已占据了全球文化输出的高地,由于注重自我审视并且文化发展更新的理念,美国不断汲取他国文化的精髓,丰富并发展着自身文化的多元性。美国文化不仅仅对国内民众的传统价值观及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又影响到了全世界的文化发展,许多国家的电视节目中,美国节目占到60%~70%,有的占到80%以上,而在美国,外国节目仅占1%~2%。美国电影的总产量仅占世界电影产量的6%,而在世界电影市场的总体占有率达到80%。
二、韩国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韩国发展文化产业,主要是法律制度建设、国家及社会的认识、创造性的内容开发、专门人才的培养、搞活投资与流通体系、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以及进入外国市场。韩国原创文化不多,曾经连文字都是中国的一个东方小国,如今创造了令全球关注的文化产业。综合来看,韩国政府的政策支持保护、先进的文化产业运营理念和韩剧经济产业链的成功施行,是让“韩流”长期称雄亚洲市场的重要原因。
(一)韩国文化发展战略 韩国提出打造亚洲文化的重要理念
1.政府提出“文化立国”战略方针。为实施这一国策韩国先后颁布了“国民政府新文化政策”、“文化产业发展五年计划”等十几部法律法规,并于2001年成立了“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期中影视业被视为重中之重,韩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大力支持影视业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设立文艺振兴基金等专项基金;财政支持在国家预算中也提高到了1%以上等。
2.将竞争机制引入文化产业的运行中。随着政策的放开,韩国影视业积极导入“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把作品的市场性、收视率、艺术性和伦理道德影响作为衡量标准,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影视从业人员的创造性和竞争意识。韩国国内市场小,韩国文化企业要生存就必须发展开拓海外市场。
3.打造韩流产业链。从1998年金大中政府推行新文化战略算起,仅用12年时间,韩国的文化与商品便席卷全球。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以韩剧为出发点的完整产业链条。韩国人给予“韩流”以重大的意义和使命,把韩国传统文化、饮食、服饰、韩国产品和旅游等捆绑在一起,“一源多用”非常普遍。
(二)韩国文化发展特点
韩国文化产业包括:电影、出版、印刷、期刊、广告、动画、因特网、手机等。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已在韩国成为大家的共识,2010年韩国文化产业规模为72.58万亿韩元(约合650亿美元),约占当年GDP的6.2%。资料显示,2006年至2010年,韩国文化产业规模年均增长率为3.7%。韩国还善于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手段相结合,创造新价值。
(三)韩国“文化立国”的作用
韩国文化产业激活了整体经济,为了促进文化产品的出口,政府还特别成立影音分轨公司,对韩文翻译为外语和制作的费用几乎给予全额补助。
韩国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有效解决就业问题,文化的完成市场化运作。
三、其他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概要
(一)日本国
1.全民参与。日本发展文化产业采取的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模式,2004年提出日本经济“新产业创造战略”,选定了7个产业,其中就包括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成为日本经济的新增长点。
2.动漫世界第一。在日本的文化产业中,漫画和动画的制作可以说是最成功、最具代表性的产业了。目前,作为世界第一漫画大国,日本漫画产业的规模已经超乎人们的想象。在整个日本的出版物中,漫画作品占了40%,漫画杂志达350种,平均每天有25本漫画单行本问世。 3.法律政策提供保证。为了保障文化产业的发展实施了《振兴文化艺术基本法》、《有关振兴文化艺术的基本方针》、《著作权管理法》等法律法规。日本中央和地方政府与民间一起投入,积极培育市场,日本文化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二)英国
英国在其世界经济政治地位和影响力大大削弱的情况下,抓住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以发展“创意产业”为契机,推动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并带动了经济的全面振兴。在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英国政府采取了相当完备的发展战略和措施:英国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以及正确的产业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就业。对于文化创意产业,英国政府强调个人的创造力,个人的灵感、理念、技能是创造价值的核心。在文化创意产业范围的界定上,英国政府把就业人数多或参与人数多,产值大或成长潜力大,原创性高或创新性高三个原则作为标准,选定了十三项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
(三)法国
法国政府非常重视文化产业资源的开发、保护和利用,民族文化产业相当发达,特别是图书出版业和电影业,在欧洲文化市场上具有重要地位。法国是图书生产、销售和出口大国,图书出版业成为了法国的一种重要文化产业。法国的电影业久负盛名,号称“世界电影之父。
(四)德国
德国政府为提高其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从政策上和资金上给予文化产业领域大力支持。德国的图书出版业是它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德国现有出版社2000多家,每年的营业额可达73亿马克以上。
四、中国文化产业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2010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达1105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75%。中国建立有特色社会主义新型经济体系,先进的文化观念和文化精髓,决定着中国发展方向,实现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的社会主义基本任务。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从发展趋势来看,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对整个社会经济具有导向和不断提升品位的作用。
就现实来看,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也相当迅速,但是与日本相比还有待提高,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还需加强,培育出我国的主打产品是当务之急。我国的文化产业也应当成为知识经济背景下最富现代意义的“产业集群”和经济增长。
中国正在从文化资源大国和文化产业大国向着文化强国转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日前召开,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科学命题,不仅强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还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下一篇:国内外文化产业服务平台发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