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侨商中心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发布:2016-09-18 10:39
来源:
2010年10月28日,中国首个以集中展示和提升华侨华人整体实力和形象为目标的“世界华商中心”在CBD揭牌。2011年11月25日,北京市侨办和通州区政府签署协议,决定在通州合作设立“世界侨商总部聚集区”,吸引海内外侨商、跨国公司落户通州。2014年11月17日,北京市侨办与石景山区政府、首钢总公司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计划在首钢老厂区打造“世界侨商创新中心”,为海外侨商搭建投资创业平台。
如今,在素有“中华第一街”美誉的长安街上,“世界侨商总部聚集区”,“世界华商中心”,与“世界侨商创新中心”三大侨商中心蓄势待发,成为北京城市建设的靓丽名牌。在国家发展和首都建设的新形势下,短短五年时间里,北京市政府服务海外侨商的三个重点项目纷纷落地,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坚实力量。三次成功的“握手”,为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华商企业的转型和首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三大中心添“侨味”
近年来,“京津冀一体化协调发展”成为区域发展中的热词。发展“世界侨商创新中心”、“世界华商中心”与“世界侨商总部聚集区”三大侨商中心的发展规划既是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为侨服务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双赢的创新之举。作为北京市政府服务海外侨商的三个重点项目,三大侨商中心以引进海外侨界的优质项目、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作为目标,在五年时间里不断成长壮大。
作为三大侨商中心的先行者,中国首个以集中展示和提升华侨华人整体实力和形象为目标的“世界华商中心”2010年在北京CBD揭牌。从挂牌开始,这里就吸引了侨商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目光。
“世界华商中心”位于北京CBD核心区,占地约1.64公顷,规划地上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94亿元人民币。据正大侨商地产有限公司副总裁柴庆介绍,“世界华商中心大厦”暨“正大集团总部大厦”CBD赤子之心双子塔钢结构工程施工已于今年3月份全面启动,预计2018年上半年投入使用。大厦落成后,将成为北京新的“侨味”地标性建筑。据悉,“世界华商中心”由中国国务院侨办、北京市侨办和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共同推进建设,计划吸引世界华商500强企业进驻该区域,让这里成为世界华商的总部基地。
为深入推进北京城市建设战略布局,北京市委在2011年提出要“集中力量、聚焦通州,借助国际国内资源,尽快形成与首都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化国际新城”;北京市委也特别指出,侨务部门在营造良好环境的同时,需要引进高端人才、优质项目和先进技术,服务首都发展。为了响应号召,建立“世界侨商总部聚集区”的规划应运而生。
据悉,“世界侨商总部聚集区”位于通州区,由“世界侨商总部基地”和“世界侨商产业园”两部分构成。其中以大型企业总部和跨国公司区域总部为主体的世界侨商总部基地将落户运河核心区,以新能源、高端制造为主导产业的世界侨商产业园区将落户通州经济开发区南区。“世界侨商总部基地”占地11.56公顷,地上总建筑面积39.56万平方米,预计项目总投资80亿元。“世界侨商总部聚集区”是市侨办和通州区共同建设的重点项目,项目建成后,将重点引入海外知名侨资企业总部和跨国公司区域总部,将侨商总部聚集区建设成为首都城市副中心的一颗明珠,为华商青年企业家提供实现梦想的新平台。
为了深入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加快西部地区转型发展”工作部署,充分调动海外侨务资源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北京市侨办、石景山区政府和首钢总公司在2014年共同推动了“世界侨商创新中心”又一重点项目。
“世界侨商创新中心”核心区位于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据首钢总公司园区开发部招商政策处处长孟泽轩介绍,“世界侨商创新中心”产业内容有5个建议方向,包括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培育以及配套服务产业。他表示,在未来,“世界侨商创新中心”将发挥聚焦效应,促进更多优质侨务资源聚集“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并积极带动石景山范围内的西长安街沿线发展布局,加快北京西部地区转型发展进程。
区位明显 政策给力
与其他传统项目相比,三大侨商中心的建设有着无可比拟的区位和政策优势,也因此受到海内外华侨华人的关注。首先,推动三大侨商中心建设是北京市政府侨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调动海外侨务资源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因此,在三大侨商中心的发展过程中,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扶持对侨商和侨企而言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以“世界侨商总部聚集区”为例,聚集区内的项目和企业将享受国家和北京市优惠政策以及通州区扶植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作为世界侨商总部聚集区的主要运营单位代表,富华置地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涛介绍说:“作为侨资企业,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来自侨办的支持和帮助,从拿地到规划、从开工到建设,侨办都给侨企提供了便利的平台。”他指出,这些便利条件使得聚集区的招商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
对于“世界侨商创新中心”的建设,北京市政府和侨办同样有着政策上的倾斜。北京市侨办主任刘春锋说,“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侨务工作,也非常关注首钢老工业区的升级改造工作,市政府侨办将积极组织做好侨务资源与首钢对接等工作,推进‘世界侨商创新中心’的建设。”在今年一月份举行的世界侨商创新中心规划建设论坛上,石景山区副区长司马红围绕区域经济建设发展介绍了自然环境、文化旅游资源、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和产业空间布局,她表示将在政策和服务等方面全力支持“世界侨商创新中心”的建设。
据了解,入驻“世界侨商创新中心”的企业将享受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全国城市老工业区搬迁规划试点等政策支持,并可享受一站式服务。据北京市石景山区投促局局长徐涛介绍,在市侨办和石景山区政府的支持下,在“世界侨商创新中心”的建设过程中,无论是土地的转让、规划还是上市手续都有着高效便捷的绿色通道。这些政策优势和机制保障,将为侨商企业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希望广大侨商积极关注、踊跃参与建设,充分把握发展机遇,实现自身事业的更大发展。
园区的配套资源为三大侨商中心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也为园区吸引高端创业资源注入了新的动力。值得一提的是,三大侨商中心的选址也经过了多方面多维度的慎重考量,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成为了三大侨商中心成熟和壮大的必要保障。作为长安街上三处地标性建筑,三大侨商中心在区位上各有特色。
就整体位置来说,“世界华商中心”所在的朝阳区,是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的重要节点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朝阳区的投资项目具有增速快,商机多,回报多等特点。已经开工建设的“世界华商中心”坐落于北京CBD,那里是首都对外开发程度和经济实力、创新能力的展示区,也是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实验区、核心功能区。据北京市政府侨办副主任高云超介绍,“世界华商中心”设在CBD,一方面可以借助CBD这一城市商务功能的核心,集中展示和提升华侨华人的整体实力和形象;另一方面借助CBD这一区位制高点,吸引一大批有实力的侨商企业落户CBD,发挥侨务优势,为首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做贡献,同时推动侨商企业借助CBD实现事业的更大发展。
坐落在京杭大运河北起点上的“世界侨商总部聚集区”有着三点明显的区位优势。从整体区位来看,聚集区所在的通州区是离北京城最近的新城区,拥有着发达的铁路、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系统;同时,通州地区水域交融优势明显,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这些都会成为侨商考察的重要因素。
据通州局投资促进局副局长吴涛介绍,“世界侨商总部聚集区”的地下空间利用水平基本可以达到与国际接轨的水平。众所周知,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在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很多国际知名大都市,如纽约、东京的商业区都非常注重开发地下空间。目前,世界侨商总部聚集区的地下空间建设已经基本完工。园区的地下空间利用可以达到30米,地下四层的功能分别是:地铁站,交通干道,交通管囊和停车场。吴涛指出,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的开发将对地区整体人流的引导、疏散,立体化步行交通的组织和商业配套起到重要的作用,更减轻地面交通压力。对于入住商户而言,这些优势在目前北京的同类商业开发项目中都是独一无二的。
位于北京长安街西延长线上的首钢老厂区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目前,这里正在被改造成为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世界侨商创新中心”,一个惠及全球6000万华侨华人的计划正在这里成长。这里是长安街西沿线的重要节点,环境优美依山傍水,距天安门仅18公里,区位优势绝无仅有。
首钢相关负责人表示,为突出“世界侨商创新中心”的示范性,“世界侨商创新中心”核心区选址范围确定在首钢园区内最具区位优势的长安街沿线布局。园区在北京“十二五”规划的“六高四新”创新产业格局中,属于“四新”之一;在北京西部“一核、两区、三带”的布局中,是“西部发展核心区”。无论从产业布局、业态规划、园区建设开发、招商引资工作,还是园区对创业类的孵化扶持政策而言,“世界侨商创新中心”的优势都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