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民企慈善捐赠持续活跃

发布:2016-09-21 17:05

来源:



    日前,《广东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6)》(以下简称《报告》)在广州发布。这是广东省首次发布针对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广东民营经济单位数量达756.78万户,其中有公益慈善捐赠行为的民营企业占被调研企业的71.1%。广东民营企业公益慈善捐赠持续活跃。


    聚力民生福祉


    公益慈善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广东民营企业的日常活动。在《报告》中列举企业投入的济困、其他、教育、助残和救灾五大领域中,民营企业在扶贫济困方面投入最大,关注最多。教育领域的捐赠金额保持了相对稳定;助残超过救灾,进入2015年捐赠金额排名第4位,捐赠金额从2014年占1.9%大幅上升至2015年的8.8%,说明广东民营企业对残障人士等困难群体给予了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救灾方面的捐赠名次没有变化,捐赠金额占比有小幅提升。


    《报告》指出,广东民企在“其他”领域的捐赠金额名次上升两位,投入金额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说明企业关注的公益慈善领域进一步拓展、深入,捐赠领域更加多元化的趋势明显。


    助力精准扶贫


    《报告》显示,2010年至2015年六届“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全省民营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捐款捐物达54.1677亿元,涌现出大批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群体,为加快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做出了重要贡献。


    调研发现,民营企业积极通过多种扶贫方式支持扶贫事业。2015年,广东民营企业投入的扶贫开发资金大部分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占了总金额的76%。民企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巨大投入加速改善了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是交通条件的优化为不少产业项目的落地提供了便利条件。


    走在全国前列


    《报告》由广东省工商联和广东广播电视台共同完成,通过大量翔实的数据和丰富生动的案例对2015年广东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总体情况进行了6个方面的概括归纳,全面展示了广东民营企业在创新、环境、扶贫、公益等领域以及对内、对外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成果;案例篇则挑选了13家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有突出表现的民营企业,展示了它们各具特色的履责经验。


    《报告》提出,在经济责任履行良好的基础上,广东民营企业开始兼顾其他更多社会责任,越来越多的民企已经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对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部分企业更是将企业社会责任上升到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文化层面。而放眼全国,无论从取得的成绩还是发展的潜力来看,广东民营企业都堪称履行社会责任的“优等生”。


    《报告》也显示,仍有很多民营企业对于社会责任仍然处于理念认知阶段,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方式仍在摸索中,有的企业虽然意识到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但缺乏系统的规划和持续性的社会责任履行机制。但从总体上看,在经济责任履行良好的基础上,广东民营企业开始兼顾其他更多社会责任,越来越多的民企已经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对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部分企业更是将企业社会责任上升到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文化层面。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沈洪涛认为,社会责任不是简单的做好事和捐钱,而是用商业活动去解决社会问题。民营企业在融资等方面依然处于劣势,但拥有更宝贵的创新动力,而社会责任就是商业目标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广东民营企业在这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相关推荐

上一篇:顾红蕾:埋下社会责任基因 让未来企业更有社会责任

下一篇:海归慈善榜:海归是中国现代慈善的新动力

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真儒学立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