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催生激情 奋斗成就事业

发布:2016-09-23 10:03

来源:



梦想是深藏在人们内心深处最强烈的渴望,也是人们走向成功的原动力。新疆阿拉山口市人大代表、胜利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邵云禄就是一位有梦想、有奋斗、有追求的人。他怀揣梦想一路风雨兼程,并为梦想之实现奋争不息,最终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今年47岁的邵云禄已走过了商企之路上最艰难的原始积累时期,也走过了从学徒做工到经营管理的坎坷之路。从家乡浙江永康到广东中山市再到新疆阿拉山口市,邵云禄立梦远征,载梦奋战,圆梦凯旋,现已成功拥有资产规模3亿元的新疆阿拉山口金属制品企业和在广东中山的4家铜制品企业,并成为远近闻名的企业家。


立志寻梦


提及浙江永康,业内都知道那早已是闻名海内外的“五金之都”,许多人还知道永康自古就被称为“百工之乡”,五金手工业源远流长。当地不仅有黄帝铸鼎的美丽传说,有春秋铸剑、汉造驽机、唐铸铜铳、宋采铜矿、清制枪管的历史传统技艺,还素有“五金工匠走四方,府府县县不离康,离康不是好地方”之美誉。


邵云禄就出生在这里,邵氏的祖祖辈辈也不例外都是五金手工业传承人,虽然自古以来家族的人做手工只是为了糊口度日。在邵云禄的记忆里,自打懂事起家里的谋生之计都围绕着五金手工业转,所做的产品也都是日常生活用品,耳濡目染加上从小就上阵,他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个娴熟的五金手工业者。


如果不是改革浪潮席卷到永康,也许邵云禄和他的同乡可能只是永康五金手工业队伍中普通的一员。然而,改革的浪潮催生了邵云禄远征寻梦的激情,他心底悄悄埋下的做一个市场经济弄潮儿的梦想种子适时发芽了。


邵云禄在20世纪末观察到,来永康采购小五金的队伍里多为广东人,经了解,广东的家电市场正风起云涌,且规模宏大,成为全国家电生产最集中的地区。万家乐、美的、科龙电器等国内知名家电厂家都在广东安家落户并生根开花,而小五金的铜制配件则是家电零配件中的必备品。随着家电市场越来越大,对小五金的需求量日增,好动脑筋的邵云禄便生出了大胆的想法:与其让广东人来永康买五金,不如把永康的五金厂开到广东去。


远行追梦


2003年邵氏兄弟离开家乡出征广东,方向对了,方法对了,生根稳固直至发展便成了必然。他们的小五金生意从小做到大,厂子从少做到多,利润的雪球也越滚越大。到了2008年,邵云禄在广东中山市已拥4家企业:3个铜加工厂和1个铜阀门厂。


外攻内守,实现利润最大化,是所有商企内心的强烈渴望,是他们证明自己的最大梦想。已被个人成功梦催生出无限激情的邵云禄并不安于现状,为了追梦他选择了继续远行,他的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地方,会是新疆吗?会是那片广袤美丽的边疆吗?邵云禄的内心很不平静。当21世纪初国家发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号召,西部地区将在资金投入、投资环境、对内对外开放、科技教育等方面享受多项优惠政策措施,邵云禄尤其注意到了国家和地方将依托亚欧大陆桥、长江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西部大开发,而2010年3月《中央援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及援疆所包含的优惠政策更是鼓舞人心。


身处南国的邵云禄为这些关于西部和新疆的好政策兴奋了,他再次强化了到新疆创业的激情梦想。就在邵云禄为新疆而心情荡漾之际,一个战场、一个舞台正以机遇的形式摆在了他的面前。在祖国新疆亚欧大陆桥的西桥头堡——阿拉山口市,有个2003年建厂、2004年投产的博州钢铁厂,由于各种原因于2007年破产了。一家企业按照清算价格收购了该钢厂,苦心经营了3年还是因为资金和市场等老问题不得不宣布放弃。2010年4月,邵云禄的老乡、浙江永康一商人买下了这个厂,希望能在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有利背景下起死回生。谁料天有不测风云,2011年12月,厂子刚刚运转半年,这位永康商人却遭遇车祸不幸去世了。面对这一重大变故,这个永康商人的家人决定转让这家钢铁厂。


谁来收拾这个摊子?此时操心的不仅是商人的家人。永康市政府组织了永康籍企业家到新疆考察投资,包括看看能否接手这家阿拉山口钢铁企业,邵云禄是被重点邀请的一员。尽管此时的邵云禄有了一定的资历和资金基础,尽管他对西部开发充满了热情,但从经营铜冶炼加工、铜阀门厂到经营大钢铁,这毕竟是一个大跨度的转行。邵云禄反复整理自己的思路,有希望在:好背景,好政策,好的发展前途;有风险在:前行者已纷纷被扑倒,人才、原料、产品市场不配套及冬季极寒影响生产等仍是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瓶颈,如果这一进一出的关口不能打通,就意味着新的接手者会再次被扑倒。


毕竟是要拿出上亿元的大事。“商海不冲浪何谓出海?”“现在几个厂子运转着,不担惊不受怕的,多安生。”商友同仁、亲朋好友各抒己见、各有主张,有支持的、有反对的。行不行?接不接?邵云禄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中。“成功源于梦想,一切皆有可能”,“有梦想就会有成功”。最后,他骨子里不怕难、不服输的那股子精神战胜了一切犹豫,邵云禄选择了追梦。


2011年6月,邵云禄带着自家兄弟和一班人马进驻新疆,在转让协议上郑重地签下了名字。这一年邵云禄45岁,在已过不惑之年时他为自己选择了一条前景极不明朗的未知之路。


他选择了,他无悔。


奋斗圆梦


邵云禄签下了名字,阿拉山口市胜利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应运而生,邵云禄出任董事长,点滴从新学起,一切从头开始。


他把必须要克服的困难排了队,最前面的是寻找原料。邵云禄说:“因为这里的产业链还没有形成或不够健全,所以供货的各种辅料都得自己去联系。这是一个既费时间又费人力的工作,耗去了我们太多的精力和成本,但钢炉等着吃饭,又是生产程序的第一步,所以,再难也必须迈出去。”


博州没有铁矿资源,当时之所以在这里建立钢铁厂,就是因为比邻的哈萨克斯坦是铁矿资源居于世界第四的国家,同时该国的锰矿储量居世界第二。所以,要找原料,就得远行去哈萨克斯坦。但去国外采购对胜利金属而言又是一道坎儿,他们必须迈过这道坎儿,不下河怎知水深浅,摸着石头过河的任务就落在了总经理邵新印的头上。


胜利金属总经理邵新印一行启程了,任务就是在哈萨克斯坦寻找质量好、价格合理的铁矿原料。他们到了哈国,就如进了铁矿集市。在考察中他们发现矿点虽多,但质量却良莠不齐。大矿已由大财团控制做着霸王生意,从不议价;小矿价格虽活但质量却又难保证。他们于是决定寻找中型矿点,然后货比三家。而“比较”的惟一方式就是跑到并看到。业内都知道铁矿矿点都在荒野,且每个矿点间相隔遥远,为此他们大部分汗水都流淌在了路上。怀着对企业前途的责任心,他们在恶劣的环境里一个个看,又一个个比,不愿放弃任何一个“可能更好”的机会,就这样,整整跑了一年多,他们终于比较出了一个满意的矿点,实现了质量好,价格合理的初衷。


就在邵新印奔波在哈萨克斯坦各矿点间的时候,厂子里的技改行动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与此同时销售渠道开始疏通,销售网络也正在搭建。从入到出,各个环节逐步各就各位。2011年9月,胜利金属正式投入生产,厂区呈现出了一派热烈的劳动场面。随着机器轰鸣、钢花绽放,期盼中的铁精粉、球团和炼钢生铁、铸造生铁、球墨生铁滚滚出炉了。如今,胜利金属有源自哈萨克斯坦(厂区铁路专用线直接与国际铁路线接轨)充足的铁矿石,还有源自新疆本地的冶金焦原料供应保障;生产出的炼钢生铁主要销往国内八钢、酒钢及伊犁首钢等大型钢铁企业;铸造生铁、球墨生铁产品主要销往四川、陕西、河南、江苏、浙江、广东等地;铁精粉、球团除满足本厂生产使用外,铁精粉还销往新疆精河、奎屯、昌吉、五家渠等地的钢铁企业。去年产值已超过建厂以来的总和,最初厂里的工人又大都返回企业来上班了,原因就是企业已正常生产效益渐好。随后胜利金属制品厂又与酒钢达成了合作关系,从铁路专线直接发货到酒钢,每月供给酒钢1万吨炼钢生铁。在不断的市场开拓中,胜利金属因稳定的产品质量而成为疆内同行业中的佼佼者。


梦之解析


胜利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邵云禄之所以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他人难以实现的目标而成功圆梦,最核心的原因就是他的企业拥有一支可依靠的核心力量,并由此不断迸发出势不可挡的正能量。如今该企业已是个400多人的大家庭,说到这支来自五湖四海的队伍,邵云禄由衷地自豪:


总经理邵新印是邵云禄的胞弟,多年来和邵云禄并肩转战南北。不用说血缘赋予了他们之间的默契,长期的磨合也使他们互相最懂得对方,邵新印是邵云禄最贴心的执行者和管理者。主抓生产的厂长黄振山是个身经百战的“钢铁人”,他在武汉钢院学过理论,在武钢炼过钢铁,后来又在几家钢企中专司高炉冶炼,有理论、有经验,遇到的技术问题都能最终解决。还有,高炉工长杜长富是位和高炉打了20多年交道的老技工;烧结车间主任是从鞍钢来的工程师;选矿负责人是河北来的专业工程师;维吾尔族塔伊尔在2004年“博钢”建成时就进了厂,可谓是厂子变化发展的见证人。他常感慨:“我是炉前工,以前月工资1500元,现在每月已拿到了4900元,而且我父亲和妻子也在这个厂子上班,全家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工人们因为有了好集体,有了好收入,心情都好极了,大家也相处得特别好。”高架工段长是原先企业的上料工,企业发现了他的长处,就鼓励他专心培养当地的工人,鉴于他对企业的贡献,工资也由原来的1000元涨到了5000元;周方伟原是企业负责修理装载机的师傅,他看到了企业延伸服务的需要,自己又买了三辆车投入到服务中。周师傅乐滋滋地说:“以前的收入和现在根本没法比。”


在这个大家庭里,企业和个人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并使“人”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大动力,当所有人的积极性自发到极致的时候,企业就有了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根本。尤其值得胜利金属自豪的是,它在创造了人力优势的同时,还充分利用了其越发凸显的区位经济优势,顺势而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而走上了综合发展之路。典型的例子是,他们从哈萨克斯坦进口的铁矿石加工成铁金粉后,其价格高于新疆其他地区的选厂,但炼钢企业却愿意用他们的产品。因为胜利金属占有区域经济优势,其运输成本远低于其他地区,总成本降低使总效益得以提高。胜利金属还尝到了致力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甜头,如他们将从哈萨克斯坦进口的铁矿石经过选厂后的尾矿用以制砖;冶炼中产生的煤气用以发电;从高炉的尾渣中提取铁粉;将尾渣用做水泥的原材料,从而实现了原材料的吃干榨尽。


从去年起,胜利金属又开始逐步向矿山、选厂、冶炼、发电的链条驱动模式大步迈进,从而大大增强了企业综合竞争实力,这种迎合新疆产业政策的举措不仅为企业自身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带动了行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时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梦之能量


有位立志寻梦的企业带头人,又有一群奉献进取的追梦同盟者,胜利金属在市场竞争中自然会充分释放梦想的正能量,同时也大大展现出了赢家的风采。


胜利金属自去年起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后,通过高炉技改、投资配套烧结生产线和投资高炉喷煤系统等举措,使高炉出炉系数大大提高,焦比大大降低,并在产量不断提高的同时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吨铁成本远远低于新疆同行,并在新疆同行业中处于先进水平。稳定的上下游客户使企业拥有了稳定的产供销体系。地处阿拉山口口岸的胜利金属充分利用了哈国的铁矿资源优势及口岸便利的运输条件,有效而高效地解决了区域铁精粉、球团等原料的需求及运输;已投产的铁精粉选冶生产线、球团生产线和建设中的二期铁精粉选冶生产线、制氧生产线、高炉煤气发电生产线都紧密围绕企业核心业务展开,可以预计,在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综合竞争力方面,企业的前景广阔。


自投产以来,胜利金属的产量、产值一路飙升:2011年投产当年就实现了产值1亿元的突破;在铁价低迷的去年实现产值3亿元的好成绩,今年预计产量可达20万吨炼钢生铁,销售15万吨铁粉,产值将达7个多亿。特别是2010年至2012年期间,胜利金属积极落实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要求,累计投入上亿元完成了对炼铁高炉系统、烧结系统、铸铁系统等工艺、设备的技术改造,并新增了高炉喷煤生产线和铁精粉加工生产线,使企业实现了全过程自动化控制,高炉焦比吨铁进一步降低。同时为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胜利金属正在实施的兴建煤气发电、制氧和二期140万吨/年铁精粉选厂生产线累计投资5000多万元,预计2014年5月可建成投产。为保障企业主要原材料的供给,胜利金属还积极向上游延伸产业链,今年在确保进口铁矿石200万吨的同时他们又投资5000多万元实施铁矿开发项目(目前正在办理采矿证),预计2014年可陆续建成并投入试生产。新项目建成后加上原有的生产规模,胜利金属可实现年销售收入近20亿元,实现利税2亿多元,同时解决千人的就业问题。


目前胜利金属已拥有固定资产2.05亿元、50万吨/年生铁生产线、90万吨/年烧结生产线和一期100万吨/年选矿生产线以及铁路专用线,具备年产50万吨生铁、90万吨烧结料、15万吨球团、100万吨铁精粉的生产规模,企业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能力已处于疆内行业领先水平。为谋求更大的发展,胜利金属正在与实力企业商谈更大项目的合作,实施合理的投资规划,未来发展前景被业内一致看好。


尤其令他们自豪的是,胜利金属在实现安、稳、长、满、优的运营目标的同时,还全面安置了原破产企业的下岗职工再就业,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稳定效益,对博州的安定团结及社会稳定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凸显了该企业对社会贡献的能力。为此他们多次受到博州政府的高度赞扬和关注,目前胜利金属已成为博州地区最大的工业企业及纳税大户,还是博州政府重点扶持和保护的骨干企业。对此邵云禄说:“我们胜利金属能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并一路顺利前行,与当地政府的指导和服务分不开,因为只要是对企业发展有利的事,博州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都是一路绿灯并保驾护航。”正如邵云禄所说,博州政府对胜利金属服务到位、爱护有加,切实保障企业供水供电,保证铁路专线的正常运转。


仅仅不到两年,胜利金属就如一匹黑马脱缰而出,成为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阿拉山口的一个支柱企业,而邵云禄和一行浙江商人所凝聚的奋斗不息的精神,也深深感动着身边的阿拉山口人,今年8月邵云禄被选举为阿拉山口市——这个市龄尚不足一岁的新兴城市的人大代表,人们在期待睿智的邵云禄为新疆阿拉山口市的发展在新的平台上不断献策献力。许多人说,胜利金属用行动和效益证实了自己在大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胜利金属的胜利,也是企业舵手邵云禄、一个矢志不渝的追梦人的胜利。


相关推荐

上一篇:陆太太:家,是我奋斗的另外一个事业

下一篇:努力谱写海岛事业发展新篇章

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真儒学立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