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发布:2016-09-22 11:06

来源:



一、人才的含义及人才培养的意义  1.人才的含义。       何谓人才? 人们对其表述不尽一致。如《辞源》将其解释为“ 有才学的人”; 列宁称其为“精明能干的人”; 邓小平同志所谈的人才主要是指具有专业知识的各类专业人才尤其是杰出人才; 王通讯将人才定义为“为了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 进行创造性劳动, 在某一领


域、某一行业或某一工作上做出较大贡献的人”。   2.人才培养的意义。      100多年前, 法国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曾发表文章, 提出了一种耐人寻味的见解: 假如法国丧失了三千名优秀的科学家、艺术家和手工业者, 法国民族马上就会变成一具没有灵魂的僵尸, 屈居于现在同她竞争的一切民族之下; 而三万名自称“ 国家栋梁” 的王公大臣、大财主的死亡, 却不会给国家带来丝毫不幸。这段被列宁赞誉的“ 圣西门的名言”告诫人们一个真理: 人才是民族的脊梁、灵魂。所以, 人才对于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 尤其是现代化建设, 更是至关重要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奠定了教育的方向,起到了龙头的作用。然而,有人说人才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行,不需要一定具备别的什么素质。这种观点有待商榷。我们对于创新人才固然不应一概求全责备,但是我们的社会性质和党的教育方针决定了我们培养的人才应当具备一些共同的基本素质,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思想政治素质,江泽民同志说:“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 ”充分认识思想政治素质在人才素质结构中的重要位置,对于正确把握人才的标准,有效培养人才至关重要。思想政治素质规定了人才的基本政治方向。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思想政治教育保证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 


   所谓政治方向, 是指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品质、政治信念等的综合表现, 其中政治理想和政治信念起着支配作用。一个人的坚定的政治方向归根到底是由其政治信念决定的。而政治信念的确立过程可以说是政治观点、政治觉悟与实践相结合, 逐步转化为内心体验和行为习惯的过程, 但是系统的政治理论不可能在人们头脑中自发地产生, 只能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     2. 思想政治教育为人才的成长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应该始终坚持引导他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是人才成长的重要条件之一。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可以帮助人才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志向,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事业心。远大的理想和志向是人才成长的精神支柱, 这种精神支柱在人才成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3. 思想政治教育为人才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人才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成长起来的, 它的成长不仅取决于人才的主观努力和素质情况, 还取决于社会环境。历史上有的时代人才辈出, 群星灿烂, 有的时代则是万马齐暗。这并非由于哪个时代的人聪明, 哪个时代的人笨。究其原因, 虽然是多方面的, 但是从根本上说, 在于社会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 重要的是要有一个“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的良好社会风气。 四、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实施方案   1. 明确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针和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必须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2.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作用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让学生从小就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有了明确的目标。使自己更有动力。如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3. 完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机制      制度是建立机制的基础,机制的保障过程就是建立健 全并贯彻、落实各项制度的过程。让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制的进行。


上一篇:如何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

下一篇:习近平谈人才培养:既要重视成功,更要宽容失败

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真儒学立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