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与泰德文化

发布:2016-09-24 14:56

来源:



围棋为中华民族四大国粹之一。据晋人张华于其所著《博物志》中所载,“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 

围棋很可能是国人发明的最具哲学思考与艺术审美价值的一种竞技游戏,围棋博弈所蕴涵的深刻哲理与现代企业发展有很多的相似与相通之处。 

 

下围棋通常分为“布局、中盘、收官”三个阶段。在序盘和布局阶段,首重定式。所谓“定式”即最简明的、被无数棋手的实践证明很管用的基本步骤、程序。“定式”要求严谨、规范、务实,采用何种定式在很大程度上即决定了一盘棋的基本步调。对企业而言,也要有自己的“定式,即战略发展规划,以求真、求实、实事求是的态度确定自己的战略。 

围棋中有所谓“求道派”与“求胜派”。前者在棋的胜负之外,还要追求棋的审美与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常常在“求道”的同时创新、丰富、发展了围棋的棋艺与流派。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更应坚持“求道”,不断创新自己的战略和商业模式,寻找新的“蓝海”。 

 

围棋高手之间的对决,往往差距极小,常以半目决胜负,要求棋手要有过细的官子功夫,计算好每一手官子的价值大小,以正确的次序收官,于细微处见真功夫。一流的棋手,对于一手关键的棋可以精确计算出其后几十手的变化,从而做出对全局最有利的选择。企业经营过程中也要做细,以细节的执行程度决定经营成败,这就要求企业的全体员工以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全身心投入。 

 

围棋讲究“平常心”,要走“本手”而不能走“无理手”,即谋求对方能接受、而又略微有利于自己的落子点,也就是双赢。不考虑对方能否接受,而只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落子选择,在围棋中称为“无理手”。下出“无理手”来,必遭对方的强烈反击而导致失败。高手对弈讲究按规则行棋,不使盘外招,否则不但棋盘上输掉,做人上也输光。企业经营亦如行棋,当以“内德员工、外德社会”为己任,走绿色发展之路,为社会创造价值,尽到一个企业公民应有的责任,才可能获得社会的认可和长期可持续发展。否则,只想着自身利益最大化,甚至不择手段只为了攫取利润,必然遭到市场的惩罚和社会的抛弃,其发展不可能长久。 

 

围棋不同于其他棋类的特点是越下子越多,而不是越下子越少。计算胜负的规则是围空多者胜,而不是把对方的子杀光为胜,对弈双方可以不杀对方一个子而分出胜负,最后在盘面上呈现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双方皆大欢喜。围棋又称“手谈”,形式上是盘面对弈,实质上是心与心的交流。双方既是对手也是棋友,对弈的过程是在不断的冲突中走向最后的和谐。 

现代企业的竞争不是追求非要击倒对手,而是“竞合”,追求合作共赢,即在平等竞争和友好合作中,大家都有所得,以多得者为胜。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义在于如何加强自己以及与供应链上企业的合作与和谐关系的构建,即以诚心诚意、信守承诺建设“诚场”。 

 

棋局如人生,棋道如商道。 

泰德“真、细、德、诚”的核心价值观正是暗合了古老的围棋文化中蕴涵的很多真义,顺天合时应人,才指导着企业不断超越式发展。倘使企业能够参照与借鉴围棋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构建出一个与时俱进的东方式企业发展模式,则不独对泰德,于今日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亦大有裨益。


相关推荐

上一篇:围棋与人生

下一篇:围棋与哲理 

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真儒学立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