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合作更进一层:中国申请加入欧洲一组织

发布:2016-09-10 11:30

来源:



中欧合作加新砝码。据报道, 中国已正式申请成为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BRD)的成员,若成员身份获批,将进一步深化中欧合作,也为中国推行“一带一路”战略对外提供融资开辟新渠道。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 上述申请正值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结束四日英国访问之际,得到了EBRD方面的确认。访英期间,习近平同英国首相卡梅伦的会谈涉及到增进中国与EBRD关系的问题,中国加入可能得到英国政府欢迎。  

  英国将引进中国高铁  报道提到,一名EBRD的官员称,今年8月,“一位中国高官”——应该是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致信EBRD的行长Suma Chakrabarti,提议让中国成为该行的股东。另一位知情者称,中国将不会插手EBRD的运营事务,其持股资金将只是象征性的金额,“只是可以称之为做了股东。”  

  中国驻伦敦使馆并未立即对上述报道置评。上述EBRD的官员说,中方的申请将交由该行现有的股东——64个发达与发展中国家讨论,申请流程还在初期阶段。  在开拓“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方面,今年中国与欧盟的合作取得明显进展。6月末,中国总理李克强在年内第三次访欧期间提到,将一带一路等倡议同欧洲投资计划对接。上月末,中国宣布有意参与欧盟3150亿欧元规模的欧洲投资计划,与欧盟在投资问题上进一步密切地全面合作。中欧双方还签署了备忘录,促进“一带一路”与欧盟互联互通倡议协作。    

  中英交流日益密切  上月末公布中国参投欧盟投资计划的同时,欧盟委员会表示,鼓励中国与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BRD)深化合作,包括研究中国的规定是否符合成为EBRD成员的资格。  上周习近平访英期间,中英两国达成众多协议,多项贸易协议的总金额约达400亿英镑(约合620亿美元)。欧洲学院“欧中研究中心”主任门镜指出, 英国是欧盟三驾马车(英、法、德)之一,中英关系的发展实际上也会刺激中法、中德关系的发展,为中国与欧盟其他成员国的经济发展、经济合作创造一个更有利的条件。  

    注:EBRD于1991年4月正式开业,总部设在伦敦,其宗旨是帮助和支持中欧和东欧国家向市场经济转化。投资的主要目标是中东欧国家的私营企业和这些国家的基础设施。欧盟委员会、欧洲投资银行和39个国家拥有该行股权,最大持股者是美国,股权占比10%,其次是占比各8.5%的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和英国,东欧国家占比合计11.9%,其中前苏联占6%。截至2000年5月,该行共拥有61个成员,包括59个成员国和2个国际机构:欧盟和欧洲投资银行。  欧盟的惨痛教训为中国上了一课:亿万国人惊醒  自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欧盟就不行了。虽然欧盟最大经济体 德国的经济增长率还有一点可观,但是欧盟整体确是在走下坡路:英法经济增长基本为零,(葡萄牙、意大利、希腊、西班牙)四国陷入严重衰退,特别是希腊,整个国家都陷入了严重的主权债务危机,几乎破产。  希腊破产也就罢了,关键它还是欧盟国家和欧元区国家,一旦破产了,整个欧盟都要被他拉下水。所以,欧盟当前的根本任务是凝聚各方力量,继续深化各项改革,齐心协力走出经济衰退的泥潭。  然而,我们看到,欧盟一次次犯错。  

  希腊破产险些让欧盟崩溃  欧盟打着“自由、民主”的幌子,一次次附和美国(也就是美国大资本集团)的主张,先后对南联盟、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乌克兰进行干涉,在上述国家制造动乱。我们看到,除了阿富汗稍微远一些之外,其他受到欧美干涉而陷入动乱的国家全在欧洲或者欧盟大门口。犯一次错,那是没经验;次次都犯错,那只能用愚蠢来形容。这样的愚蠢,对欧盟来说,这造成什么后果呢?  

  叙利亚难民  第一,造成了欧盟自己人的伤亡。这不,乌克兰内战,打了一架民航飞机下来,死的基本是欧洲人,始作俑者美国的公民有么?这不,基地组织、“伊斯兰国”等恐怖组织在内战中接受实战的洗礼,不断壮大,杀了不少欧洲人,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批欧洲本土恐怖分子。欧洲是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第二,造成欧盟与俄罗斯的对立 。你他么欧盟还得靠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过日子呢。敢情美国人不需要买俄国的油气。你他么东欧的农产品还得依赖俄罗斯的市场呢,你东欧卖不出去的农产品卖给美国,美国买么?绝不会买。好,那你喝西北风去吧。  第三,造成汹涌澎湃的难民潮。几十万上百万难民能去哪呢?欧盟国家咯。为嘛,欧盟近些不是?他们能偷渡到美国去么?恐怕都得死在大西洋。那么,这么多难民只能跑到欧洲,给欧洲带来多少问题?财政压力、就业压力、族群冲突压力、恐怖袭击压力…………老天爷,欧盟自己还在经济危机中挣扎呢,这一来岂不更是雪上加霜。  第四,造成欧盟内部四分五裂。欧洲联合,是欧洲多少代政治家的梦想。在如今的世界上,欧洲各国要想取得一席之地,更是要抱团。在东欧国家相继加入欧盟之后,欧洲一体化运转就逐渐失灵,加上现在正处于经济危机,那就更是举步维艰。  

  美国总统奥巴马  支持不支持周边国家的“颜色革命”、支持不支持制裁俄罗斯,本来欧盟内部各国就有很大分歧,现在又面临难民潮这个烫手山芋,我们看到,各国之间就更加勾心斗角、以邻为壑了(譬如匈牙利把难民逼到德国)。内部不团结,欧盟还能发展得好吗?  我们知道,欧盟要改革、要发展,就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内外环境。而愚蠢的欧洲参与制造的动乱全部在自己周边,“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可是真理啊。  

   欧洲被难民问题折磨的焦头烂额,奥巴马心里估计在偷笑  谁把欧盟带进沟里的呢?美国。世界乱了、欧盟瘸了,谁最高兴?美国最高兴。  世界越乱,资本越加速逃回美国,为美国的金融霸权提供雄厚的金融支持。世界越乱,美国金融-军工垄断集团就越能大发其财。欧盟周边越乱、欧盟内部越分裂,欧盟就无法形成一支与美国抗衡的独立的政治、经济力量,就无法撼动美国的世界霸权。  愚蠢的欧盟,未来的出路在哪里呢?  苏联的崩溃,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面镜子,使我们能够一次次在逆境中找到正确的道路,不断崛起。欧盟的衰落,也应当成为中国民族复兴的一面镜子。  14亿中国人警醒:欧盟用自身灭亡给中国上了一课  第一,要保持周边的稳定。在美国“亚太再平衡”背景下,中国周边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少数国家蠢蠢欲动,这是我们无法决定的。但是我们能够决定的,就是把这种不稳定因素限定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缅甸的民地武  目前来看,钓鱼岛巡航日常化、黄岩岛完全落入我手,既实现了我们的战略利益,又没有引发不可控的冲突,表明了我们应对方法的正确性。缅甸内战,造成大量难民涌入我国境内,对我们边境地区的生产生活带来冲击,甚至造成我边民伤亡。  但是,我们一方面妥善安置难民,一方面向缅方就伤亡事件进行交涉,一方面穿针引线协调内战双方尽量达成和解,有利于中缅边境的稳定。这与欧盟对其周边国家进行干涉、拉一派打一派,制造更大的灾难的做法相去甚远。  

  缅甸的民地武  第二,要保持国内的团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四个“全面”,就是协调国内各阶层利益分配,加强内部团结的战略举措。这一点,比欧盟内部改革举步维艰、各国之间以邻为壑的现状相去甚远。  只要我们以此为鉴,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保持战略定力、保持清醒头脑,不被假象所迷惑,不被甜言蜜语所忽悠,就必定能够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向辉煌。  难民潮罪魁祸首已找到 欧盟最大危机被暴露  就在中国为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举行阅兵式时,欧洲却在为难民问题焦头烂额。一张叙利亚男孩陈尸沙滩的照片将西方国家最后一点人性照亮,可惜的是,这点爱心却如流星划过很快熄灭。尽管最终小男孩得到了安葬,英国、奥地利、德国、加拿大、阿根廷等多国也相继表示将允许更多难民入境,但中东欧的匈牙利、捷克、波兰和斯洛伐克四国协商后发表声明,拒绝接受欧盟提出的重新分配12万名难民份额的方案。  这是欧洲自二战以来遭受的最严重一波难民潮。2008年,欧洲进入二战以后最困难时期,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欧元区设计的内部缺陷和民主体制结构性弊端形成空前的叠加连环效应。中国俗语说“屋漏偏逢连天雨”,一场前所未有的难民潮又狂啸而至:根据联合国难民署公布的数据,2015年刚过半,就已有30万难民涌入欧洲,超过去年全年人数,爆增175%!更可怕的是,仅在埃及就还有150万人准备前赴后继,而申请避难的人数则是去年的六倍!   

  今天的难民危机既有远因也有近因。远因自然是当年西方对全世界的殖民掠夺。其后果之一就是留下了众多讲英语和法语的政治不稳定、经济很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每当出现政治危机或经济危机时,这些没有语言障碍的难民便涌向前宗主国。   

  近因则是西方的外交战略失误。目前涌入欧洲的难民共有两类:一是阿富汗、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战争难民,而这三个国家的乱局则是西方一手导致的。二是阿拉伯之春后,曾经配合西方堵截难民和非法移民的政权被西方推翻,比如利比亚的卡扎菲。由于利比亚也陷入无政府状态,结果不但无法发挥过去堵截的作用,相反获得自由的他们也成为外逃的主力。其实今天的这一切,卡扎菲在倒台前都明明白白地向西方做出过预言,恐怕到今天谁也无法理解西方何以非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干这种既损人又不利已的事情。  可以说正是昔日欧洲的残酷和贪婪以及今天的战略短视,才导致了这一场难民危机。  这场难民潮,对处于艰苦状态的欧洲存在四大威胁。一是超出欧洲的接纳能力,拖累欧洲摆脱经济危机。二是严重威胁到社会稳定。欧洲本身失业就很严重,这些第三世界的难民大都缺乏足够的教育和技能,欧洲除了低保障水平的收留外,无法给他们提供出路,他们和当地社会的冲突不可避免,德国已经屡屡发生攻击难民营的事件。三是有助于极右势力的进一步崛起。   

  实际上自21世纪以来,欧洲极右势力就日益强势,正在加速改变欧洲的政治版图。在经济困难时期发生的难民潮,则令极右势力如虎添翼。四是由于多数难民都是穆斯林,他们的涌入将加快改变欧洲的种族结构。如果说二十年之后欧洲才会全面进入伊斯兰化,那么随着这些难民源源不断的到来,恐怕这个时间将大大提前。  

   当然面对危机,欧洲未必坐以待毙,解决之道也不是没有。从治本的角度讲,首要的自然是重建战乱国的和平,但这需要西方进行一百八十度的外交大转变。比如在阿富汗承认塔利班的合法性,甚至做好承认一个塔利班政府的准备。在叙利亚,则要和俄罗斯、伊朗联手,一起支持阿萨德政权,恢复阿萨德家族治下的秩序与和平。在伊拉克和利比亚要想重建秩序,就仍然需要扶持一位政治强人。就如同埃及民主化之后,只有当另一个军政府建立起来,国家才会稳定。  然而,这种转变对于受困于价值观的西方来讲,是根本不可能的。这些国家就只能一直战乱下去,直到某一天,或者是十年或者是永远,终于有一位萨达姆式的强人胜出。只是今天的欧洲恐怕已经等不到哪一天了。  如果无力治本,欧洲还有治标之法。这就是法国极右政党国民阵线主席玛丽·勒庞所提出的紧急重建欧盟各国的边境线,然后再采取阻止性的移民政策。说白了,就是把所有移民或者难民拒之门外。   

    公正而言,这已非极右政党的专利。尽管有海峡天堑,英国一年间就有60多万外国人安身(卡梅伦4年前上台时允诺将每年的净移民人数控制在10万以内),足足是法国的三倍!移民问题被50%的英国民众认为是最严重的挑战之一。在这种情况下,首相卡梅伦决定要求改变欧盟内人员自由移动的条约,要对外来新移民不再发放国民保险号(没有社会保险卡的人,不能在英国工作和享受社会福利),为低技能欧盟移民数量制定上限,从而禁止没有工作的移民流入、或者将那些三个月之后仍然无法养活自己的人遣返回去。这些呼吁遭到了其他欧盟国家的一片谴责后,卡梅伦甚至不惜声称退出欧盟。而他之所以要挑战欧盟基础原则,则和右翼民粹迅速崛起有关。  

同样的,欧盟之所以谴责英国,并不仅是因为它违反了奠定欧盟基础的《罗马条约》——“移动自由”是条约的精髓,更重要的是这将令欧洲丧失道德高地,再也无法“标率”世界,毁掉支撑这个社会的价值观基础。这也是为什么德国总理默克尔撂下狠话:“宁愿看到英国退出欧盟,也不赞同唐宁街限制欧盟人员自由流动。”  值得一提的是笔者所在的法国。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因素来看,法国都要对今天的难民危机负主要责任。这个前殖民大国在阿拉伯之春时,积极带头推翻了卡扎菲政权。但在利比亚成为乱局之后却甩手了之,不闻不问。最荒唐的是,当匈牙利建立铁丝网和边界墙以阻挡汹涌的难民潮时,法国竟高调指责,外交部长法比尤斯称这是“可耻”行为,是对欧洲价值观的不尊重。这当然引发匈牙利的强烈反弹,称这种说法是“令人震惊和毫无依据”。  虽然有许多难民留在了匈牙利,但毕竟他们的主要目的地是德国、法国、瑞典等西欧、北欧更富裕的国家,匈牙利不过是过境之地。所以匈牙利此举实是顶着压力为整个欧洲做贡献。不料法国如此“站着说话”,匈牙利自然也就放水应对:所有的难民通通绿灯。   

  可以说,在传统左右政党执政的情况下,这种治标之法无法完全实行。未来或者是欧洲充斥难民,或者在此背景下极右政党上台,抛弃已经成为束缚西方的价值观。法国2017年就要大选,极右政党的命运某种程度也决定着欧洲的命运。    

  不过如果看看西方并不遥远的历史,采取自利的极端措施来应对危机也是有先例的。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大萧条时期,西南部和中西部就强制驱离墨西哥移民,共计50万到100万人被驱逐,其中60%是合法移民。事实上面对这样的难民潮,欧洲唯一自救的办法就是重新展现昔日崛起时的本性。至于究竟是哪一刻,或者是否还有这一刻,世人不妨拭目以待。  不过我个人感觉还是相当困难的。这倒不是西方文明又有了多进步,而是全球化时代、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时代,对西方同样是制约和挑战。他们任何“本性复发”的行为会立即传遍世界,不仅令自己处于道德谴责的处境,也会实实在在地损害它们的软实力。更何况,欧盟扩张过快,但决策机制却依然维持一票否决,使得欧盟实际已经丧失了行动力。比如东欧、南欧各国都不是难民的目标,而且自己的国民也常常涌到西部寻找生活机遇,它们自然对限制难民兴趣不大。假如西欧各国无法承受难民压力而试图采取措施时,只要有一个国家反对,就无法实行。  不过即使欧洲度过这场难民危机,但更大的危机也会随后爆发,这就是已经失衡的人口结构。在今天的欧洲,无论是百姓还是精英,无论是本土人还是穆斯林,都明白欧洲的全面伊斯兰化即将到来。本人在法国的穆斯林朋友都在兴高采烈的讨论最早什么时候出现第一位穆斯林总统。欧洲精英对此却是束手无策。    

其实办法也不是没有。比如对任何进入或已经生活在法国的外国人实行价值观强制同化。再比如取消生育补助。还可以不信仰天主教者不能有投票权。但这些立竿见影的措施全都违反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没有了这些价值观,西方文明还有什么?现在西方死抱着它的普世价值,大有不惜与之共存亡之势。总之,面对这场西方一手导致的难民危机,它们根本无解,只是出于惯性来应对:接纳,接纳再接纳。而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俄:还是中国靠谱 法西北风舰留着当难民营吧今年7月法国国防部长让·伊夫·勒德里昂在与美国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会面后表示:“原定卖给俄罗斯的2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将不会交付, 法方准备为此向俄方支付12亿欧元的赔偿。”这被认为是法国在对俄军售问题上的最终立场。俄罗斯相关人士认为,俄法两栖舰买卖告吹,对两国来说是两败俱伤,只有美国真正获利。  法国违约频遭指责  2011年,俄罗斯与法国签署合同,购买2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合同总额15亿美元。然而,在舰艇即将交付之际,法国以乌克兰危机爆发为由多次推迟履行合同。由于法方迟迟不交舰,俄联邦军工委员会副主席博奇卡廖夫在今年5月公开表示,俄罗斯决定不再向法国采购西北风级舰,并将索取赔偿。  对于法国政府的违约之举,军舰建造地——法国圣纳泽尔市的议员高蒂尔·布歇认为,在对俄出售西北风级两栖舰的问题上,法国政府的表现等于告诉全世界,“法国在外交方面已经失去自主权”。    

布歇强调,西北风级舰已在当地港口停泊数月,并已经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造船厂不知道把船卖给谁;没有买主的军舰占据泊位,影响其他船舶的建造和舾装;当地工人担心造船厂因失去订单而大规模解雇工人。布歇抱怨说:“ 当地的社会情绪处于焦躁和不安之中,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巴黎的不作为。”  对于法国拒绝向俄出售西北风级舰一事,俄罗斯《国防》杂志主编伊格尔·科罗特琴科称,12亿欧元的赔偿数额是合理的。此前,法国官员表示只准备支付7.85亿欧元的赔偿,但俄方坚持索赔13亿欧元,这不仅包括俄方已支付的7.85亿欧元,还包括人员培训费用和建设相关基础设施的费用等。    

  科罗特琴科说:“法国赔偿的款项将被用于俄罗斯自行建造新型两栖舰,它们的性能肯定会比法国军舰好。”  两艘新舰前景堪忧  俄罗斯战略与技术分析中心主任鲁斯兰·普霍夫表示, 实际上,俄海军根本不需要西北风级两栖舰,法国解除合同对俄罗斯来说是有利的。另一方面,法国拒绝交付西北风舰后,很难找到其他买家接盘。“北约和俄罗斯的军用标准有着很大区别,法国此次建造的西北风舰专门针对俄制卡-52K直升机和俄制登陆艇修改过设计,在建造时还针对俄海军的特殊需要进行了改动(如加装适合北极海域的防冰外壳等),因此法国既不适合将这2艘西北风舰留下自用,又很难找到新买家。如果其他采用北约标准的国家购买这些舰艇,还需要对它们进行全面改造,需要额外花费数百万欧元”。  考虑到上述情况,有分析人士指出,已建成的2艘俄版“西北风”未来要么报废拆解,要么 改造成安置非法移民的浮动难民营。至于美国可能购买这些西北风舰的传闻,法国军事专家理查德·利亚别维耶尔表示,这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由于这2艘西北风舰完全按照俄罗斯海军标准建造,并不适合美军使用,美国不可能购买这些军舰,况且美国的对外政策是绝对的利己主义,从来不会为盟友花冤枉钱。    俄方着手自行研制  为了应对法国拒售军舰,俄罗斯已决定自行建造新型多功能两栖舰。俄《军工综合体》援引俄海军总司令维克多·奇尔科夫的话说,克雷洛夫国家科研中心已着手研制新型两栖舰,它比西北风级舰更大。新舰被命名为“拉维纳”号,排水量2.4万吨,舰员编制320人,可搭载16架直升机,500名海军陆战队员和80件技术装备,舰上配备的登陆设备、直升机和舰载武器系统全部实现国产化。“拉维纳”号最大航速22节,以18节航速巡航时能连续航行4300海里。俄海军有望于2026年或2027年列装这种两栖舰。    俄联合造船集团公司(USC)军事技术合作部经理阿列克谢·季基表示,俄罗斯在与法国的军舰订购合作中并非没有收获,按照当初俄国防部与法国DCNS公司达成的协议, 法方有义务向USC转让西北风级舰的大型构件组装技术,如今USC旗下的圣彼得堡海军部造船厂不仅熟练掌握了该技术,该厂的工程中心还从法方获得了西北风级两栖舰的舰尾施工图纸,今后同在圣彼得堡的海军部造船厂与波罗的海造船厂将携手为俄海军建造更新式的两栖攻击舰。 


相关推荐

上一篇:中国与欧洲之间的贸易发展前景及方向

下一篇:专访欧盟智库专家欧洲将从中国经济发展中长期受益

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真儒学立场
查看更多